三農自媒體人的一天,回家鄉黃陂長軒嶺鎮,尋覓老街背後的故事

三農自媒體人的一天,回家鄉黃陂長軒嶺鎮,尋覓老街背後的故事

“湖北美麗鄉鎮”這個題材從我腦子裡浮現出來以後,我開始留意方面的文獻,做三農自媒體有一段時間了,前面做了一個“鄉土亮哥帶你下鄉”的視頻頻道,一直沒有大的反應,我也在不停地思考,是素材質量問題,還是沒有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我做了幾期視頻:木蘭廟,羅家崗,還有黃陂泥塑,羅家崗是很適合“湖北美麗村鎮”這個話題,說心裡話,我又怕做這類型的視頻,有點偏離三農領域了,做多了怕做成了旅遊領域,這也是我一直以來,沒有去進行主流如木蘭天池,大餘灣創作的原因,我也比較喜歡鄉下野生沒有商業開發的景點,有了這些想法,我準備開始“湖北美麗鄉鎮”的第一個作品,第一個一定是我老家:長軒嶺鎮。

三農自媒體人的一天,回家鄉黃陂長軒嶺鎮,尋覓老街背後的故事

長軒嶺鎮老街


2020年7月10日 星期五 晴

早上9點從床上爬起來,洗漱完畢,準備好了無人機,自拍杆,麥咪頭等工具,樓下吃了一碗熱乾麵就往老家趕。

我是坐公交車去長軒嶺,好在公交非常方便,到了終點,我往北走了百餘米左右,站在去木蘭山風景區的三岔路口,路邊的景觀和城裡沒有大的區別,農村城鎮化太快了,路邊“長軒嶺公園”是我們曾經從灣子到鎮上的必經之路,十多年前都是農田菜地。

三農自媒體人的一天,回家鄉黃陂長軒嶺鎮,尋覓老街背後的故事

鄉土亮哥自媒體工具


公園確實不錯,綠化和配套都讓人感覺舒服,我把揹包放在公園木亭裡,準備先航拍;

無人機航拍不復雜,但不熟悉還是會出現炸機,我飛無人機有二不:環境不可控不飛,風向太大不飛,不瞭解周圍環境,地理位置,憑手機軟件圖傳也不能保證安全,一般情況我都是熟悉好環境,保證在飛行過程中,不會撞上高壓線,電杆,建築物等等。

無人機升到100米左右公園的上空,環繞拍一圈鎮子全景,然後向南低飛拍了些視頻,大約飛了7.8分鐘就返航了,留些電量等晚點去明清街拍素材。

三農自媒體人的一天,回家鄉黃陂長軒嶺鎮,尋覓老街背後的故事

老家新地標


上午11:00左右

長軒嶺公園在鎮北頭,沿著一條坡上去,我到了老街,老街一個紅磚外牆,已經廢棄很久的廠房映入眼簾,廠房鐵門鏽蝕,透過破敗不堪的窗臺,看見裡面雜草叢生。

繼續往街中心走,街上一間黑瓦青磚的房子吸引了我,特別是牆上醒目的紅色警示標誌“危房,請勿靠近”,走近危房大門,屋頂已經一大半沒有瓦,剩下幾根木櫞和搖搖欲墜的瓦片,

掏出手機,拍了照片和視頻,也許我不經意的記錄,當這個老房子徹底不存在的時候,就能勾起人們心中的回憶。

70年代初,黃陂木蘭山還不是旅遊勝地,她只是座山。而她腳下的長軒嶺街,大致由兩排瓦房子組成——坐西朝東以及坐東朝西的兩排相對而立,鱗次櫛比地平行伸展,如來自遠古的兩條深色長龍,蜿蜒南北2000多米。如今,這兩行黑瓦房的老街,完全被現澆或者水泥板的建築物取代,留著極少數的老房子,幾乎都是危房。

三農自媒體人的一天,回家鄉黃陂長軒嶺鎮,尋覓老街背後的故事

留下來的幾乎都是危房


街北一路看到了上世紀的老房子,老長嶺工商所,老供銷社,快到橫馬路的老文化館已經改頭換面,成了老年人活動中心,裡面好幾桌老人在玩麻將;

中午12:10

橫馬路找一個小吃店吃飯,要了一份手工面,沒有想到面上還碼這幾片肉,買單時老闆娘才收五塊錢,老闆娘也是老長嶺人,還是老家人實在。

吃完麵休息片刻,到木蘭大道明清街航拍,這次是沿著明清街面屋頂上空低飛,要把明清街的長度展示出來,通過後期製作,這次飛行還比較滿意。

三農自媒體人的一天,回家鄉黃陂長軒嶺鎮,尋覓老街背後的故事

木蘭大道明清街


繼續老街尋覓老建築物,橫馬路一直是長軒嶺鎮中心地段,一條南北朝向的老街被東西朝向的橫馬路一分南北,橫馬路也稱“橫路街”,東頭是黃陂三中,西連木蘭大道,東頭盡頭是黃家灣和灄水河,老人民公社和老電影院,老派出所,都在這條街上,上個世紀老鎮的文化和政治中心,橫馬路和主街的十字路口,等同於老街的“六渡橋”,

每逢趕集日,四里八鄉的村民都湧上街頭,當年的繁華,6070後老長嶺人都記憶猶新。

三農自媒體人的一天,回家鄉黃陂長軒嶺鎮,尋覓老街背後的故事

安靜的長軒嶺老街


電影院完全改變了,外觀徹底沒了以前的痕跡,大門一塊“文體廣場”牌匾完全是新的身份,應該是廣場舞大媽日落黃昏後娛樂的場所。

三農自媒體人的一天,回家鄉黃陂長軒嶺鎮,尋覓老街背後的故事

曾經青春的長軒嶺電影院


附近發現一棟老房子,可能是背街,沒有紅色危房標記,明清古屋,門楣,已經斑駁的紅漆木門,青瓦,條理方正的條石,都透出古色古風的格調,牆上長滿野草,我推了一下門,外觀沒有上鎖,但推不開,應該從裡面封了,偏房完全倒塌,只剩下一對立門,草和灌木叢肆意瘋長;

老屋鄰居是一位85歲老奶奶(後面直接問了老人家的年齡),屋裡放著楚戲,老奶奶站在她家門口,一看面相就知道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家,我問:老人家,這個是大戶人家,現在這個家人怎麼不修一下這個房子?

老奶奶回我:這家和我一輩的早過世了,他家後人搬到城裡了,也沒有聯繫了。

三農自媒體人的一天,回家鄉黃陂長軒嶺鎮,尋覓老街背後的故事

可能是背街,沒有紅色危房標記的明清古屋


13:30左右

老街南街官方名稱“人民街”,北街“解放街”,有門牌的房子代表著有在這條街依然存在的身份,南街上我記憶裡的老郵局,新華書店,生資五金店,老照相館,都消失在人間,老郵局的門頭文化革命時期風格的裝飾還保留著,

老長軒嶺人喜歡把老車站的一片區域叫“街南頭”,老車站早已不復存在了,街南頭依然保存完好的一棟3層樓,一直以老街南頭地標性的方式,屹立風風雨雨幾十年,這種鏤空的露臺欄杆,在60年代一定是最流行的建築風格。

三農自媒體人的一天,回家鄉黃陂長軒嶺鎮,尋覓老街背後的故事

老郵局的門頭文化革命時期風格的裝飾還保留著


街南頭糧店早隨商品糧的變革,變成了糧食倉庫,門口已經廢棄的房子曾經是我童年最嚮往的地方,原來我的堂奶奶,堂姑姑一大家人住過的地方,小時候,在她們家裡看小人書,好像滿屋子都是小人書,長大一點,姑姑訂的《大眾電影》雜誌也成為我的精神糧食,那時候什麼都憑計劃,每一次去姑姑家,回灣子裡帶回來的油炸饃,讓童年夥伴們羨慕死。

三農自媒體人的一天,回家鄉黃陂長軒嶺鎮,尋覓老街背後的故事

一直以老街南頭地標性的方式,屹立風風雨雨幾十年


老煤店,獸醫站,木器社等機構都消失了,有的地方變成了新的樓盤,唯一遺存的是長嶺機械廠廠房,牆上依稀可辨的老標語,向世人展示著曾經的輝煌。

三農自媒體人的一天,回家鄉黃陂長軒嶺鎮,尋覓老街背後的故事

唯一遺存的是長嶺機械廠廠房


14:20

完成了今天的任務,等P71路公交車,今天大量的視頻素材,回家加班做後期,在這篇文章發佈以前,這次視頻一定可以在互聯網看到,視頻標題已經想好了:“武漢黃陂長軒嶺鎮 木蘭山下一條長街 到底有多長?”希望喜歡黃陂文化的朋友可以看到。

歡迎關注@鄉土亮哥,聚焦三農,我們一路同行。

三農自媒體人的一天,回家鄉黃陂長軒嶺鎮,尋覓老街背後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