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制造业撤离中国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制造业撤出中国”的新闻层出不穷。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拉里·库德洛,公开呼吁美国企业撤离中国,并表示,疫情后期,将会采取措施改变美国对中国过度依赖的关系。各种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纷纷宣称美国、日本和欧盟纷纷制定撤离计划,中国制造业面临挑战。似乎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中国也将一蹶不振,重新回到贫穷落后的状态。京叔从事制造业近三十年,具有中国、美国、欧洲、中东、东南亚、南亚等地区多国制造业第一线从业经历,也想就这件事分享一点自己的看法。


也谈制造业撤离中国

首先,京叔认为要应该是澄清的是,严格来说,这个表述应该是“外资制造业撤出中国“而不是“制造业撤出中国”。另外,这个话题其实是两个问题,第一,外资制造业是否能撤出中国;第二,如果外资制造业撤出中国,对中国的影响。京叔计划用几天的篇幅来聊聊这两个问题。

由于外资制造业都是私人企业或上市企业(外资公营企业可以忽略不记),也就是说这些企业都是为资本拥有者服务的,其存在的目的是为资本赚取利润(最好是超额利润)。哪里能够更好的赚取利润,这些制造业便会前往哪里。外资制造业在在中国的积聚,便是因为中国的各项条件最有利于投资于制造业的资本赚取利润,也就是说,在中国兴办制造业最有比较优势。外资制造业在中国的集聚是外资基于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自己做出的决定,不是中国政府号召的结果(当然,中国采用了各种办法吸引外资做出了这个决定,但根本还是外资自己的决定),不是为了支援中国的建设,也不是外国政府鼓励的结果。所以,第一个结论便是,外资制造业并不会由于各国政府的意愿与号召而撤离中国。如果要让外资制造业撤离中国,必须让资本在别的地方能够获得比在中国更多的利润。

于是,要回答“外资制造业是否能撤出中国?”这一问题的关键便在于外资制造业是否能在中国以外找到比中国更能赚取利润的地方。理论上说,如果外资制造业撤出中国后,有两个可能的去向。第一,回到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这是美、欧、日等国政府最想看到的结果,也是特朗普极力鼓吹的愿景)。第二,前往东南亚、南亚、中东北非(部分国家)、东欧等其它地区(由于各种原因,非洲、南美洲基本上不在资本的考虑范围之内)。后面,京叔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为各位朋友分析一下,这两种可能的选择是否会有实现的可能。


也谈制造业撤离中国

我们首先来看看制造业有没有可能回到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以京叔之见,在目前这种自由竞争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制造业基本没有回到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可能(不排除个别企业迁回发达国家,但大规模回迁几无可能)。

第一, 虽然相较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工成本已经大幅度上升,但是相较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还是有较大的优势。虽然中国与美、欧、日在中高级管理人员的成本上以几乎不相上下,但是在工人,初级管理人员及初级工程技术人员的成本上,还是较为明显。

第二, 由于制造业的迁出,以及产业的空心化,在发达国家很难找到合格的制造业从业人员。以京叔在美国工厂的经验来看,在美国要找到足够的非熟练工人还问题不大,但是找到合格的熟练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初中级制造业管理人员却是相当困难。与非熟练工人不同,合格的熟练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初中级制造业管理人员的养成是需要有足够的工作历练与经验积累的。由于许多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长期的产业空心化,没有足够的制造业工作机会,所以难以培养出合格的熟练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初中级制造业管理人员。京叔在美国工厂是最头痛的便是这一点,没有足够数量合格的熟练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初中级制造业管理人员的工厂,就像一只没有技术兵、军士及初级指挥员的军队,是不可能有战斗力的。使情况更加恶化的是,发达国家中有潜力的年轻人才都不愿进入制造业,而更愿意进入金融、法律、医疗等行业。在这一点上,德国与日本相较其它发达国家的情况相对较好,但依然无法和中国相比。可以说,当今中国在熟练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初中级制造业管理人员储备上的优势几乎是压倒性的。

第三, 无论美国、欧洲、还是日本,都没有中国这样完整的配套供应链。中国能提供的配套件也许不是最好的,但通常是性价比最优的,而且是供货最及时、服务方式最灵活的。最重要的是,在中国,一个企业基本上可以依靠中国市场解决所有的配套问题(有极少数领域中国还有短板,如芯片邻域),没有任何一个其它经济体能在这一点上与中国相比。如果从事过制造业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一个完整便利的配套供应链对于制造业有多么重要。

除了上述三点,还有其它许多问题,如环保、劳保、工会等等,都使得制造业回迁发达国家是有悖于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提供产品这一制造业基本原理的,从而也是不符合利润最大化这一资本的本性的。而特朗普的号召与措施并没法改变上面任何一点,所以资本依然不会大规模投资发达国家的制造业。

也谈制造业撤离中国


相对于发达国家,制造业前往东南亚、南亚、中东北非(部分国家)、东欧等其它地区是否可行呢?上述地区又可以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一定制造业基础且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与国家,如大多数的东欧国家,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泰国,中东北非的土耳其等;另一类是较为落后的地区与国家,如南亚国家(主要是印度),东南亚的越南、印尼等国家。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类国家,这些国家具有较好的基础以承接可能从中国撤出的制造业,但是其从事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还是总体上无法与中国相比。在自由的市场竞争中,是无法与中国相竞争的,外资投资在这些地区的制造业是不太可能赚取比投资中国制造业更多的利润的。前二三十年,制造业向中国的积聚便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如果由于非市场原因,而使得制造业不得不离开中国,这些地区与国家是有可能承接一定的制造业的。但是,由于其体量普遍不大,所以不可能挑起大梁。

而第二类国家,相较于中国,这些地区的绝大多数国家均拥有劳动力成本优势,有些国家优势还相当大。这是他们相较于中国最大的优势。而且,印、孟、越、印尼等国家均人口众多,加在一起体量也足够大。但是,缺点也相当明显。

第一, 与发达国家一样,缺乏合格的熟练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初中级制造业管理人员。但是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这些后发国家的有潜力年轻人才愿意进入制造业,有意愿在制造业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二, 同样地,这些国家也缺乏自己的完整配套供应链,而且情况可能比发达国家更加严重。

第三, 除了以上两点与发达地区相似的缺点外,欠发达地区还有一个几乎是致命的缺陷,这便是基础设施的缺乏与不完善。这种不完善,体现在交通、物流、能源等几乎每一个方面。京叔清晰地记得印度工厂每周都会停电两到三次的无奈,以及100多公里的路程需要三到四个小时的痛苦.

除此之外,政府效率低下,FuBai,治安不佳等等也加剧了这些国家的缺陷。所有这些因素,使得资本投资在这些地区,在获利之前需要较大的先期投入,而且投资获利的周期也较长,这使得这一类国家立即大规模承接由中国离开的制造业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这些国家这些年的进步,在某些领域已经开始具有竞争力,能够以比中国更高的效率获得利润(或是未来前景更好),从而使得外资制造业(也包括一些民营中国企业)开始小规模地撤出中国迁往印度、越南、印尼等国家。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向这些国家,资源的持续投入和时间的积累可以帮助逐渐弥补上述缺陷(回想中国的前三十年,便是这样过来的),从而提高资本赚取利润的效率。一旦在这些地区能够比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利润,资本的逐利本性一定将驱使外资制造业弃中国而去。所以,这一类国家虽然当下还不会构成严重的威胁,但是将来是最有可能威胁到我们的因素。尤其是印度,其巨大的体量,一旦潜力得到释放,将是对中国制造业的巨大威胁。我们一定不能妄自尊大,对其掉以轻心,尤其绝不能积极帮助其改善基础设施,从而加快其发展的速度,以避免在中国国力超过美国以前被印度快速逼近。

也谈制造业撤离中国

由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是在自由的竞争模式下,制造业撤出中国回迁美、欧、日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基本上不可能发生(京叔在外资企业的制造业同行基本上都持这一观点)。制造业撤出中国迁往印度、印尼等国家,正在发生,但目前还不会对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形成重大威胁。总的来说,在自由市场条件下,至少在目前以及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还是无可动摇的。那么,是不是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显然不是。至少有两个因素(京叔在前面其实已经涉及到这两个因素)有可能对我们构成威胁。

其一,非市场因素。京叔在前面反复提到,“在自由的竞争模式下”。在自由的竞争模式下,中国制造业的王者地位在目前无可动摇。但是,美国、欧洲、日本有可能通过非市场因素人为降低中国制造业的效率,以改变当下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影响外资投资中国制造业的盈利水平(例如增加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断供某些关键零件)。而这,正是特朗普正在做的(京叔不太相信欧洲会追随美国采取这一行动。而日本应该也不会,但京叔不是很肯定)。但是,正是由于特朗普的做法是反市场的,其对美国的伤害应该比对中国的伤害更大,至少是两败俱伤,大概率无法持久(正是由于这种做法是害人害己的,所以京叔不太相信欧洲会追随美国采取这一行动)。退一万步说,即使美国能不顾损失,长期坚持这一做法,制造业也不会回到美国,而是会加速迁往印度、印尼等国家(因为这些措施本质上是降低中国制造业的盈利水平,而不是提高美国制造业的效率)。所以,这一威胁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说是近忧,但并不致命,风险应该是可控的(这些地区还不具备短时间内替代中国制造业的实力)。

其二,印度、印尼、越南等后发国家的崛起,从而造成外资制造业迁出中国,威胁中国制造业的地位。关于这一种情况,如果不出现意外情况,是有很大可能(或者说几乎肯定会)发生(外资制造业的这种流动其实已经在发生。据京叔所知,最近几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减缓了在中国的投资,而加大了在印度、越南等地的投资力度。比如韩国三星的手机工厂已经全部撤出中国)。如前面所述,那些后发国家目前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以更高的效率替代中国制造业的地位(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率),从而吸引外资制造业全面撤出中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外资制造业依然会留在中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发国家的持续进步与中国制造业成本的不断上升(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而提高),这一威胁将越来越严重,可以说是远忧。正如2000年时,西方国家没有人相信中国可能在二十年后成为全世界制造业的王者。印度等国的迅速崛起也不是不可能的。

总之,如果没有出现类似战争这样的极端情况,外资制造业大规模撤出中国,至少在一段不太短的时间内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但是,长远来看,却是大概率事件。

也谈制造业撤离中国


既然外资制造业在将来迁出中国是大概率会发生的,是不是中国就没有希望了呢?其实不然。

首先,除了外资制造业,中国还有大量包括国营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内的中资制造业。这些中资制造业将会填补外资制造业退出后的空缺。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不同,中国政府对于中国企业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尤其是对于众多的国营国有企业,更是有绝对的控制力。最重要的是,中国的国营国有企业并不是仅以赚取利润为唯一目标,这些企业还肩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使得这些企业并不会如西方资本家(尤其是金融资本家)那样只顾赚取利润而不顾国家民族利益,过分追逐利润从而造成产业空心化。

其次,中国与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不同的是,我们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即使只靠国内市场已经可以培养与维持世界级的公司(例如仅靠中国市场,BAT就已经具备了与美国互联网巨头分庭抗礼的实力。华为在发展的早期阶段也是主要靠国内市场)。而外资制造业为了争取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也不会全部撤出中国,因为将工厂搬离中国也基本上意味着放弃中国市场。中国与美国不同,在有同类国内产品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会接受“纯进口”产品占领主要的市场份额(参见日本市场的情况)。

由于以上两点,外资制造业离开中国并不必然意味着中国制造业的衰落与产业空心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中资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外资制造业离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新中国建国以后的一贯做法来看,是一定会将关系到国家命脉的制造业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参见对粮食生产的坚持)。

其实,发展到今时今日,中国的制造业已经足够强大,失去美国、欧洲、日本的投资已经不是什么太大不了的事情。真正事关中国制造业生死存亡的是确保能源(主要是石油)、初级矿产品的不间断供应,以及足够的制成品销售市场。所以,长远来看,中国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的海外关系,应是与原材料丰富,而制造业不发达地区及国家的关系。而对美关系,当然需要尽最大的努力维护,但并不是需要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的,维护对美关系应以不影响中国的发展为原则。而对欧关系,京叔严重怀疑欧洲会追随美国不惜代价与中国正面硬抗,多半会两面骑墙。而日本,大概率会在中国崛起为第一经济体与第一强国后加入中国主导的东亚经济圈(历史上绝大多数时期的常态)。时至今日,中国的发展已经可以没有美国,但是不能没有世界。而所有这一切的前提,则是京叔一再强调的,走的慢一点没关系,但绝不可以犯颠覆性的错误。


也谈制造业撤离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