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要不要给自己孩子下定义?

亚湖南琼


我们经常可以从父母的手中听到对孩子这样的评价:“这孩子淘气了”“孩子天生就这么安静”“孩子不适合学英语”等等。父母这样给孩子下定义,不仅会造成孩子心理压力,还会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带来影响。

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吧,相信大家小时候都有去补课班的经历把,当时我和邻居家小朋友一起去报了英语班,我们两个都是刚接触英语,学习兴趣也很浓厚,平时放学路上也会用口语练习上课学的内容,觉得26个字母可以拼出那么多的单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记得有一次,我和邻居家小孩一起上补课班的时候,她家人因为一点事情说了她,一整节课她都很不开心,也没注意听,练习也频频出错,后来放学的时候老师和家人反映了这件事,问她妈妈孩子是不是生病了,她妈妈并没有做出什么解释,随口说了句孩子可能学英语就是图个新鲜吧,可能是学腻了。

就这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却一直深深留在她心中,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学英语,之前一些比较难背的单词,可能需要多花一点时间去记住它,但总归是可以背下来的,而那次以后,每当遇到学习上小困难,她总是埋怨,相信了妈妈说的话,觉得自己不适合学英文,再后来我就自己去上课了,也是听说她上初中以后英语成绩始终就不及格,家长怎么着急也没办法,因为她说她就是不喜欢学。

种随意的定性或者评价孩子的某一个行为,会很容易给孩子形成不好的暗示。有可能此时你正在不知不觉中用你的自以为是去伤害你的孩子,就像邻居家的妈妈一样,孩子并没有讨厌英语,却在妈妈的暗示下否定了自己对英语产生的兴趣。

其实这个现象也叫做标签效应,因为”标签效应“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所以,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预示的方向发展。

所以,请停止对你的孩子贴标签,不要限制孩子未来的发展!

反之,如果做家长的给孩子贴上正向、积极的标签,孩子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比如宝贝你真棒,这么难的英语单词你居然记下来了,引导孩子有英语学习天赋,对孩子的成长也大有益处。

此外,如果不清楚孩子到底喜欢什么,那就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给孩子多报几个兴趣班,让孩子自己选择,把决定权交给孩子,现在一些线上美术教育,如小熊美术AI课,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为目标,通过建立丰富的场景模式,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线上学习及课后复习相结合的方式,孩子学习兴趣也大大提升,帮助孩子更好的确立自己学习目标。


待定5372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dfdf41c97944f7cae2ab72604e51149

维持生命的元素


您所说的给孩子下定义,在某些教育方面的体系里被称做为——贴标签。

其实,无论是好的标签还是不好的标签,都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我记得自己上过一个正面管教的课程,在里面的一个关于贴标签的活动中,我被贴上了“淘气”的标签。当然开始的时候,在活动进行之初我是不知道自己是这个标签的,进行情景扮演的人都在对我说一些话:你为什么就不能老实点安静一会儿、你能不能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你看人家的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你为什么天天上窜下跳的……大家都在对我说诸如此类的话。

我初始的感觉有点蒙,因为我不知道他们说的“标签”是什么,越到情景扮演的后面,我就越不在意在后面的标签是什么,也不再猜测,而是在想他们为什么这么评价我,我哪里不好了?再到后面,我开始感觉,算了不想了,爱什么就是什么吧!那种想改变自己,想努力分析自己的感受就没有了。当时就是一个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我当时非常地惊讶,这么短的时间里,我就可以有自暴自弃的想法,那我们的孩子呢?

另外,就是优秀的标签。

在我们的活动里也有人被贴上了优秀的标签,是懂事。

当活动结束后,导师问对方的想法感受的时候,他说:感觉自己是为了别人而活,为了别人而优秀的,如果自己哪一次不优秀了,会感觉很糟糕,会不踏实。

所以,无论是好的标签还是坏的标签都是不可取的,不要给孩子下定义。

给孩子下了好的定义,那么孩子会有背负压力的感觉,或许有一天,为了达到一个目的,为了维系自己的形象,孩子会开始说谎。

给孩子下了不好的定义,就像在强化孩子的不好的习惯,让他深陷其中,在一段茫然期过后,他已经不能找到解决办法,继而自暴自弃。

所以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就是您说的下定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