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不當行為通常是因為他們擁有一個錯誤的目標

孩子的不當行為通常是因為他們擁有一個錯誤的目標。

尋求過度關注、權力之爭、進行報復、自暴自棄是孩子不當行為的四個錯誤目標。

媽媽正在寫信。三歲的喬伊絲在旁邊的地上玩玩具,她突然跳起來,跑向媽媽,希望得到一個擁抱。媽媽回應她後說:“你把洋娃娃放在小拖車上,帶她“兜兜風’好不好?”“媽媽,我要你和我一起玩。”“等一下,喬伊絲,我要先把信寫完。”喬伊絲慢慢走回去玩玩具。兩分鐘後,她問:“媽媽,你現在可以和我玩了嗎?”“再等一下,寶貝!"媽媽不經意地回答道。安靜幾分鐘之後,喬伊絲又說“媽媽,我要上廁所。”“好的,喬伊絲,去吧”“但是我不知道怎麼脫連體衣。”“你自己會呀。”媽媽回答,然後抬起頭看看她說,“好吧,寶貝!過來,這次我幫你。”喬伊絲去了衛生間,媽媽繼續寫信。喬伊絲很快又跑回來,要求媽媽幫她把體衣的拉鍊拉上。媽媽幫完她,繼續寫信。安靜了幾分鐘,喬伊絲又問:“你現在可以和我玩了嗎?”“再過幾分鐘,寶貝!”沒一會兒,喬伊絲又跑向媽媽,抱著她的膝蓋說:“我愛你,媽媽。”“我也愛你。”媽媽回答,又給了她一個擁抱。喬伊絲回去玩玩具,媽媽寫完信後開始陪她玩。

這個故事裡,我們看到的似乎是一個有耐心、有愛心的媽媽和女兒有很好的關係。為什麼要在這裡討論呢?讓我們再仔細看看媽媽和女兒的行為。喬伊絲在做什麼?她通過甜美和可愛的方式,在不斷地尋求關注。她的行為在說:“除非你注意我,不然我什麼也不是。只有當你為我忙的時候,我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孩子的不當行為通常是因為他們擁有一個錯誤的目標

孩子天生盡其所能尋找歸屬感。如果成長健康,孩子保持了內心的勇氣,那麼就不容易出現問題,能夠隨遇而安,順其自然,通過展現能力和積極參與找到歸屬感。而如果孩子覺得氣餒,沒有得到鼓勵,他的歸屬感就得不到滿足。於是他的重心就會轉向通過他人得到歸屬感和自我認知。他所有的注意力都會轉向這個目標,通過惱人的行為或者可愛的行為,總之通過一切方式,在他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定位。這樣的孩子一般通過四個錯誤的目標來尋求歸屬感,要想將孩子的錯誤目標引導至有建設性的健康行為,我們就需要了解這四個錯誤目標。

感到氣餒的孩子的第一個錯誤目標,是通過得到“過度關注”來尋求歸屬感。

受到這個錯誤目標和動機的影響,孩子認為只有當自己成為關注的焦點時,才能顯示自己的重要性和價值感。因此,他會發展出各種得到關注的技巧,找到各種讓別人為自己忙活的方式。可能有的方式可愛有趣、愉快好玩。然而,不論這個方式有多可愛,他的目標是得到關注而不是有所貢獻。

在剛才的例子裡,喬伊絲看起來是想參與,要媽媽和她一起玩。那我們怎麼知道喬伊絲的目標不當呢?非常簡單,參與指的是符合情況需要的合作行為。一個有勇氣、有健康的自我認知的孩子會注意到,媽媽除了陪她玩以外,還需要做別的事。而喬伊絲不是這樣想的,她覺得如果媽媽忙別的事,就意味著忘了她的存在。喬伊絲相信,只有在自己得到關注時,才有價值。

如果用可愛的方式不能得到關注,孩子可能改用令人惱火的方法。他可能會哭哭啼啼、搞惡作劇、拖拖拉拉、在牆上亂畫、打翻牛奶,或是用其他能夠引起人關注的方法。這樣的孩子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他認為,當父母因為他的行為而暴跳如雷時,至少他們注意到了他的存在。每次我們對這種要求過分關注的行為妥協或讓步時,就是增強了孩子的這個錯誤觀念,更加令孩子相信,只有用這種錯誤的方式才能找到自己渴望的歸屬感。

當然,孩子需要我們的關注,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支持、手把手的訓練、感情連接和愛。但是,通過觀察自己的感受和行為,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做出上述舉動,是因為孩子不停地需要關注,我們不得已而為之,那我們就能確定這是孩子的錯誤觀念一一他通過錯誤的方式為自己尋求定位。

要想一眼辨認出“適當關注”和“過度關注”之間的區別,並不太容易。秘訣在於家長有能力瞭解全局。前面說過的參與(符合情況需要的合作行為),要求家長客觀瞭解、就事論事,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父母可以先在一旁觀察孩子的行為,如果孩子的行為不符合情況的需要一一如喬伊絲的例子——那多半這個孩子就是需要過度關注。通過觀察自己的反應,我們也能確定孩子潛意識裡的動機。由於我們和孩子都是通過自己的潛意識辨認,所以都是做出自然反應。當我們通過觀察,培養出理解和解釋的能力,上升到有意識的層面,我們就會有方法引導和幫助孩子。

孩子的不當行為通常是因為他們擁有一個錯誤的目標

五歲的佩姬正在看電視,媽媽再三提醒她,早已經過了睡覺時間。媽媽提醒時,佩姬哀求媽媽讓她晚點睡,讓她“看完這個節目”。媽媽看到節目還算有教育意義,於是就順從了她。節目結束了,媽媽再次提醒,可是佩姬完全不理會媽媽,又換了一個頻道準備看另一個節目。媽媽走過去說:“佩姬,早就過了睡覺的時間。走吧,好孩子,去睡覺吧。”可是佩姬回答:“不要!”媽媽俯下身不高興地對佩姬說:“我說了,你現在馬上去睡覺!快點!”佩姬說:“但是媽媽,我想要看……”“你是不是想讓我打你的屁股?!"媽媽打斷佩姬的話,關了電視。佩姬立刻開始尖叫:“你這個壞傢伙”她衝向電視,試圖打開。媽媽抓住佩姬的手,打了一下,把她強行抱進臥室。“我受夠你了,小姑娘!現在你就上床去睡覺,快點!把衣服脫了!”佩姬一邊反抗一邊尖叫,一下子撲倒在床上。媽媽氣得發抖,離開佩姬的臥室。二十分鐘後,媽媽回來看佩姬有沒有睡覺,結果發現她不但沒有脫衣服,而且也沒有睡覺,正在看書。媽媽氣急了,拉過佩姫打她的屁股,強行脫掉她的衣服,強迫她睡覺。

一開始,佩姬知道該睡了,但她採用拖延戰術,要求晚點睡,來挑戰媽媽的權力。當媽媽允許佩姬晚點睡時,她掉進了女兒的陷阱。佩姬的行為像是在說:“能讓你按照我的想法做事,我就很重要。”當她哄得媽媽答應她晚點睡時,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這個成功表示她能贏過媽媽。

感到氣餒的孩子尋求歸屬感的第二個錯誤目標,是“權力之爭”。

通常出現在父母強行制止孩子要求關注的行為後,孩子會決心用權力之爭來擊敗父母,從拒絕父母的正當要求中得到滿足。在這種情況中的孩子會覺得,如果順從父母,就是屈服於比自己強大的權力,就失去了自己的價值感。對有些孩子來說,被比自己強大的權力打敗,讓他們不安,結果他們就會通過所有努力展示自己才有更強大的權力。

節目結束時,當佩姬的媽媽堅持要求她上床,這便將兩人拖進了權力之爭。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顯示了兩人都試圖展示自己才是說話算數的那個。媽媽覺得心煩意亂、生氣沮喪時,打佩姬的手掌或屁股,實際是宣佈了自己的失敗。佩姬用懲罰和疼痛換來的,是實際的勝利:她的行為讓媽媽持續受挫。當父母惱羞成怒開始動手時,就像在說:“除了比你個子大、カ氣大這個優勢,我什麼優勢都沒有了。”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情緒,並加以利用。你還記不記得小時候讓父母勃然大怒、生氣煩躁時,心裡那種暗暗的得意(雖然你的外在表現是眼淚和哭叫)?

想要征服爭奪權力的孩子是個很大的錯誤,也會徒勞無功。權力之爭持續下去,容易發展成習慣。這會讓孩子藉此發展更多玩弄權力的技巧,同時也讓孩子更加覺得,除非有更大的權力,否則自己毫無價值。以這樣的方式成長,有可能導致孩子覺得唯一獲得滿足感的方式,就是恃強凌弱或者成為專制者。

在當今社會,權力之爭已經越來越普遍。這是因為當今人人平等的概念也和以前有所不同了。目前在這裡,我們已經能夠明白:當父母和孩子中的一方想要更有支配權時,權力之爭就開始了。

要求“過度關注”和“過分權力”的重要區別在於:當孩子的行為被大人糾正時,想要得到關注的孩子——受到斥責就會停止自己讓人惱火的行為;而想要得到權力的孩子則會加強自己令人惱火的行為。上面例子中的喬伊絲和佩姬的行為,很清楚地展示了這個區別。

孩子的不當行為通常是因為他們擁有一個錯誤的目標

媽媽在廚房忙,爸爸在地下室忙,五歲的羅伊和三歲的艾倫在客廳玩。艾倫突然發出尖叫。爸爸媽媽急忙衝過去看,發現艾倫縮在客廳角落裡正在尖叫,而羅伊手裡拿著點著的打火機,在弟弟的胳膊下面晃來晃去。當父母趕到時,羅伊已經“成功地”把弟弟燒傷了。

感到氣餒的孩子尋求歸屬感的第三個錯誤目標,是報復。當父母和孩子逐漸在權力之爭中越陷越深,都想征服對方時,就有可能發展出強烈的報復行為。內心沮喪的孩子可能會開始認為只有報復才是體現自己意義和價值感的唯一途徑。現在他確定自己不被喜歡,也沒有足夠的權力,那麼他的價值感要通過傷害他人來體現,這是為了補償自己受傷的感情,他的錯誤目標就是反擊和報復。羅伊在努力得到家庭地位時受了重創,認為自己是個不討人喜歡的壞孩子。他總幹壞事,大家也自然而然地相信他真的是個壞孩子。這樣的孩子很少得到鼓勵,而他們恰恰是最需要鼓勵的。他需要被人真正理解和接納,需要人幫助他重新發現自己的價值。如果爸爸媽媽因此懲罰羅伊,就更加證明羅伊是個壞孩子,同時也給了他更多的心理動機,做出更多傷害他人的報復行為。

徹底氣餒的孩子會產生的第四個錯誤目標,表現為自暴自棄。

八歲的傑伊在學校的學業有很大困難。老師告訴傑伊的媽媽,傑伊的閱讀能力很低,其他科目也跟不上。不論傑伊多努力,也不論老師如何給他額外輔導,就是沒有起色。老師問:“傑伊在家裡都幫忙做什麼?”媽媽回答道:“我早就不讓他幫忙了,他什麼都不想做,即使做了也是笨手笨腳的,搞得一團糟。所以我不讓他幫忙了。”

一個徹底氣餒的孩子會完全放棄自己。他覺得無論做什麼一一有用的事兒、沒用的事兒,他都沒有成功的機會。他覺得非常無助,進而利用這個無助感誇大自己的弱點,有時甚至是誇大自己想象出的弱點,目的是避免去做那些他預料自己會失敗的事情,以免更難堪。看起來笨手笨腳的孩子,通常是個很氣餒的孩子。他是在用愚蠢迴避努力,彷彿在說“如果我做事情,你就會發現我多麼沒用,所以別理我。”這樣的孩子不會要求家人為他們做任何事,只有放棄。每當媽媽說:“我放棄了!讓他做什麼都不可能。”這時就可以確認,這正是孩子希望媽媽產生的感受。孩子就像在對媽媽說:“放棄我吧,媽媽!沒有用的,我就是沒用又沒指望,就由我去吧!”孩子對自己這樣的錯誤觀念,來源於一系列挫敗的經歷。

事實上,所有的孩子都有價值!

明白了孩子不良行為背後這四個有可能的錯誤目標以後,我們就有了行動的心理基礎。

在任何情況下,都絕不能告訴孩子,我們懷疑他們有這樣的錯誤目標,這種言行不但不會對任何人有幫助,還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傷害。心理學知識是我們行動的基礎,而不是對孩子說出一番話來對付他們。孩子對自己的這些目標一無所知。雖然我們可以訓練一個孩子察覺行為背後的錯誤目標,但這樣的心理揭示行為應該由專業人士去做。我們對孩子的錯誤目標有了意識,就可以瞭解孩子行為的目的。原來讓我們不理解和惱火的行為,現在我們明白了,也就知道下一步要怎麼做了。

如果我們移除孩子行為導致的結果,就會發現他們的這些行為變得毫無用處。當孩子不能達到他們想要達到的目標,那麼他們就會重新考慮,選擇新的行為方式。

當我們意識到孩子尋求過度關注,我們就可以避免對這個要求妥協。如果媽媽離開現場,那麼尋求關注的行為還有什麼意思呢?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和孩子陷入了權力之爭,我們可以退出戰爭。沒有敵人的戰場,哪裡會有勝利可言?當孩子想要通過傷害我們進行報復,我們要意識到他的感情也受了傷害,我們可以規避孩子的傷害,並且不用責備和懲罰再次傷害孩子。當我們意識到孩子自暴自棄,我們不要讓他覺得沒有指望,而是安排一些讓孩子發現自己能力的事情。如果媽媽無論如何都不相信一個人會沒有指望,那麼孩子的自我放棄也就沒有了目標。

孩子的不當行為通常是因為他們擁有一個錯誤的目標

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這四個錯誤目標在年紀較小的孩子身上比較明顯。童年期孩子的關注點,是努力發展自己和父母以及其他成人的關係,他們明白自己是個生活在成人世界裡的小孩子。這個時期,這四個錯誤目標很容易被察覺到了青春期,孩子和同伴的關係變得重要,會開始尋求更寬泛的行為模式,目的是尋求自己在同伴中的位置。基於這樣的心理原因,青春期孩子的不當行為(通常是為了尋求自我位置而採取的錯誤目標行為),將不再適用於這四個錯誤目標。對於青春期孩子甚至成人的不當行為,雖然有時也可以用這四個錯誤目標來解釋,但顯然,他們還有其他的錯誤目標一一例如尋找心理刺激、對男性特徵過分注意、追求物質成功等一一這些不屬於四個錯誤目標的範疇。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父母也要牢記在心:我們只能努力激勵孩子改善他們的行為,但有時儘管我們做得很對,也未必會成功。(沒有人可以每次都成功!這樣的期望是不可能的。)通常,是孩子自己決定要做什麼。在家以外,孩子受到夥伴們很大的影響。如果我們改善他行為的努力貌似無效,那我們必須牢記: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可以為自已做選擇、做決定。我們不能擔負為孩子做決定的責任,這個責任和權利是孩子的,這也是平等理念的一部分。

生活,只有當下的時刻。如果我們在當下做了正確的事情,我們就是在朝著進步的方向邁進。相反,如果我們的行為不符合當下的需要,或者不知道如何處理當下的情況,那麼我們進步的機會就很小了。

很自然,問題常常不是立刻能得到解決的。發生問題的那一刻,只是一系列問題的一次體現而已。我們和孩子互動的每個時刻,要麼能夠幫助他得到人際關係的改善,要麼相反,讓他發展出不良的人生態度和社會歸屬感。

孩子的不當行為通常是因為他們擁有一個錯誤的目標

孩子的許多問題都可以通過一步一步的方法來解決。在這本書中,我們會講解某些方法對某種問題有害還是有益。對大多數父母遇到的絕大多數情況而言,知道在這個情況中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就已經足夠了。在過去傳統社會中,母親們都擁有這樣的知識,這就是所謂的“社會育兒共識”,這些共識一代代傳下來。現在,我們要做的,是搞清楚哪些共識適用於當前的民主社會,並藉此發展出養育孩子的新方法。

在後面的很多實例中,隱藏在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錯誤目標根深蒂固,孩子那些讓人生氣的行為,不是通過一次正確的回應就能解決的。我們可能需要朝著深度改善孩子的前景去努力,重塑孩子的性格特質。因此,詳盡地洞察孩子的行為變化非常有必要。這可能需要父母參加育兒研討會、進行相關心理諮詢等,這些都會有幫助,同時也可能需要閱讀更多兒童心理學的書籍。我們在這裡提供的知識,,是針對日常生活的狀態,給身心疲憊的媽媽一些幫助。媽媽們可以發掘自己的潛力做出改善,進一步影響孩子。如果父母能通過學習改善自己,真正瞭解孩子,就能夠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規劃自己的人生藍圖,發展和諧社會需要的性格特質,得到社會歸屬感,讓自己擁有幸福充實的人生。

孩子的不當行為通常是因為他們擁有一個錯誤的目標


孩子的不當行為通常是因為他們擁有一個錯誤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