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深圳“五一”假期 各景区情况怎样?交通如何?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今年深圳“五一”假期 各景区情况怎样?交通如何?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今年是自2008年调整节假日方案后“五一”首次放假5天,也是国内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首个5天小长假。那么,这个假期深圳市各大景区、市内及周边交通情况如何?

今年深圳“五一”假期 各景区情况怎样?交通如何?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市内交通:

东部景区人气爆棚 同比增长两倍客流

今年五一假期时间长、天气晴朗舒适,深圳市内多个景点人车流量增大、车位饱和,尤其是东部景区人气爆棚,如大鹏所城、较场尾等旅游区游人如织,停车场也处于饱和状态。金沙湾片区及大鹏其他片区相比去年增加了两倍客流。

今年深圳“五一”假期 各景区情况怎样?交通如何?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据统计,“五一”假期深圳市车流量超过一千三百万辆(13082823辆),日均车流量超过二百六十万辆(2616565辆),除东部景区车辆爆满外,市内热门商圈、景区、公园的车流量压力同样较大,市区内多个重点景区出现车多缓行的状况,比如罗湖区梧桐山沙湾、大望片区、深圳湾公园多日出现车多缓行,其它热门景点及口岸、商圈、主干道较为平稳有序。

今年深圳“五一”假期 各景区情况怎样?交通如何?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深圳景区共接待游客107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与往年同期比跌幅较大

今年,“五一”假期深圳共接待游客107.4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03亿元,与往年同期相比跌幅较大,但客流及收入较前段时间显著回升,为旅游行业带来“早春”的气息。

今年深圳“五一”假期 各景区情况怎样?交通如何?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其中,深圳湾公园等三家公园接待游客数量最多,深圳湾公园共接待市民游客590000人次,莲花山公园共接待市民游客251549人次,羊台山公园共接待市民游客158300人次。

据统计,假期深圳市接待游客量、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下降61.53%和69.18%。1-5日,重点监测的13家景区共接待37.66万人次,同比下降55.64%;营业收入2255.23万元,同比下降68.05%。1-5日,全市星级酒店累计在住客人27015人,平均入住率23.38%。

五一期间,深圳各景区做好防疫工作,暂不开放室内游乐场所,并按不超过景区最大核定承载量的30%接待游客。在世界之窗景区,入园游客都要扫描入口处设置的二维码。按要求登记个人信息,及时疏导入园车辆和人流,控制游客数量,确保游园秩序安全有序。虽然游客较去年同期下降,但各景区都迎来了恢复开园以来最好客流量。

深圳消费市场回暖

线下餐饮消费行业复苏

五一假期,市场消费也在回升。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从罗湖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了解到,截至5月5日,罗湖区已发放消费券11批次,累计核销(使用)消费券80.77万张、核销金额2353万元,直接拉动消费23085.5万元,财政资金放大倍数约为9.8倍。龙华区在微信平台上投放2000万美食消费券,参与活动商家超过32000家,有效促进了线下餐饮消费行业复苏。

深圳及周边居民外出探亲访友意愿增强

民航铁路等运输行业客流量有序恢复

随着深圳和国内总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加上今年“五一”适逢5天假期,深圳及周边居民外出探亲访友的意愿进一步增强。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今年“五一”期间,深圳陆海空铁4种交通运输方式到发旅客量为180.22万人次,民航、铁路以及地铁等运输行业客流量有序恢复。

今年深圳“五一”假期 各景区情况怎样?交通如何?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假期期间,深圳机场共运送进出港旅客近35万人次,机场航空主业加速恢复、运行平稳有序。5月1日,深圳机场进出港旅客超过7万人次。5日,深圳机场迎来返程客流小高峰,执行进出港航班768架次,为“五一”假期单日最高,机场进出港旅客超过7.5万人次。今年一季度深圳机场进出港旅客共683.4万人次,其中深圳机场3月单月旅客吞吐量、起降架次排名全国第二、粤港澳大湾区机场之首,在国内主要机场中恢复较快。今年“五一”期间,深圳机场延续了航空主业复苏回暖的态势。

今年深圳“五一”假期 各景区情况怎样?交通如何?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图片来源:南方+)

“五一”期间,蛇口邮轮母港也增开了海上旅游新航线。5月1日,深圳蛇口往返珠海横琴的海上客运航线正式开通,这是迅隆船务首次开通国内航线,每天安排8个班次往返蛇口和横琴,主要服务两地商务通勤旅客和旅游度假旅客。据介绍,蛇口往返横琴航线客流量稳步增长,从5月1日到5月4日,该航线累计服务旅客近3000人次。

今年深圳“五一”假期 各景区情况怎样?交通如何?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 深圳动力电池巨头企业破产后 “重生” 它是如何做到的?

  • 今天起这些都要恢复了,出行前请查阅!

  • 深圳连续5天“0新增”!

今年深圳“五一”假期 各景区情况怎样?交通如何?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