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ta人?鼓勵ta人?聚焦自身

​昨天針對《後浪》的演講,我在朋友圈說了自己的觀點:這個演講容易增加浮躁,強調了積累的重要性,厚積才能薄發。很快獲得了很多朋友的點贊,但是我媽私聊我,讓我不要妄加評論ta人。

我媽很少會在微信這麼強調一件事,於是我慎重思考了下,我最親的人肯定是想保護我,老媽對我的評論不認可,那麼就會有很多人也不會認可我的評論,那就說明我的評論在某個維度上是不客觀、站不住腳的。既然如此,我評論的意義是什麼?

我想不通這個問題,也沒有非說不可的必要,於是我決定刪了那條評論。想不通的問題,如果優先級不高,不需要內耗,把精力放在高優緊急的事情上

我們無法做到讓所有人滿意,這是事實。但是可控的是可以減少這樣的事情發生,只評論自己,只反思自己,做到這一點,就很不容易了。

昨天我順著評論,說要寫一個“對現有很多資本鼓吹年輕人創業”梳理下我的思考。可是我今天反思最多的,是我媽給我說的那句話,妄加評論ta人的不負責任。在這兩個主題之間,我選擇了後者:

反思妄加評論ta人的後果,以及後續寫作的方向,包括在朋友圈的表達

做出決策的過程很簡單:我寫作的初衷是為了反思昨日,提醒今日。關於創業的事情,和我現在關係不大,以後可以再說。

評論ta人?鼓勵ta人?聚焦自身

昨天在朋友圈也有朋友再質疑我的評論,於是我解釋了下。其實這就是一場辯論:我有我的觀點,對方有對方的觀點,站的角度不同,誰也無法說服誰,那評論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增加自己的內耗?還有可能因為自己的侷限,誤導ta人,產生負面的效果。

於是,我決定不再公開場合評論ta人,我知道有時自己會按捺不住,但是目前可控的是可以減少影響的範圍(慢慢培養習慣)。只鼓勵和支持:如果昨天的演講,換成鼓勵的方式就變成了“再強調一下仰望天空的時候,記得腳踏實地,就更好了”。

後續寫作的方向,我將更關注自己昨日的反思,聚焦自己的成長,優先級是內在成長>專業技能,如果沒有特別想反思的主題,那麼我會梳理專業技能,進行分享。和不評價ta人是一個道理,和自己現階段關係不大的,將避免內耗。

後續我會減少在朋友圈的表達,剋制自己想分享、獲得點讚的慾望。只有在里程碑時,才紀念一下,進行分享。比如運動每增加5公里才分享:15公里、20公里、25公里、30公里...;比如寫作每到第10篇,才分享一篇自我感覺最好的,作為對自己的獎勵,滿足小我的虛榮心和分享帶來的成就感。

我需要完善的點還有太多,過去靠運氣走的還算順利,但實力一直落後於同齡人。之前飛總給我們分享“你身邊的人,大多比你優秀”,我現在覺得的確如此,更能理解他這句話了。

現在身邊的同事,大都可以獨當一面,而我初來乍到,對業務還在熟悉階段,其實在團隊中屬於拖後腿,這點需要更高優的解決,是一個員工的本分。而我的同學,之前的同事,早已在一個領域進行了深耕,有的已經帶了一個團隊,而我的自我管理能力還在實踐驗證階段。當然也不需要妄自菲薄,專注自己的優勢區域持續積累和深耕即可。

承認自己的不足,承認自己是落後者,感謝身邊朋友同事的包容和幫助,謙卑的同時,腳踏實地,仰望天空

愛你~

2020年5月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