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轶闻趣谈

(一)


孔子轶闻趣谈

孔子是山东曲阜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河,他还是一位思想家,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影响到了世界的文化,故此被历代君主尊称为圣人。

孔子轶闻趣谈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带着几个门徒,乘一辆牛车,到各处游说,宜扬自已的主张,并教育人民。但在当时社会,各地对他的学说褒贬不一,有的拥护,有的反对,故他每到一处,人们对她的态度各不相同。也正因为对孔子的态度不问,各地的人们也就有了自已的绰号。

孔子出生在山东,我们山东人为有这样一位伟大学者而感到自豪和荣耀,是处处夸耀孔子,时间一长,所出就把山东人称为山东夸子。


孔子轶闻趣谈

山西省四面环山,古代的交通极为不便。孔子的牛车在山西边境,转来转击,被高山所阻,就是不能进入山西境内。但山西人听说孔子是位大贤人,大学者,总希望孔子能到山西讲学,于是,便到处寻找孔子,所以就把山西人称为山西找子。

南方人一般比北方人聪明灵活,可能与地理有关。孔子牛车,过黄河、渡长江,来到了山青水秀的江南,立刻受到那里人们的欢迎。听他讲学的人甚多,他都把听孔子的讲解当成是一种享受。为了把孔子的学说,理解得更深新,更明了,故当孔子每讲完一遍,问他们听懂了吗时,他们总是回答说:没有听懂,于是孔子就再讲给他们听。他们就是用这种方法瞒着孔子,来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就把南方人称南方瞒子。

而在中国北方的边陲地带,居住的民族开化比较晚,对于孔子的说教,听不进去,也不接受,所以,孔子每到一处,总没人听课,并把孔子赶距。故称那部分北方人为北方打子,就这样流传至今。

孔子一生好学,他十分敬重老子,并千方百计向老子学习知识。一次孔子带着弟子颜回、子路等几位弟子,从鲁国专程赶到洛阳向老子求教。老子很高兴,将孔子一行接到大堂。待落坐后,孔子便急忙向孔子说明来意:“学生久慕先生大名,此次来是想请教先生近来修道如何?”。

孔子轶闻趣谈

他们正准备怜听老子教诲,老子却只是张开嘴咯哈一笑说:“你们看我这些牙齿怎么样?”孔子师徒不知何意?老子接着又把舌头伸出来,对着他们问:“那么我这舌头呢?”孔子师徒又仔细看了看,这时孔子忽然灵光一现,恍然大悟,然后微笑着说:“先生学识渊博名不虚传!”

孔子轶闻趣谈

老子这时才说:“想必先生已经清楚我修道几成了吧?”孔子急忙说:”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孔子轶闻趣谈

在返回鲁国的途中,一路之上,孔子像是如获至宝,面如桃花,喜笑颜开。而学生子路却是愁眉苦脸,疑惑重重,不得要领。颜回见此,便问子路何故?子路说:“我们这么远的跑去洛阳向老子先生求教,他却只让我们看他的嘴巴舌头?这也太不够意思了吧?”

孔子听后,哈哈大笑。颜回对子路说道:“我们这回不虚此行啊!老子先生教会了我们在别处学不来的大智慧!他张开嘴让我们看他的牙齿,意思是在说:牙齿虽硬,太上下踫撞磨损久了,难免会残缺不全。他又让我们看的舌头,意思是说:舌头虽软,但能以柔克刚,所以至完整如初。”

子路听后,顿时明白。

孔子听后大赞:“颜回果然窥一斑而知全豹,闻一言而通万里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