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照片版权属于新华社以及相关记者。备注也是引用新华社,略有删减【备注具有历史价值】。

照片非刻意收集。需要值得提醒的是,本文以现在行政管理范围为主,按顺序排列。在没有特定指出位置情况下,绵阳专区纳入绵阳市篇。

注:在四川绵阳市五十至七十年代老照片发表之后发现还有部分早期照片没有上传,特补档一篇。

编辑不易,请打个赏哦!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53年9月24日 游云谷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同上

天成铁路成都——绵阳段铺轨工程已经完工,将在国庆节正式通车。筑路工人们现在继续向北推进。从绵阳向北,工程艰巨浩大,线路要穿过深山峡谷,工人们正以无比的英勇,克服困难,挖山开路。隧道工人们怀着“逢山开路”的英勇气慨,要把一座座阻碍铁路前进的大山凿开。这是雁门坝(今江油雁门镇)某隧道的工人们,为了迎接1953年国庆节,正在加紧开凿,保证每天由开挖九公寸提高到一公尺。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54年12月15日 游云谷

在宝成铁路通车段成都到马角坝长达214公里的运输线上,满载货物的列车日夜地奔驰着。1年多来,通车的线路运输了数10万吨的工程器材,供应了宝成路继续向北修建的需要,同时促进了铁路沿线的城乡物资交流。
绵阳车站上从西北经川陕公路运来的大批石油,准备转运成都、重庆等地。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57年12月23日 孙忠靖、金勖琪

我国第一座半自动化的缫丝厂——国营绵阳缫丝厂,正在生产生丝,供给纺织厂使用。这个厂是在1956年动工兴建的,可年产生丝2600余公担。绵阳专区是四川的重点蚕茧区之一。这个厂的投入生产不仅可以就地取材,促进农业生产,并为今后丝绸工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开辟了道路。
图为缫丝车间一角。这里安装的自动化缫丝机,比现在某些制丝厂的旧式缫丝机,工作效率要高两倍半以上。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57年12月23日 孙忠靖、金勖琪

这是一批制好了的生丝正在作出厂检验。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时间同上

南充第二制丝厂的劳动模范钟太福派到这个厂担任作整件车间技术指导工作。这是工人在观摩钟太福操作。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60年2月19日 游云谷

四川省绵阳县农业机械厂工人们,积极热情地把技术送到农村,支援春耕,绵阳县农业机械厂技工张洪森(中),帮助开元人民公社安装好21台抽水机以后,正给各公社前来学习的社员讲解抽水机的使用技术。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65年2月25日 游云谷

川省绵阳县开元公社开元大队第四生产队的干部和社员,乘大好春光送肥下田备耕。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61年2月9日 游云谷

为了保质保量修好春耕急需的农业机械,四川省绵阳专区农业机械修配制造厂工人钟庆祝(党员)积极带动周围的同志搞革新,现在已经实现了22项革新,使修配工效比1959年提高5倍。钟庆祝在完成农业机械修配任务中,创造了优异的生产成就,曾先后被评为县、专区和省的先进生产者,1959年并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群英会。
钟庆祝(左一)和党支部书记罗年春(左二)等又在研究革新项目。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61年2月9日 游云谷

钟庆祝创造出各种检验配件产品质量的仪器,改变了过去凭眼力估计产品是否合乎标准的情况,保证了农业机械的配件质量。这是他(右一)正在用自己创造的活塞量具检验拖拉机活塞的质量。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61年2月27日

四川省绵阳专区农业机械修配制造厂

生产了一种轻巧简便的水旱双向犁。这种犁在水田和旱地使用,都可深耕,每小时能耕地0.71亩。这是工人正在安装水旱双向犁。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62年11月16日 游云谷

四川省绵阳专区木材公司从成都木材加工厂订购了一批杉木方子,供农村修盖房屋和制造风车等农具用。这是工人们正在把方子材扎成筏。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帮助通风工人维修帆布通风管 1961年11月21日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瓦斯检查员邓传弟(左)、唐方位(中)和杨宗方下井前正在校正瓦斯检查仪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检查员沈清孝,在检查瓦斯涌出情况

四川省绵阳专区溪口煤矿二井瓦斯检查班的13位青年工人,严格遵守瓦斯检查责任制,确保井下安全生产,被矿工们誉为井下“卫士”。
溪口煤矿二井煤层松软,瓦斯量很大。这个瓦斯检查班的工人,深入细致地侦察井下每一个角落,掌握了瓦斯涌出量和变化规律;并紧密地和井下通风员配合协作,使这一安全工作做出了出色成绩。1960年以来,二井没有发生过瓦斯事故,有力地促进了煤炭生产的稳步上升。他们一直光荣地保持了全矿的先进班(组)红旗。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56年1月25日 王世晋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同上

四川省江油县永丰乡第五村(今永丰社区)新建的第二和第三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青年社员,在青年团员的带头下,踊跃报名参加青年突击队,他们除了在社内生产发挥先锋作用外,并把照顾鳏寡社员的生活,作为一项经常的任务。第二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86岁的老婆婆戴胡氏年迈多病,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经常来照顾她,给她做饭、烧茶。图为青年社员、青年团员李道琼,扶她出来晒太阳,并端水给她喝。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58年10月30日 孙忠靖

为了使新鲜蔬菜能够充分供应山区炼铁工人。江油县很多人民公社增加了蔬菜面积和品种。这是永丰人民公社社员正在建立的蔬菜基地栽白菜,以便今后充分供应炼铁工人的需要。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58年10月30日 孙忠靖

川省负责600多万钢铁大军后勤供应任务的商业部门,现在分外紧张,他们提出了“哪里生产钢铁,就供应到哪里”的口号,保证钢铁战士吃饱喝好穿暖。


在江油县境内的篇门山区已建立起700多个流动服务组和供应门市部,为炉群基地炼铁工人服务。这是炉群基地禅陵寺供应门市部。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同上

医务工作者也走出了诊所,巡回在炉群旁为钢铁战士们看病。这是四川江油县禅陵寺医务所的医生林远贵正在给炼铁工人上药。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58年10月30日 孙忠靖

江油县初级中学的少先队员们利用课余时间为钢铁战士打草鞋。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59年12月26日 陈捷

四川江油县石岭人民公社第七管理区(今三合镇石岭村)喂养的鸭群。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60年2月29日 游云谷

四川省江油县小溪坝钢铁厂,以提高炼铁小洋群的生产水平为中心……大搞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运动,全面改造高炉、炼焦、矿山、运输各个生产环节,实现了高炉、炼焦、矿山“三群革新成套”、“运输成网”,迅速提高了生铁产量、质量和降低成本。二月上半月,全厂五座小洋高炉在一月份高产的基础上,平均利用系数由1.2上升到1.5,焦比由0.75降到0.68,炼一吨铁由56人降到45人,生铁质量也有显著提高。


小溪坝钢铁厂的炼焦车间,创造了“高烟囱猛火力”的炼焦法,全部消灭了泡焦、黑头焦,而且缩短了焦化期二至三天。这是革新后的炼焦场。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63年3月27日 金勖琪

四川省江油歌舞团,经常下乡为农民演出,受到群众欢迎。歌舞团团员们正在和阳亭公社涪阳大队五一生产队

(原阳亭乡,后合并为武都镇。涪阳村)老农徐正全闲谈。他们在访问活动中,着重收集当地新人新事的事迹,再编成快板、花鼓等节目为当地群众演出,最为群众所欢迎。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同上

歌舞团到达江油县阳亭公社涪阳大队义兴生产队,在演出前,队长

邬禾庭代表全体社员欢迎他们下乡演出。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59年10月22日 游云谷

四川省三台县人民利用蓑草、桑皮等野生植物,搭配原棉加工出80多种美观、耐用的布匹,并制出了大批人造棉絮,供应市场。三台县纺织厂工人用人造棉和原棉混纺,织出了各种花色鲜美的布匹,特别是混纺棉呢美观耐穿,大受群众的欢迎。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59年10月22日 游云谷

四川省三台县人民利用蓑草、桑皮等野生植物,搭配原棉加工出80多种美观、耐用的布匹,并制出了大批人造棉絮,供应市场。地处丘陵地带的三台县满山遍野都是蓑草。新德人民公社(今新德镇)在“三秋”的同时,适当地安排劳动力,上山割蓑草,大搞“小秋收”。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59年11月6日 游云谷

四川省三台县茂隆公社大力经营经济林木,1959年梨子、柚子都获丰收。这是女社员喜摘大柚子。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60年5月14日 琴泉

为了使夏收工作进行得又快又好,四川三台县芦溪区同德木器厂创造出一种齿滚式足踏脱粒机。一部机器3人操作一天可脱麦粒4000多斤。图为县商业局干部正在检验即将运往农村齿滚式足踏脱粒机。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60年7月15日 游云谷

四川省三台县在“县社工业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针指导下……发动群众利用野生植物和矿物作原料,大搞土农药、土兽药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去年全县67%的大春作物和1960年的各种农作物普遍施用了公社工业生产的农药,因而使各种病虫害基本上得以消灭。在土兽药的应用上也做到了“每头猪一年四针”,基本上消灭了猪、牛等牲畜的疾病,成为一个“无病虫害县”和“无猪牛瘟疫县”。


三台县农药生产大发展,品种已由1958年的200多种增加到830多种。这是县农药厂生产的大批土农药,正装罐待运各公社。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60年7月28日 琴泉

四川省三台县农具修配厂积极生产大批胶轮架车,支援农村秋收运输。这是厂党支部书记李植俊(前)和工人们正在装配胶轮车。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61年1月4日 游云谷

四川省三台县县社工厂积极设法提高土化肥、土农药的质量和产量,促进农业增产。三台县农药厂把生产的土农药进行了复方简化定型,质量大大提高。这是农药厂支部书记冯德高(左二)等人和老农岳忠汉(左)一起鉴定复方简化后的土农药质量。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61年1月27日 陈捷、游云谷

四川省三台县农业机械厂和小五金厂的工人带着为春耕制造的小农具和小五金产品,到公社生产队里请社员鉴定。这是县农业机械厂的工人张柏松(前右)正在听取老社员曾绍武(前左)对农具的意见。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61年1月31日 陈捷、游云谷

四川三台县积极组织城乡人民发展手工业生产。这是中共三台县委常委贾岗(中),深入到新升公社(今新生镇)花屋管理区调查和了解手工业生产情况。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62年5月28日 张齐才

四川三台县刘营公社卫星大队第四生产队(今刘营镇)的社员们,在收获油菜中集中打场,减少菜籽抛撒。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62年7月2日 张齐才

四川三台县尊胜人民公社二大队第16生产队60多岁的老社员王桂立,是队里的小农具修补手。队里的竹、木农具,只要哪里用坏了一点,他就及时把它修补得牢牢实实,再让社员们使用,给队里节省了不少生产开支。他虽然年纪老了,可是手足勤快,从来闲不住,因此社员都尊称他为“老勤快”。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尊胜公社王达发生产队队长王达发 1963年6月24日 张齐才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公社党委副书记王达安 1963年6月24日 孙忠靖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52年党员王华立述说辛酸痛苦的过去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贫农胡立贞和儿媳们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尊胜坝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王达发生产队村

四川省三台县举办的尊胜人民公社王达发生产队的村史展览会,最近正在全县农村巡回展览。仅在县城和尊胜公社展览中,参观这个展览会的已有5万多人。【后面好几百字长文回忆地主欺压百姓和公社成立成果。】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63年7月11日 孙忠靖

四川省三台县东山公社五大队(原东塔镇,现为北坝镇)是全社青年社员较多的一个大队,大队党、团支部非常关心青年人的劳动、学习、思想、生活。……团小组还组织青年阅读报,开展篮球、乒乓球、游泳等活动,通过劳动、学习和各种有益的活动,青年们决心把自己锻炼成为身心健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秀接班人。 
黄素琼是一位热爱农业劳动的青年。她劳动之余喜欢看报读书,不仅自己用心读书,还常把在书上报上学到的知识讲给社员们听。由于她劳动好思想进步,不久前已被批准加入共青团。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同上

东山公社五大队第一生产队的女青年,积极向勤俭持家的女社员学习做鞋、做衣和缝补衣服的本领。这是女青年们向生活勤俭的女社员侯成真学改旧衣的技术。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同上

三台县东山公社五大队团员谢荣旭正在向77岁的老社员

井道海请教编织技术。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扩建中的永安电站厂房 1965年1月18日 蒲世荣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工人们在安装发电机 1965年3月4日 游云谷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新安装的三台机组正运转发电 1965年5月17日 游云谷

四川省三台县为了更好的发展农村电力灌溉事业,促进农业技术改革,最近正扩建永安电站。这座农村中型电站是引涪江的水发电,扩建后可以输电到75个公社,保证31万亩农田的灌溉用电。


四川绵阳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补档

1965年10月8日 蒲世荣

四川省三台县城郊铁器合作工厂的职工不断革新技术,使生产出来的铁铧质量提高,成本降低,最近被四川工业部门评为全省最好的铧口。图为这个厂的制铧工人骆发浦(中)正在向前来购铧的三台县广化公社社员等介绍铁铧的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