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一位披着华丽词藻的“女虱人”。

龙应台,一位披着华丽词藻的“女虱人”。


龙应台,一位披着华丽词藻的“女虱人”。

  • 我是郑州人,在此次疫情中,河南和湖北依山傍水,两省相连。河南基本是此次疫情支援湖北物资最多的省份,支援物资保持在前两名,可是在我们国内还在齐力抗“疫”的时候,却有这么一位作者在我们伤口上撒盐,她叫龙应台。上面的图片是龙应台的主页发表内容,讽刺我们在捐款捐物时候没有文化,连捐赠的底蕴都不如日本有文化有内涵。说我们只会“武汉,加油!”却不会说出日本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李敖曾这么评价龙应台说“披着华丽词藻的外衣”“内容却腐臭不堪”。

可是身为有影响力的作者龙应台却不知道“加油”本身的含义。开头我说了我是郑州人,那么就让这位大作者了解一下“加油”的深层含义,既然是郑州人就不得不提张之洞,也就因为张之洞。

在两广任上,张之洞还做了一件大事。1889年,张之洞主张修建芦汉铁路,起点是北京的卢沟桥,终点是湖北武汉(汉口)。但是芦汉铁路在河南境内要跨越黄河,从哪建桥过河,有两个选择。一是走河南省会开封的黄河段,但是开封河段水位太高,咸丰时还决过两次河。如果在开封河段建桥,万一再决河怎么办?银子全都白花了。张之洞提出第二个选择——在当时隶属于开封府的郑县河段建桥。理由是郑县河段平稳,关键是两岸的土质坚硬,适合建桥。面对不同意见,张之洞说服了朝廷,郑县中选。之后,陇海铁路也从郑县经过。从此,郑县的发展极为迅速,一百多年后,郑县早已华丽地成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而开封则非常可惜地“偏安一隅”,现在勉强算是三线城市。

修建芦汉铁路是大工程,所以朝廷就调张之洞任湖广总督(管辖湖北、湖南两省)。铁路的兴起,让张之洞意识到了一种物品之于国家的极端重要性,这就是钢铁。列强之所以是列强,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拥有钢铁生产能力,没有钢铁就没有现代化。张之洞决定在湖广大兴钢铁,为大清打造湖广版的钢铁革新。至于钢铁厂的厂址,张之洞选中了汉阳的龟山。龟山位于汉水与长江的汇合处,依托邻近的汉口这个天下“四聚(商贸中心)”之一,以及便利的长江航运,发展钢铁工业。1890年,汉阳铁厂正式建成。

有了钢铁,军事工业自然就可以跟上了。就在汉阳铁厂的附近,张之洞建造了一家著名的军工企业——汉阳兵工厂。

张之洞非常重视武汉的商贸重镇地位,把武汉打造成清朝的工商业重镇。

工业、商业都有了,张之洞还特别重视教育。张之洞在武汉兴建了4所大学,这4所大学的历史都超过了百年,而武汉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大学,总共是5所。这4所大学是湖北工艺学堂(今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农务学堂(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艺学堂(今武汉科技大学),以及著名的武汉大学。教育走在全国前列,自然也开了思想上的风气之先。从这个角度讲,湖广(湖北、湖南)可称为清朝的法兰西。

不知道是否可以这么讲,郑州和武汉能有现在的成就,张之洞是必须重点感谢的人之一。

此次疫情,湖北和河南体现出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民族团结,也让武汉,郑州相爱相杀的两座城走到了一起。说起张之洞,不得不说张之洞的父亲,张瑛。

张瑛非常重教。每天夜里都派两个差役到了交更的时候,从知府衙门中走出来,前面的一个提着灯笼,后面的一个挑着桐油篓,沿着大街小巷游走。

只要见到哪户人家亮着灯光,并有读书声,两人便会停下来,高唱一声:“府台大人给相公添油啰!”等读书人开门后,后面的一个差役便放下油篓,取出油篓,再从油篓中舀出清亮的桐油,倒进这个读书人的灯盏里,并补上一句:“府台大人祝相公读书用功,获取功名。”随即又向另一户亮着灯光、有读书声的人家走去。以此勉励求学好闻的有识之士,考取功名,以此报效国家。

这就是“加油”的来历,身为作者却不知道“加油”的出处,更也不知道“加油”本身对文化和人才的价值,不觉得自己身为有文化的“知更”(知识更年妇女)显得你的知识储备量是多么的浅薄。

送给龙应台《增广贤文》的谜面:好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至于龙应台这位“知更”“女虱人”再借用张爱玲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最后我想说:我是郑州人,我为武汉加油!我为湖北加油!我为我的祖国加油!#16省市支援湖北# #龙应台#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要上头条# @龙应台@黄智贤中国 @陈凤馨台湾 @唐湘龙在台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