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導彈打驅逐艦,“黃銅騎士”可是史上頭一份,一發打成兩段

“黃銅騎士”是冷戰時期,美國頭號艦空導彈,守護美國及西方長達30多年,部分還具備攜帶核彈的能力。同時,它也是美國最早的大威力、遠程、中高空艦空導彈。它還擁有著反艦的能力。可在當初被設計的時候,僅僅是被看作為艦載防空導彈來運用的。因為這一系列的原因,才使得“黃銅騎士”不僅是世界上第一款艦空導彈,而且還是世界上第一個反艦導彈。它在發射10秒後,即可達到2.7馬赫的速度,並且可以把這個速度維持住。它可以攻打驅逐艦,在曾經的反艦演習中,僅一發將一艘驅逐艦打成了兩段。

防空導彈打驅逐艦,“黃銅騎士”可是史上頭一份,一發打成兩段

當初,Talos僅僅是希臘神話中一個黃銅巨人的名號,翻譯過來才是現在的“黃銅騎士”這個翻譯大概也是中國獨特的見解吧!可即便這個名字普遍,但它極為貼切地反映了自己誕生的背景。也就是在二戰剛開始的時候,美國航母編隊向來都是有由艦載機來執行任務的,所以美國人對於防空導彈是毫不感興趣的。

可就在二戰後期,日本常規武器已經抵擋不住美國海軍的進攻了,因而日本開始採取“神風”特種戰術,即使這種戰術造成的損失是非常有限的,可在打擊美國士兵的銳氣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美國面對這樣的情況,當然不能坐視不理了,所以為了應對日本人“自殺式”的進攻,研發這款“黃銅騎士”的項目便執行了起來。

防空導彈打驅逐艦,“黃銅騎士”可是史上頭一份,一發打成兩段

1959年,黃銅騎士防空導彈服役了,它先後裝備了美國海軍的9艘導彈巡洋艦。可因為“黃銅騎士”體型過於龐大的原因,他就只可以裝備到大型的船隻上面。在作戰的時候,SPS-43通過搜索雷達進而發現目標,然後把目標信息轉到SPS-30上對雷達進行跟蹤,然後便會根據一些信息來對船體以及發射架上的體態做微小的改變。這些結束之後,SPG-49才會被激活,與此同時,“黃銅騎士”導彈會開始裝備,並且還會輸入一些參數以防萬一。

防空導彈打驅逐艦,“黃銅騎士”可是史上頭一份,一發打成兩段

除此之外,它在儲存的時候,會被分割為戰鬥部、助推器以及主彈體三個部分。在第一次發射的時候,會需要57秒的時間,一次齊射2枚將會攻擊同一個目標。這樣的話,在後續的發射過程中的時間在大幅度縮短,因此,“黃銅騎士”有著射程遠、威力大的特點。除了這些特點之外,它還具備反潛的能力。所以在以前就進行過反潛的演習活動,發射一次就將一艘驅逐艦打成了兩段。

由此可見,這款導彈的 戰鬥性能已經超越了當時蘇聯的薩姆-2防空導彈了,而且還彰顯了美國在導彈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