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丧命,每周300-400人感染,新加坡骨痛热患者破6000!

新冠肺炎全球核爆,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目光。


而在新加坡另一场危机已经悄然而至,可是因为有些司空见惯,很多人都不当回事。但实际上它今年在新加坡造成的患者已经超过了6000人导致的死亡人数也已经达到7人。


这就是:骨痛热症


7人丧命,每周300-400人感染,新加坡骨痛热患者破6000!


7人丧命,每周300-400人感染,新加坡骨痛热患者破6000!

骨痛热症高峰未到

已有7人死亡


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发布公告,本地又有2人死于骨痛热症,使今年的累计死亡人数增加到七个。


国家环境局说,这两人是在今年1到3月间过世。他们和另外五名死者生前都在病例集中区居住和工作。死者年龄介于60到80岁之间。


7人丧命,每周300-400人感染,新加坡骨痛热患者破6000!


根据国家环境局上周的数据,截至4月27日,本地骨痛热症病例已达6193起,比去年同期多一倍预计今年总病例会超过去年的1万6000起。


7人丧命,每周300-400人感染,新加坡骨痛热患者破6000!

数据来源:国家环境局


目前全新加坡上下都在忙着应对冠状病毒疫情,但是骨痛热症病例激增趋势令人担心,除非立即采取防蚊措施,否则新加坡将面对另一个公共卫生危机。


7人丧命,每周300-400人感染,新加坡骨痛热患者破6000!


而今年的骨痛热症不同于以往,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按照以往的规律,骨痛热症的高峰期基本都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间,但今年高峰期未到,骨痛热症病例已异常增多,如果病种继续变化,等于宣告骨痛热症的传播速度将会恶化。环境局促请公众在抗疫期间,更须加强防范伊蚊的工作。


7人丧命,每周300-400人感染,新加坡骨痛热患者破6000!

数据来源:国家环境局


今年因为骨痛热症去世的人数也非常多,去年全年共有21人因感染骨痛热症而过世,而目前才四月份,死亡病例就已经达到七起,非常惊人!


7人丧命,每周300-400人感染,新加坡骨痛热患者破6000!

罕见的第三型病毒

成爆发元凶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目前这种局面呢?


主要是因为今年导致骨痛热症的是第三型骨痛热症病毒,这在过去30年来较不常见。单在今年1月份,第三型骨痛热症病毒感染病例占约46%,明显高于第二型骨痛热症病毒(DENV-2)的40%。


而政府也将每年6月份的年度全民灭蚊运动提前到3月进行。


7人丧命,每周300-400人感染,新加坡骨痛热患者破6000!


除了不常见的病毒类型,伊蚊繁殖处的数量也开始猛增,国家环境局公告表明,住宅区伊蚊繁殖处的数量,比起之前的三年增加50%,蚊子在两角硬币大小的积水地方就能产卵,家中各种盛水的器具,都可以成为蚊子繁殖的地方。


7人丧命,每周300-400人感染,新加坡骨痛热患者破6000!


7人丧命,每周300-400人感染,新加坡骨痛热患者破6000!

新冠疫情之下

做好防蚊灭蚊工作不能松懈


面对来势汹汹的骨痛热症,又该如何做好预防呢?尤其是在新冠病毒爆发的情况下。


目前因为病毒阻断措施,大家基本上都在家中办公,因此家庭住宅成为重要的防蚊场合。环境局劝请屋主和住户采取必要的行动清除积水,环境局也将和联合其他多部门携手在全岛展开大规模宣导工作,动员全民积极防蚊。


7人丧命,每周300-400人感染,新加坡骨痛热患者破6000!


不过目前防蚊工作受限于阻断措施,如何推进相关工作也需要进一步探讨。


除了住宅,客工宿舍也成为防蚊的重要场所,目前新加坡的客工宿舍已成为本地最大的冠病感染群,目前至少25个客工宿舍被列为隔离区,这就给防蚊灭蚊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7人丧命,每周300-400人感染,新加坡骨痛热患者破6000!


一方面因为建筑项目暂停,工地助长蚊子滋生的风险升高,特别是雨天工地积水无人去解决。就会导致蚊子的迅速繁殖,让人很是担心。


7人丧命,每周300-400人感染,新加坡骨痛热患者破6000!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环境局已向业主和建筑公司发出指示,提醒他们必须确保采取足够的防蚊措施,加强在公共场所及建筑工地的检查。而环境局也和建筑承包商作出安排,在阻断措施期间进行工地的检查。


7人丧命,每周300-400人感染,新加坡骨痛热患者破6000!

另一方面,新加坡社区的清洁和维修工作多是由承包商雇佣

外来客工完成,而目前处于“封城”时期,很多工作无法开展,一些住宅区的除草、害虫控制等服务业已受到影响。


7人丧命,每周300-400人感染,新加坡骨痛热患者破6000!

提高卫生意识

做到防范于未然


因此大家必须提高个人卫生和社会责任的意识,留意蚊子在家中繁殖的情况,主动清除蚊虫繁殖处,阻断潜在的蚊虫滋生点,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骨痛热症的发生,也会缓解目前新加坡因为新冠疫情带来的医疗资源的紧张。


7人丧命,每周300-400人感染,新加坡骨痛热患者破6000!


万事通也在此提醒大家:新冠疫情之下,大家切勿放松对骨痛热症的预防,家中保持清洁和卫生,不要留存积水,只是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