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會在一個媽媽群裡聊天,一群媽媽在群裡說自己家的孩子隔三差五就“作妖”,有個現象我也深有共鳴——孩子不理人,叫了沒反應。
我兒子也會有這種時候,而且還很多。放學回家後我叫他洗手,他卻放了書包就去玩兒積木,叫幾遍才有反應。睡覺前叫他洗臉刷牙,他看電視看得正帶勁,也不理人。
好多媽媽都說孩子叫幾遍都不應的時候,真的是分分鐘想原地爆炸。在家裡也就算了,多叫幾遍也行。但很多孩子到了外面還是照樣“我行我素”,不僅是父母得不到回應,遇到別人跟孩子打招呼,孩子也還是沒回應不理人,媽媽們都說這樣的孩子是不是太沒有禮貌了。
孩子不理人真的是“沒禮貌”嗎?我們來探究一下這背後的原因吧。
01 孩子為什麼不理人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一個叫“自我中心"的階段。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通常在七歲之前,而現在也有研究認為是在四歲之前。在這段時期,孩子更加關注的是他們自己。
因為孩子自我意識的萌芽,同時他們認知能力發展得也不完全,自我中心時期的孩子總是從自身出發考慮問題,而且他們認為周圍的人都和他們有一樣的想法。
自我中心的孩子還沒有從他人角度考慮問題的能力。因此,讓那個時期的孩子為別人著想是不現實的。我們時常會聽到兩三歲的小孩之間的有趣對話。他們各說各的事情,並沒有真正的交流和互動。這也正是因為他們處在自我中心的階段。當我們得不到孩子的回應的時候,就會認為孩子是沒有禮貌的,是在和我們對著幹。但其實孩子只是比較專注於自我而已。
02 孩子不理人,家長做錯了哪些事?
孩子的內心世界是父母最容易忽略也最難以接近的。只有真正地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才能真正瞭解自己的孩子,才能知道他們在想什麼。知道他們喜歡什麼討厭什麼,知道哪些是孩子的不足之處,知道哪些是孩子的優勢所在。而當家長忽略了孩子的內心世界時,孩子的行為舉止在家長看來就會變得怪異了。
一、沒有站在孩子的高度考慮問題
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站在孩子的高度考慮問題,但這一點卻往往是最關鍵的。對於父母來說,想要逾越和孩子溝通交流中的鴻溝,就必須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
美國教育家塞勒·賽維若說過這樣一句話:“每個人觀察、認識問題,都會有自己的視角和立足點。身份、地位不同,所得出的結論就不同。父母與子女間的年齡懸殊、身份各異是影響相互溝通的重要原因。”
孩子從學校帶回來一幅畫,興高采烈地想要和家長分享。但是家長可能會因為工作上的煩心事、家裡的家務事、以及孩子的畫真的沒那麼好看而敷衍了事甚至直接拒絕孩子的分享,孩子肯定會覺得傷心,甚至直接大哭。
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慮問題,是對孩子的尊重,更是有效溝通的一種重要技巧。
二、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
如果孩子正在專注自己的事情,家長就會出於自己的主觀意願,而不管孩子在幹什麼在想什麼,強行要求孩子回應而打斷他正在做的事情。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不僅事倍功半,還會導致孩子產生牴觸的情緒,傷害親子之間的感情。
另外家長在引導孩子進行人際交往的時候,也要懂得一些孩子的心理,不要干涉太多或表現得過於熱衷和執著,不要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壓迫。
03 家有不理人小妖精,家長應該怎麼辦
一、孩子根本就沒有“要應人”的意識
這種情況基本發生在比較小的孩子身上,一歲半以下的孩子較多。造成這種缺乏“應人”意識的根本原因,多半還是因為孩子在幾月齡階段,大人有意識的對著孩子咿咿呀呀太少,缺少跟孩子語言交流同時伴隨眼神交流。
二、孩子有要應答的意識,但不知應答方式
如果上一點做得比較好的家長,孩子還是不理人,別人叫他他不理,那就可能是因為你沒有教給他正確的應答方式,或者是對孩子的應答要求不夠。家長可以在叫孩子名字時,蹲下來,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叫你的時候,你要回答“誒!”
三、孩子有應答意識知道應答方式,還是不理人
孩子到了這個層面還是不理人,家長要好好反思自己的言行!第一,是不是孩子有求於你的時候,你沒有好好的跟孩子有語言上和眼神上的交流。第二,是不是因為你太囉嗦、太無趣了!孩子跟你說話,家長要放下手裡的事情認真傾聽。有事教孩子的時候,叫完名字直接說。不要有事沒事叫一聲,給孩子造成“狼來了”的錯覺,當你真的有事叫他的時候他反而不理你了。
四、孩子會說話了,有時候還是不應答
在孩子有了語言表達意識之後,如果叫他還是有不應答的情況,那糾正起來就比較簡單了。之前叫孩子的時候,孩子都是通過眼神和表情來和家長交流,在孩子會組織語言進行口語表達之後,家長就可以告訴孩子在別人叫他的時候他要怎樣回答,讓孩子慢慢形成應答的習慣。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以相互尊重為基礎的。作為父母,平時不要老是對孩子用命令的口吻說話,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對父母沒有好感,自然不想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