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洗頭就像殺豬叫:從樂於洗頭看好習慣的養成

“不要,不要,不要……”浴室傳來殺豬叫。

這聲音來自貝寧,一個四歲小男孩。他特別喜歡爸爸。只要爸爸一下班,他就纏著爸爸一起玩、一起鬧,父子倆好的不得了。

他們同吃同睡,爸爸把他照顧的很好,但唯獨有一點讓爸爸很頭大:貝寧從一歲多開始一洗頭就像殺豬叫,大喊著“不要不要”,等他長大一些,更是堅決不讓爸爸幫他洗頭了。

即使滿身大汗地回家,他寧願臭著,也不願意洗頭,只願洗澡,這個可真是愁壞了爸爸。

有的孩子小時候不願意洗頭,長大後也不喜歡,這和小時候的習慣有關,父母往往沒有重視。試想一下,等孩子長大後,整天頂著一頭油膩的頭髮不自知,那多毀形象,說不定還影響職業發展。

可見,好好洗頭,是一種好習慣,對孩子有積極地影響。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

小孩洗頭就像殺豬叫:從樂於洗頭看好習慣的養成

01父母遇到孩子有異常的問題,要知道為什麼。

貝寧的爸爸,需要認真考慮一下孩子出現這種反應的原因是什麼,他說如果有個“問題管家”,可以回答他的疑問就好了。我讓他看看《勝任父母 孩子的問題就不是問題》這本書,堪稱是父母教育孩子不可或缺的“問題管家”。

它的作者張向葵是國內首位擁有國家級教學名師、博士生導師頭銜的幼兒園園長,她就是孩子王,見識了各種孩子的問題。她帶領的團隊,專注於兒童教育三十餘年,將教學經驗與科研成果傾囊而出,著成本書。

初為父母的新手爸媽,幾乎都是竭盡所能地照顧孩子的衣食起居,希望孩子能夠成長快樂、堅毅勇敢、長大了成為有用之才。但在這個漫長的育兒過程中,爸爸媽媽有時候難免束手無策,很多困惑等待解答,有的去問過來人或長輩,得到的也不一定是正確和合適的方法。

《勝任父母 孩子的問題就不是問題》書中分三個部分,闡述了孩子成長的三個方面:認知發展、情緒與情感、行為與習慣。其中行為與習慣部分其中一篇,就講了如何讓孩子樂於洗頭。

小孩洗頭就像殺豬叫:從樂於洗頭看好習慣的養成

書中說有的孩子每次洗頭髮就像打仗一樣,弄得大人孩子都不開心,為什麼呢?

前面的實例,貝寧的媽媽給出了答案,她說在孩子一歲多的時候,有一次爸爸給他洗頭,用淋浴噴頭噴到了孩子眼睛和臉上,孩子一下嚇哭了,這時候爸爸只想把頭上泡泡快點衝下來,大概十幾秒,沒有搭理孩子的哭叫,從此之後,貝寧再也不讓爸爸幫忙洗頭了。

貝寧爸爸反駁說:“哪有,不是很快就給他擦乾了!”

答案已經顯而易見,短短十幾秒的忽視,讓孩子對爸爸洗頭產生了恐怖和抗拒。但是爸爸到了三年後的現在,還沒有意識到這是一件嚴重的事。這是很多父母可能會疏忽的問題,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是很糟糕的。

面對孩子,所有的行為都要有所約束,因為不知道哪個行為會影響孩子,所以只能假設每個行為都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小孩洗頭就像殺豬叫:從樂於洗頭看好習慣的養成

02努力尋找為什麼,同時避免往坑裡跳

另一位爸爸給女兒洗頭,一隻手給她撓頭皮,另一隻手拿著手機打電話。等爸爸掛了電話,孩子說:“爸爸,等你老了,我也給你洗頭!”

這位爸爸心裡美的呀……正準備誇閨女幾句,聽到她接著說:“我要讓你知道,一直撓同一個地方頭皮有多疼!”

像這個爸爸的做法,肯定是錯誤的,給孩子洗頭髮時,要有認真的態度,要用心的。如果孩子已經開始不喜歡洗頭,或者乾脆拒絕讓你幫忙洗頭,搞清楚為什麼,下一步就是如何改善現狀,讓孩子變得愛洗頭。

  • 孩子不愛洗頭髮,總是有原因的,包括並不限定於以下幾種:

(1)洗頭過程中有過體驗不好的經歷,水和頭髮蓋住眼睛或嗆水。

像前邊那個貝寧,就是這種情況,爸爸一次無意的疏忽,導致他對洗頭產生了恐懼,除此之外,還有的孩子是洗髮水流進了眼睛,眼睛疼,但是父母也沒有重視。

(2)還有的孩子,鼻子嗆水,耳朵進水,這些都是不好的體驗,導致孩子產生一種強烈念頭:洗頭髮太難受了,以後還是儘量不洗頭吧!

(3)孩子自主意識逐步發展,想做自己的主人。

如果父母有強制孩子洗頭的行為,也可能導致孩子對洗頭髮本身產生厭惡,後期發展成拒絕。因為孩子漸漸地長大,不喜歡被強迫。

  • 當孩子不願意洗頭髮時,父母千萬不要出現以下錯誤行為:

(1)父母動作粗暴

孩子已經在抗拒洗頭髮了,你還用自己比較大的力氣,硬按住孩子的頭,就那麼強制洗完嗎?這樣本來是很溫暖的親子互動時刻,相當於變成一場懲罰。

小孩洗頭就像殺豬叫:從樂於洗頭看好習慣的養成

(2)父母批評孩子

“不就是洗頭嗎,有什麼好怕的,膽小鬼。”“怕什麼怕,笨蛋,連洗頭都不會啊!”用類似這樣的語言,來批評因拒絕洗頭而正在哭鬧的孩子,這樣只會加劇孩子對洗頭髮這件事的反感。

(3)把洗頭髮當作懲罰用於日常育兒

“快點整理好東西,不然給你洗頭髮了!”“再不聽話,就洗頭髮!”“摔倒了哭什麼,再哭回家給你洗頭髮!”

天哪,如果哪個父母這麼說話,孩子早就把洗頭髮當作一種懲罰,哪裡還能喜歡洗頭髮?

以上三點,都是坑,父母千萬別往裡跳。

小孩洗頭就像殺豬叫:從樂於洗頭看好習慣的養成

03 父母可以做出的努力

(1)先搞清楚孩子為什麼討厭或抗拒洗頭

這樣才能在實際操作中有針對性的改善,也會讓父母的努力取得更好的效果。

(2)洗頭髮之前,和孩子溫和溝通

告訴孩子洗頭髮的好處:“洗乾淨頭髮,就不會癢癢,還會變漂亮。”(男孩就說變帥氣)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孩子硬氣得不得了,就是不洗,那家長有再多後續的辦法,也沒法實施,所以需要適當鼓勵(誘惑)。

“如果寶寶能勇敢的洗頭髮,那我們待會兒可以一起看繪本、去公園遛彎、週末去吃個好吃噠……”諸如此類的,合格的父母都是戲精,相信你只要想,就能把孩子哄到去洗頭。

小孩洗頭就像殺豬叫:從樂於洗頭看好習慣的養成

(3)洗頭髮的過程可以這樣做

水溫:水溫32-37攝氏度比較適宜,有的小孩抗拒洗頭髮,可能一開始是水溫太高被燙著了所致(小孩都怕熱,有的小孩尤其敏感。)

輔助毛巾:給孩子一塊小方巾,告訴孩子,臉上和眼睛有水時,可以自己擦。同時,多準備幾塊同樣的,在幫助孩子洗髮的過程中,防止孩子擦過洗髮泡沫之後再去擦眼睛,要及時更換孩子手中的方巾。

室溫:如果是密閉空間,不要因為洗頭,就緊閉洗手間門。可以防風,但不要悶不透風,只要防體感偏強的直吹風,即可。溫度適宜,孩子洗頭髮過程中既不會受涼,也不會因為覺得悶熱就產生煩躁情緒。孩子們,一熱了就變難纏。

洗頭姿勢:孩子,大多數很難做到像大人一樣,低頭洗髮。選用更為適合孩子的仰臥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這樣的姿勢,水不容易流進眼睛裡,如果有浴盆,就讓孩子躺著就可以了。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注意鼻腔和耳朵,防止進水。

小孩洗頭就像殺豬叫:從樂於洗頭看好習慣的養成

在給孩子衝頭髮時,衝到靠近耳朵的位置,父母可以用手輕輕折下耳朵上半部分,同時用自己的手做一個擋住水流的姿勢。

戲精上身:有些孩子,覺得洗頭髮很無聊,這時候父母就要講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來逗孩子開心,讓整個洗頭髮的過程變得輕鬆愉快。不知不覺中,孩子嘻嘻哈哈地就配合著洗完了頭髮。

洗頭神器: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輔助孩子洗頭的好工具,洗髮帽、小孩專用洗髮躺椅、泳鏡……這些都可以,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來進行選擇。

小孩洗頭就像殺豬叫:從樂於洗頭看好習慣的養成

小孩洗頭就像殺豬叫:從樂於洗頭看好習慣的養成

及時表揚:終於給孩子洗完了,父母千萬不要像是完成任務那樣嘆口氣:“哎呀,給你洗頭髮累死我,真不想給你洗頭了。”而應該及時地給予孩子表揚:“寶寶,你太棒了,你可以用毛巾自己擦臉和眼睛,是守護自己的衛士,棒棒噠。”“讓媽媽聞聞,哎呀洗完香噴噴地,好漂亮啊……”諸如此類。

洗頭髮,雖然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行為習慣,但它投射出的,是父母對孩子所有行為習慣的態度和應對方法。

如果孩子不願意洗頭髮,父母聽之任之。那麼他不願意吃飯、不願意學習、不願意運動……父母又當如何?到時候真的能變成可以教導孩子正向成長的父母嗎?

養孩子,真的是漫長又辛苦的事,但是父母要帶著思考、不能鬆懈,因為你鬆懈了,孩子就會朝向混沌發展。

小孩洗頭就像殺豬叫:從樂於洗頭看好習慣的養成

孩子在快樂的時候,他學任何東西都比較容易,父母遇到育兒難題的時候,首先要讓孩子快樂起來,親子溝通順利,你們才能開啟正向改善。

期待每一個洗頭就像殺豬叫的孩子,都擁有可以讓他變得笑呵呵的父母。

孩子的成功教育都是從好習慣的培養開始的。

一起努力吧!

小孩洗頭就像殺豬叫:從樂於洗頭看好習慣的養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