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不擺古,後人失了譜

前人不擺古,後人失了譜

想起從前父親坐方桌前,兩道小菜,一壺老酒。他總會多喝一兩二兩的,然後有點醉呼呼的狀態下,命令我們坐在板凳上,還得認真的坐好,聽他說。開場白就是:前人不擺古,後人失了譜。我們就乖乖的坐著啊,還不能吐舌頭的,被看到的話,馬上會訓。父親那叫一個威風凜凜的啊,他講傳說,講人間吃喝拉撒,講做人的禮信仁義德。

其中就講了二十四孝中臥冰求鯉的故事。長大後經過考證,知道了故事不真實,想著人啊,又不是火,怎麼可能把能站穩一個人的厚冰融化掉。但故事表達子女對父母的孝是值得學習的。

就是我現在做飯,燉燜蒸菜之類都用冰糖,或者醪糟之類,少用白糖。這也是父親當年說的。

很多道理,我們長大後面可能都會知道,但是如果有老一輩提前告訴我們,我們會少走很多彎路。

前人不擺古,後人失了譜

父親總說吃要有吃相,要有規矩。長輩坐上面,吃飯不吧唧嘴 ,如果先吃完下桌之前要對還在吃的同桌人說一聲:你們慢慢吃。

父親還說堂前教子堂後教妻。原話:當眾教子,背後教妻。這句話出自,陸世龍《家庭問題》。“堂前”代表的是公開、嚴肅;“背後”,代表的是隱私、尊重。教育我們要好好的處理家庭關係。

前日友人誇我,想著你挺了得,天天起早,天天睡晚,每天變著花樣做飯菜,給娃吃。了得的是堅持,一天兩天好說,堅持難得。是的。我每天早起晚睡。當年我的母親也是這樣為我。母親說,做一件事情堅持堅持就成了習慣。當成為習慣了,就是一種行為養成時,就常態化融入了生活。

就說友人他自己,堅持認真寫文,以文字度化了很多人。不沾花邊字,不追熱捧場,這是一種高尚的品質。不為周遭所動,深愛著文字的人。他敬畏著文字,他這個人也值得十二分的敬重。

前人不擺古,後人失了譜

一個人內心的堅守與堅定。 是骨子裡面的修為德念。

友人他講他的祖母太祖母母親父親,他的弟妹。 耕讀人家,和善友愛,勤懇持家。

一個家庭的家風。 一定是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的。年深月久,所有的底蘊,從兒時種下。

原生家庭很重要,確實是的。平和簡單的心,難得。把日子過得簡單、精緻,安然輕放每一寸光陰。這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長大後的樣子,或多或少是童年許多個瞬間堆積而成的。

我見過有些家庭一本書都找不到。如果沒有孩子的作業本,家裡就只有擦嘴與入廁的紙巾。上下幾代人,麻將牌牌。這樣的家庭,談什麼好的以身作則。

又見過一個家庭裡面的爺爺打牌,父親打牌,母親一哭二鬧三上吊一個純粹的潑婦。對公婆不孝,無愛自私自我。如何前傳後教。

一個良好家風的家庭,不一定是書香門第世家,但明事理懂人事,也就知書達禮。

前人不擺古,後人失了譜

一代一代的傳承,需要前人的說教與身教。

老話說得好,前人不擺古,後人失了譜。不管年代怎麼發展科技怎麼先進,都是承接了一代一代先人的智慧而成。

動不動就說時代不一樣了,老的那些話都老古董了。這是一種錯誤的論點。很多的古老話語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即使放在當今社會,仍然適用。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很多人都認同。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也是同樣的道理。

多聽聽前人的古語,老人的一些話語總是有好處的,蘊含著豐富的智慧與人生經驗。取其精華,融入與時俱進的時代,學以致用。更加精靜進。

人類的發展離不開一代一代的經驗傳承,人類才會不斷的進化發展

一個家庭中父母慈愛子女才會孝順,兄恭弟友是建立和諧家庭的必備條件,一個個小家和諧了,就組建起我們這個和諧的國家。

前人不擺古,後人失了譜

嫻小魚:素筆一支,記下生活的滴滴點點,為光陰裡每一份相逢與再見重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