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詩文別集有哪些?推薦45篇(三)

91、《東坡全集》

  北宋蘇軾著。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眉州(今四川眉山)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詞人、詩人。蘇軾與父蘇洵、弟蘇轍並稱“三蘇”。蘇軾是蘇洵的次子(長子夭折),嘉祐二年(1057年),與弟蘇轍同登進士。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熙寧二年(1069年),父親喪守制期滿還朝,為判官告院。因與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自請外任,出為杭州通判。再遷至密州(今山東諸城),移至徐州。元豐二年(1079年),罹“烏臺詩案”,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署公文。哲宗立,高太后臨朝,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貶惠州、儋州。大赦北還,途中病死在常州,葬於河南郟縣,追諡文忠公。

  蘇軾是繼歐陽修之後主持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在當時的作家中間享有巨大的聲譽,一時與之交遊或接受他的指導者甚多,北宋文學家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和張耒都曾得到他的培養、獎掖和薦拔,故稱蘇門四學士。蘇軾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曆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蘇軾的文學觀點和歐陽修一脈相承,但更強調文學的獨創性、表現力和藝術價值。他的文學思想強調“有為而作”,崇尚自然,擺脫束縛,“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他認為作文應達到“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的藝術境界。蘇軾散文著述宏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風格平易流暢,豪放自如,代表作有《承天寺夜遊》、《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等。

  蘇軾現存詩約四千首,內容廣闊,風格多樣,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少數詩篇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統治者的奢侈驕縱,為宋詩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葉燮《原詩》說:“蘇軾之詩,其境界皆開闢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於筆端。”代表之作有《遊金山寺》、《題西林壁》、《有美堂暴雨》等。

  蘇軾的詞現存三百四十多首,在我國詞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他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精神,擴大到詞的領域,掃除了晚唐五代以來的傳統詞風,開創了與婉約派並立的豪放詞派,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衝破了詩莊詞媚的界限,對詞的革新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名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開豪放詞派的先河,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從宋代開始,蘇軾作品的注本不斷出現,比較著名的有:清人查慎行《補註東坡編年詩》,馮應榴《蘇文忠詩合注》,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孔凡禮點校的《蘇軾詩集》(中華書局1982年版),南宋邱曄編注的選本《經進東坡文集事略》,明末茅維的《東坡先生全集》,孔凡禮點校的《蘇軾文集》(中華書局1986年版),中國書店據世界書局1936年版影印《蘇東坡集》1986年版。詞作方面有近人朱祖謀的編年本《東坡樂府》,龍榆生的《東坡樂府箋》。研究類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堪稱佳作。

92、《欒城集》

  北宋詩人蘇轍著。蘇轍(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佑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哲宗親政後出知汝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嶽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諡文定。

  蘇轍亦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他的文章風格汪洋澹泊,也有秀傑深醇之氣。例如《黃州快哉亭記》,融寫景、敘事、抒情、議論於一爐,於汪洋澹泊之中貫注著不平之氣,鮮明地體現了作者的散文風格。蘇轍詩力圖追步蘇軾,今存詩作為數也不少,但較之蘇軾,不論思想和才力都要顯得遜色。早年詩大都寫生活瑣事,詠物寫景,與蘇軾唱和之作尤多。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晚年退居潁川后,對農民生活了解較多,寫出瞭如《秋稼》等反映現實生活較為深刻的詩。抒寫個人生活感受之作,藝術成就也超過早期,如《南齋竹》。意境閒澹,情趣悠遠

  自編有《欒城集》(蘇轍祖籍欒城),包括《後集》、《三集》,共84卷,有《四部叢刊》影明活字本。又自編《欒城應詔集》12卷,有《四部叢刊》影宋鈔本。今有陳宏天、高秀芳點校的《蘇轍集》,中華書局2004年版。

93、《山谷集》

  北宋詩人黃庭堅著。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檢討官。後擢起居舍人。紹聖初,新黨謂其修史“多誣”,貶涪州別駕,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羈管宜州,死於宜州貶所。

  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宋詩主流江西派開山之祖,主張師法杜甫,反對西昆體的形式主義主張“詩詞高勝,要從學問中來”、“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為了同西昆詩人立異,他還有意造拗句,押險韻,作硬語,以文為詩。詩風奇崛瘦硬,力擯輕俗之習,開一代風氣。代表作有《登快閣》、《子瞻詩句妙一世,乃雲效庭堅體,次韻道之》等。詞與秦觀齊名,藝術成就不如秦觀。晚年近蘇軾,詞風疏宕,深於感慨,豪放秀逸,時有高妙。有《山谷詞》。書法精妙,與蘇、米、蔡並稱“宋四家”。主要墨跡有《松風閣詩》、《華嚴疏》、《經伏波神祠》、《諸上座》、《李白憶舊遊詩》、《苦筍賦》等。書論有《論近進書》、《論書》、《清河書畫舫》、《式古堂書畫匯考》著錄。

  《山谷集》39卷,其中《內卷》20卷,宋代任淵注,《外集》17卷,史容注,《別集》2卷,史季溫注。另附《外集補》4卷,《別集》1卷,《年譜》14卷。另有宋刻本《豫章黃先生文集》30卷,有影印本通行。詞作有《山谷琴趣外篇》,今人龍榆生《豫章黃先生詞》。傅璇琮輯有《黃庭堅和江西詩派卷》資料彙編(中華書局1978年版。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有《黃庭堅集》。

94、《後山集》

  北宋詩人陳師道著。陳師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後山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早年家貧,娶郭概之女為妻,迫於生計,妻女皆在岳父家就食。16歲時從師曾鞏。當時朝廷用王安石經義之學以取士,陳師道不以為然,不去應試。元豐四年(1081),曾鞏奉命修本朝史,薦陳師道為屬員,因其布衣而未果。太學博士正錄薦師道為學錄,他推辭不就。元祐二年(1087),當時任翰林學士的蘇軾與傅堯俞、孫覺等推薦他任徐州州學教授。四年,蘇軾出任杭州太守,路過南京(今河南商丘),陳師道到南京送行,以擅離職守,被劾去職。不久復職,調潁州教授。當時蘇軾任潁州太守,希望收他為弟子。陳師道以“向來一瓣香,敬為曾南豐”,婉言推辭。但蘇軾不以為忤,仍然對他加以指導。紹聖元年(1094),他被朝廷目為蘇軾餘黨,罷職回家。他家境貧寒,但仍專力寫作,欲以詩文傳於後世。元符三年(1100),任秘書省正字。次年病逝。

  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文學成就主要在詩歌創作上。他自己說:“於詩初無詩法。”後見黃庭堅詩,愛不釋手,把自己過去的詩稿一起燒掉,從黃學習,兩人互相推重。江西詩派把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列為“三宗”,詩由於受黃庭堅的影響,做詩要“無一字無來歷”。他學杜比較成功的是五七言律詩,如《除夜對酒贈少章》、《春懷示鄰里》等;五古用力刻畫,要求辭意獨造,但生硬處仍不脫江西派的習氣。他也有一些感情樸摯的詩,如“極喜不得語,淚盡方一哂”等。

  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均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

  《後山集》,為其門人魏衍編。集中詩6卷,文14卷。《詩話》、《談叢》別自為書。宋代任淵有《後山詩注》,析原詩6卷為12卷。清代冒廣生作《補箋》12卷外,又增入《逸詩箋》上下兩卷,對任淵《後山詩注》多有補正。又有明馬暾所傳、清趙鴻烈刊本《後山集》24卷,計詩8卷,文9卷,《談叢》4卷,《詩話》、《理究》、《長短句》各1卷,有《四部備要》排印本。

95、《淮海集》

  北宋秦觀著。秦觀(1049~1100)字少遊,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別號邗溝居士,北宋詞人,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元豐八年(1085年)進士,初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蘇軾薦為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哲宗時“新黨”執政,被貶為監處州酒稅,徏郴州,編管橫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秦觀與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合稱“蘇門四學士”。一直被視為詞人。其實秦觀文、詩、詞俱佳。《淮海集》中詞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詩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則達三十卷共250多篇。散文以政論、哲理散文、遊記、小品文最為出色。尤長於議論,其策論“辭華而氣古,事備而意高”,立論高遠、說理透徹、章法嚴緊、文筆犀利,有一種特有的藝術張力,《宋史》評為“文麗而思深”。其詩長於抒情,感情深厚,意境悠遠,風格獨特,在兩宋詩壇自成一家。他是北宋後期著名婉約派詞人,其詞大多描寫男女情愛和抒發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細,音律諧美,情韻兼勝。代表作為《鵲橋仙》(纖雲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滿庭芳》(山抹微雲)等。《鵲橋仙》中“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滿庭芳》中的“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皆為流傳千古的名句。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七著錄《淮海集》40卷、《後集》6卷、《長短句》3卷;卷二十一著錄《淮海詞》1卷。《淮海集》有宋乾道高郵軍學本,《四部叢刊》影明本,《四部備要》本。詞集中的南宋長沙所刻《百家詞》本《淮海詞》已不可見,今存者有《淮海詞》1卷,收入《宋六十名家詞》刊本。又《淮海居士長短句》3卷,有《四部叢刊》影明本、朱祖謀《疆村叢書》本、北平圖書館影印宋本、葉恭綽影宋校本、龍榆生點校《蘇門四學士詞》本。今人徐培均校注《淮海居士長短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採用日本內閣文庫所藏宋乾道高郵軍學本為底本,在參以吳湖帆藏本,葉恭綽影宋校本,明嘉靖張綖等刻本,較精。另有今人楊世明箋註的《淮海詞箋註》(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96、《簡齋集》

  南宋陳與義著。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河南洛陽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登上舍甲科,被授於開德府(今河南濮陽)教授,累遷太學博士,進升為符寶郎,掌皇帝八寶及國之符節,不久被貶為陳留郡(今河南杞縣境)酒稅監。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夏,至行在(南宋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遷中書舍人,兼掌內製。拜吏部侍郎,尋以徽猷閣直學士知湖州(今浙江吳興)。召為給事中,歷中書舍人、直學士院。六年九月,高宗如平江,十一月,拜翰林學士、知制誥。七年(1137年)正月,辭以疾,以資政殿學士知湖州,加提舉臨安洞霄宮。紹興八年(1138年)十一月病逝,終年四十九歲。

  陳與義一生的主要貢獻在詩詞方面,是江西詩派後期的代表作家。他學杜甫又不拘泥於杜甫,對前賢的作品是博覽約取,善於變化。他還特別推崇蘇軾和黃庭堅、陳師道,但並不墨守成規,而能參合各家融會貫通,創造自己的風格。他的作品語言質樸,音節響亮,形象豐富,很少用典,明快中沒有鄙俗,口語化略無平淡。所以無論從思想內容還是藝術技巧,都比江西派的其他詩人的成就較大,無愧於江西詩中的改革派。代表作有《傷春》、《牡丹》等。陳與義亦擅詞作,以清婉秀麗為主要特色。〔臨江仙〕中的“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虞美人〕中的“及至桃花開後卻匆匆”等名句都為人稱誦。

  《陳與義集》為其學生周葵編。共10卷,早佚。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簡齋詩集》箋註本30卷(附《無住詞》1卷)刊刻問世,《四部叢刊》即據此影印;198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陳與義集》亦以此為底本古今體詩六百二十六首;詞十八首;賦三篇;雜文四篇。另有元刻本《增廣箋註簡齋詩集》,元鈔本《簡齋詩外集》。

97、《夾漈遺稿》

  南宋鄭樵著。鄭樵(1104~1162),中國宋代史學家、目錄學家。字漁仲,南宋興化軍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稱夾漈先生。鄭樵一生不應科舉,刻苦力學30年,立志讀遍古今書,畢生從事學術研究,在經學、禮樂之學、語言學、自然科學、文獻學、史學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1152年,新任同安主簿朱熹上山拜見鄭樵,鄭樵僅用“豆腐、白鹽、白姜、蕎頭”相待,兩人談詩論文三天三夜。下山時,朱熹的書童對此頗有微詞,朱熹卻說:“此‘四白’乃山珍海味齊全也”。

  鄭樵一生著述據統計達84種,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僅《通志》、《夾漈遺稿》、《爾雅注》、《詩辨妄》及一些零散遺文。鄭樵的貢獻主要在史學上,其鉅著《通志》,共200卷,分傳、譜、略3部分。20略共52卷,是全書精華。“二十略”涉及諸多知識領域,堪稱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書。

  鄭樵的詩文收錄於《夾漈遺稿》之中。夾漈是鄭樵隱居的山名,三卷。上卷為詩集,中、下卷為文集。

98、《嶽武穆集》

  南宋民族英雄岳飛著。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世為農家,家貧力學,尤好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應募從軍,力抗金軍,為南宋北伐中興第一名將。紹興十一年,宋廷解其兵權,旋被高宗、秦檜等誣陷,下獄遇害。孝宗時追封武穆,寧宗時追封鄂王。《宋史》卷三百六十五有傳。

  岳飛詩文最早由其子嶽霖搜訪,最後由其孫岳珂輯編成集,凡十卷,有表、跋、奏議、公牘、檄、律詩、詞、題記。此本在宋嘗刊行,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八著錄《嶽武穆集》十卷,蓋即此本;今不傳。今存嘉靖十五年焦煜刊兩浙督學徐階所編《嶽集》五卷本;萬曆二十年李楨所刻《嶽武穆集》六卷本。此為李楨撫楚時修輯岳廟時所刊,其書卷首有李楨所作《嶽錄序》、岳飛像及《嶽王廟基圗》。卷一《傳類》,卷二《制類》,卷三《文類》,卷四《議類》、《序類》,卷五《記類》,卷六《辭賦樂府類》,除卷三《文類》為岳飛本人所作外,其餘皆為時人及後人所作。卷末附有趙欽湯及劉玉成所作《後序》,蓋亦明本中之佳者;崇禎十一年,單恂等又刊有《嶽少保忠武王集》一卷本;清乾隆三十五年,又有黃邦寧所編之《嶽忠武王文集》八卷、首末各一卷本;光緖間,又有錢雯所編之《宋嶽鄂王文集》三卷本。上述明、清人所編刊嶽集諸本中,其詩、文、詞較《金陀稡編》中《鄂王家集》皆有增補,惜皆未註明出處,故為後人所疑,其增補詩、文、詞真偽之紛爭亦由此而起,如嘉靖徐階本增補之《滿江紅》(怒髪衝冠)詞,是否為岳飛所作,學術界爭論至今,迄無定論。

99、《晦庵集》

  南宋理學家朱熹著。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人。紹興十八年(1148年)進士年19。初任泉州同安縣主簿。任滿後辭官,潛心理學研究,四處講學,宣揚他的“太極”即“天理”和“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學思想體系,成為程(指程顥、程頤)朱學派的創始人。淳熙五年(1178年),經宰相史浩推薦,朱熹出任南康(今江西星子縣)知軍。八年三月至八月,朱熹任江南西路茶鹽常平提舉,改薦浙東常平提舉,為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官至秘閣修撰、煥章閣待制兼侍講。慶元六年卒。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諡曰文。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在文學理論上,朱熹對“文”、“道”關係的解決,在哲學思辨的深度上超過了前人。他認為文與質、文與道和諧統一才是完美的,並把樂與禮聯繫起來,貫穿了他把樂納入禮以維護統治秩序的理學根本精神。他對《詩經》與《楚辭》的研究,也經常表現出敏銳的審美洞察力。朱熹還善作詩,留下的1250多首詩,其主要內容一是表達對某種人生哲理或道德境界的體認,這部分詩作與邵雍等北宋理學家的詩如出一轍;二是關心國家大事和民生疾苦的寫實之作;三是抒寫自己孤寂情懷或富有生活氣息的題畫、詠花、親情、送別等詠歌日常生活之作。朱熹是“理趣詩”的開創者之一和代表人物。他雖是道學家,其詩則很少道學氣、頭巾氣。他不大用詩歌來直接議論政治和哲理,湖天山色、江風月影、泉石逸趣、村野物象仍是他常用的詩料。使理蘊含於描寫與敘述之中,讓讀者自行體會”,是朱熹理趣詩的最大特色。詩風平淡自然,不事藻繪雕琢,頗有魏晉清遠高曠、淡雅精微的風神。有些以生動的意象寄寓哲理的小詩,風格輕靈、姿態跌宕、靈氣秀髮,耐人尋味。《春日》和《觀書有感》是他最膾炙人口的詩作。其詞結有《晦庵詞》。

  作為一代理學名家,著述甚多,主要有《四書章句集註》、《楚辭集註》及門人所輯《朱子大全》、《朱子語錄》等。有《晦庵集》一百卷、《續集》五卷、《別集》七卷,為康熙時蔡方炳、臧眉錫所刊,方炳書後題曰“朱子大全集”。今有《四庫全書》本。另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一百卷、《續集》十一卷、《別集》十卷。《四部叢刊》本、《四部備要》和《洪氏唐石經館叢書》等本。莫礪鋒《朱熹文學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出版)則是二十世紀第一部研究朱熹文學創作和文學思想的專著。

100、《象山集》

  南宋理學家陸九淵著。陸九淵(1139~1193)號象山,字子靜,書齋名“存”,世人稱存齋先生,因其曾在貴溪龍虎山建茅舍聚徒講學,其山形如象,自號象山翁,世稱象山先生、陸象山,江西省金溪陸坊青田村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中進士,初任隆興府靖安(今江西靖安)縣主簿,後調建寧府崇安(今福建崇安)縣主簿,遷國子正、敕令所刪定官等職。淳熙十三年(1186),在朝中提出:任賢、使能、賞功、罰罪是醫國“四君子湯”,得到孝宗讚許。紹熙二年(1191),出知荊門軍),政績顯著,社會風氣大變。除將作監丞,因給事中王信反對,落職還鄉。陸九淵當時名望已高,每開講席,學者群集,“戶外履滿,耆老扶杖觀聽”。光宗即位,起用知荊門軍。當時荊門是南宋邊地,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但是實際防務極差,連城牆也沒有。他“乃請於朝而城之”。經過一年左右的認真治理,“政行令修,民俗為變”。紹熙三年臘月,病逝於荊門任上,歸葬於金溪青田。嘉定十年(1217),賜諡“文安”。

  陸九淵是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與當時著名的理學家朱熹齊名,史稱“朱陸”。是宋明兩代主觀唯心主義——“心學”的開山祖。明代王陽明發展其學說,成為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陸王學派”,對近代中國理學產生深遠影響。被後人稱為“陸子”陸九淵一生的輝煌在於創立學派,從事傳道授業活動,受到他教育的學生多達數千人。陸九淵官位不算顯要,學術上也無師承,但他融合孟子“萬物皆備於我”和“良知”、“良能”的觀點以及佛教禪宗“心生”、“心滅”等論點,提出“心即理”的哲學命題,形成一個新的學派——“心學”。

  陸九淵能詩。《陸九淵集》中錄存詩作一卷二十三首。論詩主張“文道合一”、“因時而變,反對一味師古:“若乃後世之詩,則亦有當代之英,氣稟識趣,不同凡流。今若但以古詩為師,一意於道,則後之作者又當左次矣。”同江西詩派末流的泥古傾向是不同的。詩有一定的學究氣,如《鵝湖和教授兄韻》雲:“墟墓興衰宗廟飲,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岑。易簡功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處,真偽先須辨只今”。詩歌風格自然淡泊,深沉含蘊的特色。

  陸九淵一生不注重著書立說,其語錄和少量詩文由其子陸持之於開禧元年(1205)彙編成《象山先生集》,共計36卷,並由其學生於嘉定五年(1212)刊行。1980年1月中華書局整理為《陸九淵集》出版發行。

101、《石湖詩集》

  南宋詩人范成大著。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郡治在今江蘇吳縣)人。范成大父母早亡,家境貧寒。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初授戶曹,又任監和劑局、處州知府,以起居,假資政殿大學士出使金朝,為改變接納金國詔書禮儀和索取河南“陵寢”地事,慷慨抗節,不畏強暴,幾近被殺,不辱使命而歸,並寫成使金日記《攬轡錄》。後歷任靜江、鹹都、建康等地行政長官。淳熙時,官至參知政事,因與孝宗意見相左,兩個月即去職。晚年隱居故鄉石湖。卒諡文穆。《宋史》卷三八六有傳。

  范成大的詩歌創作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使金途中所寫的七十二首絕句,如《青遠店》、《州橋》、《雙廟》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們的民族感情。愛國情感激昂悲壯。其《催租行》、《後催租行》、《繅絲行》、《勞畲耕》等揭露封建剝削的殘酷,表現對人民疾苦的同情。他晚年所作《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描繪了農村景物、風俗人情和農民生活,風格清新明快,優美流暢,富有韻味,有民歌之特色,是古代田園詩的集大成者。這類詩在南宋末期產生極大影響。他的文賦在當時也享有盛名。詞作情長意深,前期作品與秦觀相近,後期作品則近於蘇軾。范成大的作品在南宋末年即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到清初影響更大,當時流傳著“家劍南而戶石湖”

  有《石湖居士詩集》34卷、《石湖詞》1卷。今人富壽蓀點校的《範石湖集》,以清顧嗣立刻本為底本,用《疆村叢書》本和《全宋詞》校勘,1962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出版,中華書局1980年再版時又作修訂,是較好的版本。《石湖詩集》有清人沈欽韓《範石湖詩集註》;石湖詞有“知不足齋”本和《疆村叢書》本。今人湛之(傅璇琮)輯有《楊萬里、范成大資料彙編》中華書局1964年版。

102、《誠齋集》

  南宋詩人楊萬里著。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洴塘村)。南宋大詩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初授贛州司戶參軍,永州零陵縣丞。歷任隆興府奉新知縣、國子博士、侍講、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將作少監、知常州、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公事,廣東提點刑獄,吏部員外郎中、太子侍讀、秘書監等。反對以鐵錢行於江南諸郡,改知贛州,不赴,辭官歸家,閒居鄉里十五年之久。寧宗嘉泰三年(1203)詔進寶謨閣直學士,召赴京,堅辭不往。閒居期間,仍以國事為念。聞韓侂冑草草。痛哭失聲,不食而死。臨死前索紙筆書“吾頭顱如許,報國無路,唯有孤憤”,筆落而逝。卒贈光祿大夫,諡“文節”。

  楊萬里在中國文學史上,與陸游、范成大、尤袤並稱“南宋四家”、“中興四大詩人”。今存詩作4200餘首,不少抒發愛國情思之作。其《初入淮河四絕句》、《舟過揚子橋遠望》、《過揚子江》、《雨作抵暮復晴》等詩,撫今追昔,即景抒懷,思想性和藝術性都相當高。也寫過一些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詩,如《竹枝歌》七首寫縴夫雨夜行船,《圩丁詞十解》寫築堤圩丁,以及《插秧歌》、《憫農》、《憫旱》、《農家嘆》、《秋雨嘆》等都從不同角度表現出對農民艱難生活的同情。楊萬里初學江西詩派,重在字句韻律上著意,50歲以後詩風轉變,由師法前人到師法自然,形成獨具特色的誠齋體。誠齋體講究所謂“活法”,即善於捕捉稍縱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詼諧、平易淺近的語言表達出來。如《檄風伯》、《舟過謝潭》、《題湘中館》等。所著《誠齋詩話》不專論詩,也有一些文論。所作賦,以《浯溪賦》、《海賦》為有名。所作詞今存僅15首,風格清新,富於情趣,頗類其詩。又精於《易》學,有《誠齋易傳》,以史證《易》,為經學家非議。

  著《誠齋集》133卷(包括10種詩集及各體文章),有《四部叢刊》本;《楊文節公詩集》42卷,有乾隆間刻本;《誠齋易傳》20卷,有曝書亭影宋本;《誠齋詩話》1卷,有《歷代詩話續編》本。今有辛更儒箋校《楊萬里詩集箋校》中華書局2007版。書稿主要分校勘和箋證兩部分,以藝風堂抄宋本為底本,四庫本、汲古閣本為校本,參校《荊溪集》等宋刻詩集本,較為精審。

103、《劍南詩稿渭南文集》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著。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20歲時與唐琬結婚,後被其母強行拆散。這種感情傷痛終其一生,為此寫下《釵頭鳳》《沈園》等名作。高宗紹興二十三年(公1153)赴臨安應試進士,取為第一,而秦檜孫秦壎居其次,秦檜大怒,欲降罪主考。二十四年(公元1154)參加禮部考試,主考官再次將陸游排在秦壎之前,竟被秦檜除名。二十八年(公元1158),秦檜已死,陸游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三十二年(公元1162),孝宗即位,以陸游善詞章,熟悉典故,賜其進士出身。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兼編類聖政所檢討官、通判、安撫使、參議官、知州等職。淳熙二年(公元1175),范成大鎮蜀,邀陸游至其幕中任參議官。淳熙五年(公元1178),陸游詩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見,但並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兩任提舉常平茶鹽公事。六年(公元1179)秋,陸游從提舉福建常平茶鹽公事,改任朝請郎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淳熙七年(1180)因私撥義倉糧賑濟災區,以“擅權”罪名被罷職,在家閒居6年。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春,以朝請大夫知嚴州,後任軍器少監、朝議大夫禮部郎中。由於連上奏章,諫勸朝廷減輕賦稅,結果反遭彈劾,以“嘲詠風月”的罪名再度罷官。此後,陸游長期蟄居農村,於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與世長辭。

  陸游是我國著名的愛國詩人,也是我國現有存詩最多的詩人。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十個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九千三百餘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批判當時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風格雄渾豪放,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強烈愛國熱情。詩大致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為少年到中年(46歲),時期最長但留存作品最少,約200首,因陸游將自己早期“但欲工藻繪”的作品刪除淘汰的關係。第二期為46~54歲,詩約2400多首。此時期因深入軍旅生活,詩風變為豪放壯闊,愛國思想也更加提升。此一時期詩歌創作的成熟和豐富,奠定了他作為一代文宗的崇高地位。第三期為蟄居家鄉到逝世,現存詩6500首。數量之所以較多是由於他晚年未暇淘汰的緣故。此時期與農民接觸較多,再加上宦海沉浮飽經憂患,並且其年事已高,因此風格轉為清曠淡遠的田園風格和蒼涼的人生感慨。即使詩風前後經歷三變,但愛國情感卻始終如一,這是他詩歌的最大特色與傳頌千古的原因。代表作有《關山月》《書憤》、《遊西山村》、《示兒》等篇均為後世所傳誦。

  陸游亦工詞,楊慎謂其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現存詞共有130首。風格多樣並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詞寫得清麗纏綿,與宋詞中的婉約派比較接近,如有名的“釵頭鳳”即屬此類。而有些詞常常抒發著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著高超的襟懷,如“卜算子”“驛外斷橋邊”、“雙頭蓮”“華鬢星星”等,或蒼遠,或寓意深刻,這類詞又和蘇軾比較接近。但是最能體現陸游的身世經歷和個性特色的,還是他的那些寫得慷慨雄渾、盪漾著愛國激情的詞作,如“漢宮春”“箭箭雕弓”、“春”“壯歲從戎”、“訴衷情”“當年萬里侯”、“夜遊宮”、“雪曉清笳亂起”等,都是著一片報國熱忱的雄健之作。這類詞與辛棄疾比較接近。陸游在散文上也著述甚豐,而且頗有造詣。其中記銘序跋之類,或敘述生活經歷,或抒發思想感情,或論文說詩,最能體現陸游散文的成就。同時也如在詩中一樣,不時表現著愛國主義的情懷,比如《靜鎮堂記》《銅壺閣記》《書渭橋事》等。

  《渭南文集》為陸游自編詞文集,共五十卷,分為文集四十二卷,《入蜀記》六卷,詞二卷。陸游曾封渭南縣伯,故集名《渭南文集》。文集雖已編就,卻未付諸剞劂。到嘉定十三年(1220年)遊幼子遹知溧陽縣,始刻《渭南文集》五十卷於學宮。另有明汲古閣刻本。

  《劍南詩稿》有宋淳熙十四年刊本十卷;另有明汲古閣刻本。今人錢仲聯校注的《劍南詩稿校注》八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較為完善。

  明毛晉刻有《放翁詞》1卷;雙照樓影宋本《渭南詞》2卷。

  《陸放翁全集》有四部備要本,其中包括《劍南詩稿》85卷《渭南文集》50卷,《放翁逸稿》2卷,《南唐書》18卷,《老學庵筆記》80卷1976年中華書局合編為《陸游集》。

104、《水心文集》

  南宋葉適著。葉適(1150~1223)字正則,號水心,學者稱水心先生,浙江瑞安人。淳熙五年(1178)進士第二名(榜眼)。歷仕於孝宗、光宗、寧宗三朝,官至權工部侍郎、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他力主抗金,反對和議。南宋大臣韓侂冑伐金失敗,葉適以寶謨閣待制主持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因軍政措置得宜,曾屢挫敵軍鋒銳。金兵退,被進用為寶文閣待制,兼江淮制置使,曾上堡塢之議,實行屯田,均有利於鞏固邊防。後因依附韓侂冑被彈劾奪職。卒諡忠定。

  葉適是南宋時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論家。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學派,與當時朱熹的道學派、陸九淵的心學派,並列為南宋時期三大學派,對後世影響深遠。他反對空談性理,提倡”事功之學”,重視商業,主張提高商人地位,觀點與朱熹、陸九淵對立。在詩文創作上,繼承韓愈”務去陳言”、”詞必己出”的傳統,從觀點到文字均力求新穎脫俗,提倡獨創精神,主張”片辭半簡必獨出肺腑,不規仿眾作”(《歸愚翁文集序》)。其文雄贍,才氣奔逸,尤以碑版之作簡質厚重而著名當世。詩歌上他不滿江西詩派奇拗生硬和”資書以為詩”的詩風,而傾向於晚唐,尤其尊崇姚合、賈島的流利清淡。與”永嘉四靈”(見四靈體)徐照、徐璣、趙師秀、翁卷等人友善,曾刊印他們的詩集,並極力推崇。他的詩作“用工苦而造境生”,“豔出於冷,故不膩,淡生於煉,故不枯”(《宋詩鈔·水心詩鈔》)。所作不限於五律,多五七言古,題材大於”四靈詩派”。

  著有《水心先生文集》29卷,由門人趙汝讜編次刊行,光緒八年孫衣言校正重刊本;《永嘉叢書》本;《四庫全書》本。《別集》16卷,同治九年李春和刊本;《四庫全書》本。1961年中華書局將《文集》、《別集》合編並加校點,為新版《葉適集》。另有《習學記言》50卷,有敬鄉樓叢書本。

105、《龍川文集》

  南宋陳亮著。陳亮(1143~1194)字同甫,原名汝能,後改名陳亮,號龍川,人稱龍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年少聰穎,博覽群書,縱論古今,婺州以解頭薦,“因上《中興五論》,奏入不報。”淳熙五年(1178)詣闕上書論國事。後曾兩次被誣入獄。光宗紹熙四年(1193)策進士,擢為第一,授建康軍節度判官廳公事,未到任而卒。著有《龍川文集》、《龍川詞》。存詞70餘首。

  陳亮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詩人。他的政論文、史論,如《上孝宗皇帝書》、《中興五論》、《酌古論》等,提出“任賢使能”、“簡法重令”等革新圖強言論,無不以功利為依歸。其哲學論文,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為永康學派的代表。他提倡“實事實功”,有益於國計民生,並對理學家空談“盡心知性”,譏諷為“皆風痺不知痛癢之人”。他還與朱熹多次進行論辯。所作文章,說理透闢,筆力縱橫馳騁,氣勢慷慨激昂,自稱”人中之龍,文中之虎”,可謂“推倒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甲辰答朱元晦書》)。

  陳亮有詞74首。他的愛國詞作能結合政治議論,自抒胸臆,曾自言其詞作“平生經濟之懷,略已陳矣”,如《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念奴嬌·登多景樓、《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等,其愛國憤世之情,慷慨激烈,氣勢磅礴,與辛棄疾詞風相近似。劉熙載《藝概》卷四說“同甫與稼軒為友,其人才相若,詞亦相似”。所作除愛國豪壯之詞外,亦有豔麗、閒適、應酬和投贈、祝壽之作,大都無甚新意,但“不作一妖語、媚語”(毛晉《龍川詞跋》)。

  《龍川文集》由其子輯成,葉適作序。全書共40卷,今存30卷,內容分為疏、策、論、表、書、啟、詩、詞、記、序等。今傳本有明成化、萬曆、崇禎刻本、清同治八年應寶時本、清光緒湖北崇文書局本、《四部備要》排印本,均為30卷。1974年中華書局出版校點本《陳亮集》。

106、《後村大全集》

  南宋詩人劉克莊著。劉克莊(1187~1269)初名灼,師事真德秀。寧宗嘉定二年(1209)補將仕郎,調靖安簿,始更今名。江淮制置使李珏任為沿江制司準遣,隨即知建陽縣。因詠《落梅》詩得罪朝廷,閒廢十年。後通判潮州,改吉州。理宗端平二年(1235)授樞密院編修官,兼權侍郎官,被免。後出知漳州,改袁州。淳祐三年(1243)授右侍郎官,再次被免。六年(1246),理宗以其”文名久著,史學尤精”,賜同進士出身,秘書少監,兼國史院編修、實錄院檢討官。景定三年(1262)授權工部尚書,升兼侍讀。五年(1264)因眼疾離職。度宗鹹淳四年(1268)特授龍圖閣學士。第二年去世,諡文定。他晚年趨奉賈似道。諛詞諂語,連章累牘,為人所譏。但他也曾仗義執言,抨擊時弊,彈劾權臣。

  劉克莊是南宋著名詩江湖派人和辛派詞人,也是著名詩論家。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劉克莊早年與四靈派翁卷、趙師秀等人交往,詩歌創作受他們影響,學晚唐,刻琢精麗與江湖派戴復古、敖陶孫等也有交往,他的《南嶽稿》曾被陳起刻入《江湖詩集》。但他後來不滿於永嘉四靈的“寒儉刻削”之態,也厭倦了江湖派的膚廓浮濫,而致力於獨闢蹊徑,以詩謳歌現實。所以他的詩終於擺脫了四靈的影響,成就也在其他江湖詩人之上。晚年的不少詩活潑跳脫,就深得楊萬里”誠齋體”的旨趣。可是他學陸游不免才力不逮,學誠齋又不免流於質俚淺露,因而其詩瑕瑜互見。他的《後村詩話》和一些論詩文字提出過一些很有價值的詩歌見

  劉克莊論詞,推崇辛棄疾、陸游,對辛棄疾評價尤高。他的詞亦以愛國思想內容與豪放的藝術風格見稱於時,在辛派詞人“三劉”(劉克莊、劉過、劉辰翁)中成就最大。其散文創作紀昀等人認為“文體雅潔,較勝其詩,題跋諸篇,尤為獨擅”(《四庫全書總目》),而在當時則以表制誥啟見稱(林希逸《後村先生行狀》)。

  劉克莊生前曾自編文集,囑林希逸為序,繼有後、續、新三集,其季子山甫匯為《大全集》200卷。《四部叢刊》收《後村先生大全集》196卷,系影印抄本。詞集有《宋六十名家詞》本《後村別調》1卷;《疆村叢書》本《後村長短句》5卷;今人錢仲聯有《後村詞箋註》4卷。

107、《石屏詩集》

  南宋詩人戴復古著。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台黃岩(今屬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遊江湖,後歸家隱居,卒年八十餘。

  戴復古是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作為江湖詩人,戴復古作詩以苦吟求工,帶有四靈餘習,然能在盛唐名家中轉益多師而自闢蹊徑。像四靈一樣,戴復古將創作精力放在了五律上,其《石屏詩集》中五律的數量佔了一半。與四靈的五律多詠景物不同,他的五律多寫人情世事,大多采取白描手法,清健輕快,無斧鑿痕。

  其詞格調高朗,文筆俊爽,清健輕捷,工整自然。“往往作豪放語,錦麗是其本色。”代表作有《柳梢青》、《洞仙歌》、《木蘭花慢》等

  《石屏小集》為戴復古自定付梓,收詩千首,淳祐二、三年(1242年、1243年)包恢、吳子良作序。此後直到去世,還有詩,編為第五稿。到了元代,戴復古裔孫子英重刊《石屏詩集》,至正十八年(1358年)貢師泰作序。今已經失傳。明初編成的《永樂大典》、《詩淵》錄戴復古詩詞,並標明出處,計有《戴石屏詩集》、《戴石屏集》、《石屏集稿》、《石屏集》等。這些詩集曾流傳於宋元間,也已散失。明弘治年間,由馬金據所得寫本與戴氏家藏《石屏小集》、《石屏續集》、《石屏後集》、第四稿下卷、第五稿上下卷及戴鏞所得律詩數十首,校勘編次而成《石屏詩集》,弘治十年(1497年)謝鐸作序,馬金、戴鏞題跋。這是惟一流傳至今的戴復古詩詞集

  今人則有金芝山點校《戴復古詩集》、北京大學中文系編《全宋詩·戴復古詩》,均以弘治本為底本,都有校勘,略有鈔補。溫嶺市文聯戴復古研究會編校《戴復古全集》文匯出版社2008年版在此基礎上增補弘治本未收的戴復古詩63首,詞19首。

108、《文山集》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著。文天祥(1236~1283年),初名雲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後,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年)中狀元后再改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又號浮休道人,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籤書鎮南軍(今江西南昌)節度判官廳公事、知瑞州、軍器監、崇政殿說書、湖南提刑、贛州知州等職。鹹淳十年(1274)九月,元軍20萬人由元丞相伯顏統領,分兩路進攻南宋。文天祥和張世傑兩人響應《哀痛詔》,召集兵馬,起兵勤王。太皇太后命文天祥為右丞相兼樞密使,收拾殘局。出使元軍營壘談判,被扣留。不久在鎮江脫身、歷經艱險,輾轉至通州,由海路南下,在福建與陸秀夫、張世傑等堅持抗元。端宗景炎三年(1278)在廣東海豐五坡嶺被元軍俘獲。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蹟被後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宋末三傑”。

  文天祥詩作可分為兩個時期:元兵攻破臨安,俘虜恭帝前為前期。這個時段的240多首詩作大都為草率平庸的應酬之作,偶有感時、抒懷佳作,如《題碧落堂》;國破家亡到兵敗被俘、從容就義為後期。主要詠歌坎坷身世和堅持民族氣節,這正是文天祥詩歌價值之所在。代表作有《過伶仃洋》、《正氣歌》、《金陵驛》等。

  元代元貞、大德年間,其鄉人訪搜遺作,編為《文山集》前集30卷,後集7卷,世稱道體堂刻本,明初散佚。尹鳳岐從內閣得之,重加編次,為詩文17卷。明嘉靖三十一年鄢懋卿刻本《文山先生全集》,是文天祥全集最早刻本,另有清雍正三年文天祥十四世孫家刻本,與鄢懋卿刻本卷數、編次皆不同。今日常見的有《四庫全書》21卷本以及明萬曆三年廬陵胡應皋刻本《文山先生全集》,《四部叢刊》即據此影印,合《集杜詩》、《附錄》共20卷。商務印書館《文山先生全集》1936年版亦據此排印。

109、《疊山集》

  宋末謝枋得著。謝枋得(1226~1289)南宋文學家。字君直,號疊山。信州弋陽(今屬江西)人。其伯父謝徽明抗元戰死,其父應琇因忤貴官被冤枉死,枋得由母親桂氏撫養成人。寶祐四年(1256)與文天祥同科中進士。次年複試教官,中兼經科。又應吳潛徵辟,組織民兵抗元。同年任考官,性好直言,因得罪賈似道而遭黜斥,鹹淳三年(1267)赦還。德祐元年(1275),以江東提刑、江西詔諭使知信州。元兵犯境,戰敗城陷,隱遁於建寧唐石山中,後流寓建陽,以賣卜教書度日。宋亡,寓居閩中。元朝屢召出仕,堅辭不應,福建參政魏天祐強之北行至大都(今北京),居大都憫忠寺(今北京法源寺),堅貞不屈,絕食而死。門人私諡文節。

  謝枋得為文推尊歐、蘇,認為“歐蘇起遐方僻壤,以古道自任,發為詞華,經天緯地,天下學士皆知所宗”。對宋末文風頗表不滿,以振興斯文自任。他的散文格調高奇,很有氣勢。《上丞相留忠齋書》寫得慷慨憤激,義正詞嚴;《送史縣尹朝京序》。則有見解有感情,於唐宋贈序文中,頗具特色。還有《宋辛稼軒先生墓記》記辛棄疾垂歿之語,以為其”精忠大義,不在張忠獻、嶽武穆下”,高度評價辛棄疾的愛國精神,也正反映了他自己的節操。

  謝枋得存詩數量不多,但忠君愛國思想卻很突出,傷時感舊,沉痛蒼涼。詩風樸素端正,總體質量不高有時也饒有韻致,如《武夷山中》、《初到建寧賦詩一首》等。

  所著《疊山集》16卷,凡詩3卷,文12卷。末卷為行實、本傳等附錄。明代劉雋刻本較為完備。《四部叢刊》有影印明刊本。他評點的《文章軌範》,以文章類別編選文章,是南宋一部重要的評註選本,被譽為集合宋人評點學之大成。

110、《晞髮集》

  宋末謝翱著。謝翱(1249~1295)字皋羽,一字皋父,號宋累,又號晞髮子,原籍長溪(今福建霞浦縣)人。度宗鹹淳間應進士舉,不第。景炎元年(1276)七月,文天祥起兵,他率鄉兵數百人投效,署諮議參軍。、文天祥兵敗,脫身避地浙東,往來於永嘉、括蒼、鄞、越、婺、睦州等地,與方鳳、吳思齊、鄧牧等結月泉吟社。元成宗元貞元年病逝於杭州。

  謝翱創作以詩為主,約二百餘首。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抒發自己不甘向元朝統治者屈服,決心抗爭到底的壯志和操守,悼念抗元中的死難烈士,如《結客行》、《過杭州舊宮》、《西臺哭所思》等。有些詠物詩如《虞美人草詞》,也往往託物詠志,抒發胸中的憤懣。其古體喜用奇特想象、色彩濃烈辭藻和富有象徵性的語言來描寫景物、抒發情感、渲染氣氛,受李賀、楚辭影響較為明顯。近體詩學孟郊、賈島,形成一種“寒”、“瘦”詩風。但音律和諧、辭采清麗。亦可看出李賀的影響。被譽為“南宋翹楚”、“宋末詩人之冠”。謝翱散文成就不及詩歌,但在宋末文壇也有一定的地位,有名的如《登西臺慟哭記》、《小爐峰三瀑記》等。被黃宗羲讚揚為天地間的“至文”。他的詩文,在清初和清末的反清鬥爭中曾產生過積極影響。

  謝翱一生辛勤筆耕,創作豐富。可惜由於位卑以及年代久遠等原因,許多作品已散佚。今存《晞髮集》16卷。凡詩文10卷,遺集等6卷。此集舊本殘缺,明代以來刻本多蕪雜,惟清代平湖陸大業所編較有條理。

111、《霽山集》

  宋末林景熙著。(1242~1310)字德陽,一作德暘,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鹹淳七年(1271)進士。授泉州教官,歷禮部架閣,轉從政郎。宋亡不仕,隱居鄉間教書,往來吳越間20餘年,因而名重一時,學者稱“霽山先生”。他曾冒著生命危險元朝西藏僧人楊璉真伽挖掘時,林景熙收拾宋帝遺骨,葬於蘭亭,植冬青樹為標誌,並作《冬青花》和《夢中四首》以抒忠憤。元武宗至大三年病卒於家。

  林景熙論詩主張“詩文歸一”、”根於性情”。其詩多哀國懷舊之情,表露作者要為故國復興而奮鬥到底的決心,如《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閱之有感》、《讀文山集》、《枯樹》等。晚年漫遊吳越,寫了不少紀遊詩。詩中往往寄託深沉的故國之思,很少流連光景之作,如《遊九鎖山·天柱峰》、《西湖》等。大都意緒悲涼、沉鬱蒼勁,喜用比興寄託手法。雜文也和詩一樣,喜歡託物言志,如《蜃說》、《湯婆傳》等。

  所著有《白石稿》十卷,皆雜文;《白石樵唱》六卷,皆詩作。元順帝元統二年(1334),崑山章祖程為其詩作箋註,傳本僅存,而文集遂散失。明英宗天順七年(1463)呂洪在章箋註本基礎上收集遺文,編成《霽山先生集》5卷,其中卷首1卷,拾遺1卷。今有知不足齋叢書本。1960年中華書局排印本《霽山集》,其中《白石樵唱》三卷,收詩三百餘首;文集《白石稿》二卷,收文約四十篇。

112、《湖山類稿水雲集》

  宋末汪元量著。汪元量(1241~1317年後)字大有,號水雲,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度宗鹹淳三年(1267)或稍後,以詞章給事宮廷,不久為宮廷琴師。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元兵入杭州,俘恭帝、皇太后全氏、太皇太后謝氏先後赴大都,汪元量隨謝氏北行。文天祥兵敗被執,囚於大都,汪元量曾屢至囚所探視。文天祥為汪元量集杜甫詩句,成《胡笳十八拍》,併為元量作品作序。至元二十五年十月,元量即以黃冠道人的身份南歸,至元二十六年抵杭。不久,他再次入湘、川,最後不知所終。

  汪元量的友人李珏跋元量所撰《湖山類稿》,稱汪元量詩歌稱之為”宋亡之詩史”。代表作為《湖州歌》98首,《醉歌》10首,《越州歌》20首,描述了元兵南下時半壁河山遭受蹂躪的慘象,北上沿途的所歷所感、所見所聞,景真情摯,非有切身感受者不能道。

  著有《湖山類稿》5卷。前4卷為詩,約200首;第5卷為詞,約30首。又有《水雲集》1卷,收詩250多首,宋人劉辰翁選,清代乾隆年間鮑廷博刻本。《四庫全書》即以鮑氏二本著錄。今人孔凡禮自明代抄本《詩淵》及《永樂大典》殘卷中輯得汪森本未收詩約100首,詞20多首,與汪氏二本合為一編,題為《增訂湖山類稿》,1984年中華書局出版。

113、《閒閒老人滏水文集》

  金代趙秉文著。趙秉文(1159~1232),金末元初磁州滏陽(今河北磁縣)人,字周臣,號閒閒老人。自幼聰穎好學,十七歲預鄉試。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進士。明昌六年(1195)為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興定元年(1217)拜禮部尚書兼侍讀學士﹐同修國史﹐知集賢院事。哀宗即位﹐改翰林學士。晚年逢金朝衰亂,以禪學求慰藉。正大九年(1232)五月,病死。歷仕五帝,官六卿。《金史·本傳》稱之為“金士巨擘,其文墨論議以及政事皆有足傳”,朝廷中的詔書、冊文、表以及與宋、夏兩國的國書等多出其手。他所草擬的《開興改元詔》,當時閭巷間皆能傳誦。

  趙秉文是金代書法家﹑文學家。自衛紹王大安三年(1211)党懷英逝世後,便成為文壇盟主。前後主文壇四十年之久,成為金朝末期“文士領袖”。他主要活動與蒙古崛起。金室衰微之際,在倡導和推動金代後期文風轉變方面起了積極推動作用。其詩效法李、杜。詩作多描寫自然景物,但並未忘懷世事,代表作有《濟源四絕》、《從軍行送田琢器之》等。元好問稱他“七言長詩筆勢縱放,不拘一律。律詩壯麗,小詩精絕,多以近體為之。至五言,則沉鬱頓挫,似阮嗣宗,真淳古淡,似陶淵明”。散文往往處於經義明理之說,重在達意,不事雕琢;又長於辨析,極所欲言而止,宛若行雲流水,不以繩墨自拘,代表作有適安堂記》、《湧雲樓記》等。賦作亦有可觀,《海青賦》、《遊西園賦》等均稱佳作。

  論著有《易叢說》十卷,《中庸說》一卷,《揚子發微》一卷,《太玄箋贊》六卷,《文中子類說》一卷,《南華略釋》一卷,《列子補註》一卷,刪集《論語》、《孟子解》各一十卷,《資暇錄》一十五卷,且兼善書畫。金人劉祁稱他“平日字畫工夫最深,詩其次,又其次散文”。

  文學創作有《閒閒老人滏水文集》20卷,凡詩9卷,文11卷。有《畿輔叢書》本,《四部叢刊》影汲古閣抄本。

114、《滹南遺老集》

  金代王若虛著。王若虛(1174~1243),字從之,號慵夫,入元自稱滹南遺老。早年盡力於學﹐以其舅周昂和古文家劉中為師。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擢經義進士﹐官鄜州錄事﹐歷管城﹑門山縣令﹐皆有善政。入為國史院編修官﹐遷應奉翰林文字﹐又奉使西夏﹐還授同知泗州軍州事﹐留為著作佐郎。哀宗正大間在史院主持史事﹐修《宣宗實錄》,書成﹐遷平涼府判官,不久召為左司諫﹐後轉延州刺史﹐入為直學士。天興二年(1233),金軍馬都元帥崔立以南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降蒙古軍,召他與元好問等撰功德碑。元好問擬就碑文後,他參預了刪定。金亡不仕,北歸鄉里。1243年三月,東遊泰山時病逝。金亡北歸﹐隱居鄉里以終。他頗有政治才能﹐然而由於多年居於閒散的位置上﹐沒有施展政治抱負的機會。為人滑稽多智﹐而能雅重自持﹐謀事詳審。

  王若虛是金代的重要學者﹐精於經﹑史﹑文學﹐獨步一時。王若虛的文學理論﹐論文主張辭達理順,論詩提倡曉暢自然的風格,主張寫“哀樂之真”,反對模擬雕琢,推崇白居易、蘇軾。他的觀點集中反映在其《滹南詩話》﹑《文辨》等著述中。主要是針對當時的形式主義文風﹐王若虛主張寫“真”去“偽”﹐反映客觀現實﹐以為“哀樂之真﹐發乎情性”。其詩文創作亦頗為可觀,與其詩文主張保持一致:其文不事雕琢﹐唯求理當;其詩以白居易為法﹐崇尚自然﹐能曲盡情致。周昂在評論時人之文的時候曾經指出:“正甫之文可敬﹐從之之文可愛﹐之純之文可畏也。”(劉祁《歸潛志》卷十)。

  王若虛著作均收於《滹南遺老集》。此書共45卷﹐包括《五經辨惑》2卷﹐《論語辨惑》5卷﹐《孟子辨惑》1卷﹐《史記辨惑》11卷﹐《諸史辨惑》2卷﹐《新唐書辨惑》3卷﹐《君事實辨》2卷﹐《臣事實辨》3卷﹐《議論辨惑》1卷﹐《著述辨惑》1卷﹐《雜辨》1卷﹐《謬誤雜辨》1卷﹐《文辨》4卷﹐《詩話》3卷﹐雜文及詩5卷。其學術論著部分﹐辯難駁疑﹐不落窠臼﹐對漢﹑宋儒者解經之附會迂謬以及史書﹑古文句法修辭之疏誤紕漏﹐多有批評訂正。其《文辨》﹑《詩話》專門論文論詩﹐雖未形成完備的體系﹐卻從始到終﹐觀點鮮明﹐有不少獨到見解。

  《滹南遺老集》45卷﹐續1卷﹐有《四部叢刊》影舊鈔本﹑《叢書集成》本。《滹南詩話》3卷﹐有《歷代詩話續編》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霍松林等校點本。

115、《遺山集》

  金代元好問著。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七歲能詩,世人目為神童。受業與高士郝天挺,其人品學問影響元好問終生。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登進士第,歷任內鄉令、南陽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行尚書省左司員外郎等職。金亡不仕,開始遺民生活。編纂金詩總集《中州集》和史學著作《壬辰雜編》。後輾轉返回故鄉忻州,往返齊魯燕趙魏晉間,致力收集金君臣遺言往事,準備編纂《金史》卒於獲鹿(在今河北省)寓舍。

  元好問是我國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歷史學家、文壇盟主,又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樑,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詩、文、詞、曲,各體皆工。詩作成就最高,現存詩一千三百八十餘首。奇崛而絕雕琢,巧縟而不綺麗,形成河汾詩派。其“喪亂詩”尤為有名,在這類詩篇中,詩人思念故鄉,傷痛戰亂,詩風質樸無華,蒼茫深沉,與金室南渡前詩壇作意出奇、鬥靡誇多的形式主義詩風形成強烈的反差,被當時的文壇領袖趙秉文稱為”少陵以來無此作“,也與趙秉文在金室南渡後在詩壇起衰救弊、標舉風雅努力不謀而合,形成一種同氣相求、上下呼應的局面,為金代後期詩歌的健康發展開闢了道路。金亡前後元好問反映國家黍離之悲的詩作,如《歧陽三首》、《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五首》等,把國破家亡、生靈塗炭的一腔幽憤化為慷慨悲歌,把他的詩歌藝術推向新的高峰,堪稱一代詩史。

  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清雄頓挫、閒婉瀏亮,有剛柔相濟和豪婉兼備特點,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文自然流暢、格氣蒼老,勘接歐、蘇正軌;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其詩論《論詩三十首》在文學史上影響很大。筆記小說集《續夷堅志》,為金代現存的優秀短篇小說。

  元好問迄今流傳下來的據信是他的作品的有:詩1380餘首,詞380餘首,散曲6首,散文250餘篇,小說《續夷堅志》4卷202篇,《中州集》10卷,《唐詩鼓吹》10卷。另有已經散佚的著作多種:《錦機》、《東坡詩雅》、《杜詩學》、《詩文自警》、《壬辰雜編》、《金朝君臣言行錄》、《南冠錄》、《集驗方》、《故物譜》等。

  《遺山集》40卷,凡詩14卷,文26卷,有明弘治刊本,《四部叢刊》影印本;清光緒年間讀書山房重刊本《元遺山先生全集》收詩文40卷,、小說《續夷堅志》各4卷,清施國祁、翁方綱、凌廷堪三家所作年譜三種,以及補載、遺詩等。1990年山西人民出版社據此刊印《元好問全集》;

  詩集單刻本有明汲古閣本,清康熙本。箋註本有清施國祁《《元遺山詩集箋註》,14卷,年譜1卷,附錄、補載1卷,註釋較為詳細,有道光年間刻本,人民文學出版社據此重新排印;詞集有《遺山樂府》5卷,有明吳吶《百家詞》本,《疆村叢書》,今人唐圭璋《全金元詞》收集元好問詞最為完備。另外《中州集》中亦收《中州樂府》一卷。

116、《湛然居士集》

  元代耶律楚材著。耶律楚材,(1190~1244)契丹族,金皇族後裔,曾為金宣宗左右司員外郎。1215年,成吉思汗攻佔中都,被錄用為近臣,隨成吉思汗西征,常曉以征伐、治國、安民之道,屢立奇功,備受器重。窩闊臺汗繼位後任中書令(宰相)。採用漢族以儒教為中心的傳統思想和制度來治理中原。耶律楚材在成吉思汗、窩闊臺汗兩朝任事近30年,多有襄助之功。後脫列哥那稱制時,因屢彈劾皇后寵信之奧都剌合蠻,漸被排擠。公元1244年的5月14日,悲憤而死。

  耶律楚材是傑出政治家,在戎馬倥惚中不廢翰墨,在扈從西征的征途上創作了大量的篇什。任中書令後,在經國之暇,亦“惟以吟詠”。現存詩600多首,相對而言,近體勝於古體,如《過濟源登裴公亭》“風回一鏡揉蘭淺,雨過千峰潑黛濃”,很有神韻。其描寫邊塞風光和少數民族風情的詩作,如《西域河中十詠》、《過夏國新安縣》、《陰山》等更有特色,像一幅幅風俗畫。詩風雄奇豪壯。一些回顧金朝往事或慨嘆朝廷政治傾扎詩篇則深沉悲涼,如《和張敏之》等。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曰:“今觀其詩語,皆本色,惟意所知,不以研煉為工。”清顧嗣立《元詩史》稱之為“一代詞臣”。

  《湛然居士文集》共14卷。最早編成於金哀宗天興二年(1233),共9卷;由中書省都事宗仲亨輯錄,這9卷就是《湛然居士文集的前9卷,後人又補輯了公元1233~1236年的作品,是為本書的後5卷。其中詩12卷,文2卷。商務印書館1937有排印本;其子耶律鑄《雙溪醉隱集》今存6卷。研究類論文有:李慎儀《耶律楚材評傳》史學月刊1981年04期;楊樹森《論耶律楚材[]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3期;鍾興麒《西行萬里亦良圖——簡評耶律楚材及其邊塞詩》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84年02期;餘三樂《契丹族政治家——耶律楚材》前線1984年02期。

117、《牧庵集》

  元代姚燧著。姚燧(1238~1313)字端甫,號牧庵,洛陽人,祖籍營州柳城(今屬遼寧朝陽)。三歲喪父,由伯父姚樞撫養成人,姚樞金亡後仕蒙,後來加入忽必烈幕府,是元初著名的漢族儒臣。姚燧18歲受學于徐衡。徐衡後來任國子祭酒,遂召姚燧入京,至元12年(1275)推薦任秦王(忽必烈第三子)文學,從此走上了仕途。至元十七年,姚燧除陝西漢中道提刑按察副使,後三年,轉任山南湖北道按察副使,元二十三年(1286)夏,朝廷以翰林直學士徵召他。此後他又斷斷續續地任過大司農丞、翰林學士、江東廉訪使和江西行省參政,大德十一年(1307)冬,起用姚燧為榮祿大夫、集賢大學士、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修國史,主修《成宗實錄》《武宗實錄》。至大四年(1311),武宗、成宗《實錄》終於修成,不久,姚燧得告南歸。皇慶二年(1313)九月十六日,卒於家中,享年76歲,諡之“文”。

  姚燧為元代前期代表詩人,與虞集並稱。為人視野開闊,四書五經,韓柳歐蘇,史傳百家,他都潛心研習。刻苦的學習,廣泛的閱歷,對他的文學創作有著深刻的影響。姚燧以散文創作著稱,這些創作大致可分為序記文和碑誌文兩類,總體特徵是講究文章氣勢的剛勁雄豪。所作碑誌甚多,大都為歌頌應酬之作;序記文則多數寫得變化多姿、文筆流暢、灑脫優美,更富有文學性。如《盧威仲文集序》語言古奧而簡潔,氣勢剛勁而雄豪,確實代表了他這方面的風格。但其著名傳記文《太華真隱褚君傳》卻寫得質樸平易。《序牡丹》則寫得頗有情趣。元代著名散曲家張養浩稱讚姚燧散文“雄剛古邃”,尊他為“皇元”第一人。

  詩歌今存有147首,既有古詩也有律詩,尤以古詩成就為高。受到韓愈的影響,如《清明日陪詩僧悟柳山登落星寺》寫得頗有氣勢;《京師病中》六首則寫得感情濃郁,深摯委婉,是元詩中膾炙人口的佳作。存詞有47闕,詞風偏於豪放。散曲今存小令29首,套曲1首。周德清《中原音韻》曾把他的〔普天樂〕《別友》作為“定格”之例,他在這方面的成就和影響由此可見一斑。姚燧散曲內容主要寫男女風情,風格以風流蘊藉為主,反映著他風流灑脫的個性。可以其一組〔越調〕《憑闌人》小令為代表,語言淺白,筆致流暢,富有情趣。最為人熟悉的小令莫過於〔越調〕《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

  姚燧的作品相當豐富,他的弟子劉致曾經將他的作品加以蒐集、整理,編成《牧庵文集》五十卷,詩詞文賦共689篇,元刊本已佚。今存《牧庵集》36卷,系清代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出,較元刊本篇目為少。劉致還編有姚燧年譜。

  2010年國家古籍整理資助項目中有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姚燧集》。

118、《道園學古錄》

  元代虞集著。虞集(1272~1348),字伯生,號邵庵,又號道園,祖籍仁壽(今屬四川),南宋名相虞允文五世孫。少受家學,嘗從元代三大理學家之一吳澄遊。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仁宗時,遷集賢修撰,泰定時升翰林直學士兼國子祭酒。文宗即位,除奎章閣侍書學士,任元朝國修政書《經世大典》總裁官並修國史。惠宗即位,謝病回鄉,至正八年卒。

  虞集是元代享有盛名的文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南人名臣。元中後期朝廷大典、制詔、冊文多出其手。在議政、教育以及論文、釋經等方面,也皆有獨到之處。在詩歌方面,其與楊載、範梈、揭傒斯稱為“元詩四大家”,並被時人推為四家之首。虞集詩歌內容多為嘆老嗟卑和歸隱田園之思,這可能與他在朝受排擠打擊有關。但由於受“舒遲而淡泊”審美觀決定。詩歌缺少廣闊的社會內容,風格清和淡遠,聲律圓熟,一派承平氣象,如《無題》《聞機杼》《臘日偶題》《聽雨》等,表現一種朦朧的境界,雅淡的畫面,給人一種安詳幽靜印象。明代李東陽很欣賞這種“藏鋒斂鍔”“如珠之走盤”的詩風;清代王士禎在元代詩人中首推虞集。虞集的詞作今存20幾首,大都敘述個人閒愁情思,缺乏社會生活內容,景物描寫亦平平無特色,惟〔風入松〕中“杏花春雨江南”可謂神來之筆。

  虞集的散文與黃溍、柳貫、揭傒斯稱為“元四傑”。多數為官場應酬文字,宗廟朝廷的典冊,公侯大夫的碑銘。但也有一些書信傳記文章,表現了作者的思想性情。如《答劉桂隱書》、《友松記》等。有些墓誌銘文也能寫出人物形象和性格,如《張隱君墓誌銘》。風格受宋文影響很深。

  虞集傳世著述數量甚為龐大,流傳最廣的是《道園學古錄》,又有《道園類稿》,其中部分內容為《道園學古錄》所無。元刊本還有《道園遺稿》、《翰林珠玉》、《伯生詩後》等多種。《道園學古錄》為其門人所編,通行本50卷,內收詩詞文作品。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出版王頲點校《虞集全集》。

119、《揭文安公全集》

  元代揭傒斯著。揭傒斯(1274~1344)字曼碩,號貞文,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人,元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史學家。幼時家貧而讀書刻苦,大德年間出遊湘漢。延佑初年(1314)由布衣薦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遷應奉翰林文字,前後三入翰林,官奎章閣授經郎、遷翰林待制,拜集賢學士,翰林侍講學士階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遼、金、宋三史,為總裁官。《遼史》成,得寒疾卒於史館,諡文安。

  揭傒斯是元代一大才子,元代後期代表作家之一,與虞集、楊載、範梈共稱“元詩四大家”。與其他三家相比,其詩歌內容要豐富得多。像《臨川女》、《長風沙夜泊》、《去婦詞》等皆寄寓民生哀痛,一,詩風“典雅而敦實”,明顯受杜甫、岑參和元結的影響。虞集稱其“如美女簪花”。有的還富有民歌風味,如《楊柳青謠》。揭傒斯尤其擅長五言短古,現存30多首,如《題風煙雪月四梅圖》等。顯得餘韻悠長。

  揭傒斯又與虞集、柳貫、黃溍並稱“儒林四傑。為文簡潔嚴整,朝廷典冊,多出其手。如《浮雲道院記》、《胡氏園趣亭記》,反映出一種封建時代文人的閒適情趣。歐陽玄《豫章揭公墓誌銘》說,揭傒斯“文章正大簡潔,體制嚴整。作詩長於古樂府,選體、律詩長句,偉然有盛唐風”。

  《千頃堂書目》載有《揭文安公集》五十卷,明初已缺十三卷。尚存古代全集本有三種:《四庫全書》本(十四卷)、《四部叢刊》本(十四卷,又補遺詩一卷)、《豫章叢書》本(十八卷)。1985年6月,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編輯出版了《揭傒斯全集》。

120、《雁門集》

  元代薩都剌著。薩都剌(約1272~1355),字天錫,號直齋。回族(一說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於雁門(今山西代縣)。薩都剌出身將門,但家道中落,曾以經商侍親。泰定帝四年(1327)進士。授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秩滿入翰林國史院,累遷江南行臺侍御史,左遷淮西北道經歷,晚年致仕,寓居杭州。以戰亂曾避走紹興、安慶等地,不知所終。

  薩都剌是元代後期著名詩人。善繪畫,精書法,尤善楷書。有虎臥龍跳之才,人稱燕門才子。他的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留下了將近八百首詩詞。前人評論薩都剌詩,往往著眼於《宮詞》和《竹枝詞》,他的這類詩作成就最高。但一些山水詩,如《夜發龍潭》、《蘭溪舟中》等;一些懷古傷今,訴述個人和社會不平的詩作,如《枯荷》、《夜坐》等也堪稱佳作。在《醉歌行》中他說:“嗟餘識字事轉多,家口相煎百憂集。乃知聰明能誤身,不如愚魯全天真。百年簡憲曾何畏,一日禮法能殺人。”更是激憤之詞。總的來說,其古體有雄渾之氣,律詩偏於沉鬱,絕句趨向清麗,受李賀、李商隱影響很大。

  詞作《滿江紅·金陵懷古》尤為膾炙人口。

  《雁門集》最早刊印是元至正年間的八卷本,今已失傳,現存版本以清嘉慶十二年薩龍光刻十四卷本,收輯較為完備,上海古籍出版社八二年出版了殷孟倫、朱廣祁校點的《雁門集》。

121、《東維子文集鐵崖古樂府》

  元代楊維楨著。楊維楨(1296~1370)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泰定帝四年(1327)進士,署天台縣尹,改錢清場鹽司令,十年不調。後調浙江省四務提舉,轉建德路總管推官再調江西等處儒學提舉時,因兵亂未到任,避寓富春江一帶,張士誠屢召不赴,後隱居江湖,在松江築園圃蓬臺。其個性倔強,不逐時流,《明史·本傳》謂其“載華陽巾,披羽衣,坐船屋上,吹鐵笛”作《梅花弄》,或呼侍兒歌《白尋》之辭,自倚鳳琶和之,賓客俱翩躚起舞,以為神仙中人”,可見其風流灑脫如此,其嘗在《夢洲海棠城記》中謂:“吾嘗謂世間無神仙則已,有則自是吾輩中人耳”。他與陸居人、錢惟善、倪雲林、宋仲溫、柯九思、張雨等諸才俊之士相契,飲酒賦詩,揮毫弄墨,放浪於形骸之外,遊藝於筆墨之間,使其個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明洪武二年朱元璋召他修禮樂書,也往而不留,說“豈有八十老婦人,就木不遠而再理嫁者耶”。被放還,洪武三年卒。

  楊維楨是元末明初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在詩、文、戲曲方面均有建樹,歷來對他評價很高。楊維楨為元代詩壇領袖,因“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在元文壇獨領風騷40餘年。其詩論和詩作明顯地表現出排斥律詩而倡導古樂府的傾向。創作中除古樂府《鴻門會》等得意之作外,竹枝詞、宮詞、香奩詩也很有名。詩風眈嗜瑰奇,沉淪綺藻,像李賀一樣缺少思理而多跳躍,是元人中學李賀長吉體學得最好的。因其樂府詩多以史事與神話為題材,詭異譎怪,奇想聯翩,曾被人譏為“文妖”。

  據宋濂所作墓誌銘所載,楊維楨詩文和其他著作共500多卷,今多散失。現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今人鄒志方點校《楊維楨詩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122、《宋文憲集》

  明代宋濂著。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浦江(今浙江義烏)人,元末明初文學家。自幼家境貧寒,但聰敏好學,曾受業於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溍等。他一生刻苦學習,“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於學無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順帝曾召他為翰林院編修,他以奉養父母為由,辭不應召,修道著書。明初朱元璋稱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學提舉,與劉基、章溢、葉琛同受朱元璋禮聘,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學士承旨、知制誥。洪武四年因獻詩“自古戒禽荒”一語激怒朱元璋致禍,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其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黨案,朱元璋本欲殺戮,經皇后、太子力勸,改為全家流放茂州(現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縣)。1381年五月二十日(6月12日),途中病死於夔州(現在重慶奉節縣),後諡文憲。

  宋濂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太史公,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宋濂以繼承儒家封建道統為己任,為文主張明道致用、宗經師古,取法唐宋,強調“辭達”,注意“通變”,要求“因事感觸”而為文,所以他的散文內容比較充實,且有一定的藝術功力。著作以傳記小品和記敘性散文為代表,散文或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明朝立國,朝廷禮樂制度多為宋濂所制定,劉基讚許他“當今文章第一”,紀傳如《秦士錄》、《王冕傳》、《李疑傳》,均能抓住細節,突出性格,渲染無多,感染卻深;寫景則以簡潔生動筆調,描繪出奇妙的意境;抒情則意趣盎然、情景交融。代表作有《桃花澗修契詩序》、《環翠亭記》等。

  著作計有《孝經新說》、《周禮集說》、《龍門子》(又名《諸子辯》)、《潛溪集》、《蘿山集》、《浦陽人物記》、《翰苑集》、《芝園集》等。清代嚴榮有輯刊本《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校勘收錄,都較完備。

123、《誠意伯文集》

  明代劉基著。劉基(1311~1375)字伯溫,諡曰文成,溫州文成縣南田人(舊屬青田縣),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誠意伯,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元統元年(1333年)進士,時年二十三歲。中舉後在家閒居3年。至元二年(1336年)被元朝政府授為江西高安縣丞。後辭官返回青田故鄉。至正三年(1343),朝廷徵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舉,兼任行省考試官。至正二十年(1360),被朱元璋請至應天(今南京),任謀臣,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朱元璋授命為他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並封為誠意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其散文,《明史》本傳稱其“所為文章,氣昌而奇,與宋濂並列為一代文宗”,他也曾自謂:“文章宋濂第一,我第二,王煒第三”。其散文以託喻刺世界的小品最為出色。文筆犀利,比喻生動,構思巧妙,從形象所具的特徵中,很自然地啟發人們的聯想,對現實批判尖銳深刻。如《賣柑者言》就是如此。寫景狀物之文則在敘事描景之中寄寓人生理想,文字簡練,比喻生動,藝術表現力很強,如《松風閣記》。

  詩的成就也較高《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其詩沉鬱頓挫,自成一家,足與高啟相抗”。新題樂府《北風行》、《築城詞》體現民生關懷,以古樸、雄放見長,歌行體《二鬼》雄奇宏麗,浪漫奇妙,構思上與屈原《離騷》相似。劉基的五古成就較高,代表作有《感懷三十一首》、《雜詩四十一首》,客觀地反映了元末動亂的社會現實。律詩的成就不如古體,但也有意象雄渾、構思嚴謹、格調深沉含蓄之作,如《古戍》。

  劉基著作有《郁離子》、《覆瓿集》、《寫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經》等,後人合編《誠意伯文集》20卷。今有《誠意伯文集》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林家驪點校本《劉基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24、《高太史大全集》

  明代高啟著。高啟(1336~1373),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唐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張士誠據吳稱王;淮南行省參知政事饒介守吳中,禮賢下士,聞高啟才名,多次派人邀請,延為上賓,招為幕僚。座上都是巨儒碩卿,時高啟年僅16歲,他厭惡官場,23歲那年藉故離開,攜家歸依岳父周仲達,隱居於吳淞江畔的青丘,故自號青丘子,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他厭倦朝政,不羨功名利祿。洪武三年(1370)秋,朱元璋提升他為戶部右侍郎,他固辭不受,被賜金放還。但朱元璋懷疑他作詩諷刺自己,對他產生忌恨。高啟返青丘後,以教書治田自給。蘇州知府魏觀在元末稱王的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有人誣告魏觀有反心,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其中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年三十九。

  高啟是明初詩人中創作最豐富、成就最高的作家。與宋濂、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其文學思想,主張取法於漢魏晉唐各代,師古之後成家,認為要“兼師眾長,隨事模擬,待其時至心融,渾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執之弊”(《獨庵集序》)。他將畢生的精力投入詩歌創作,改變了元末以來縟麗不實的詩風,但惜死於盛年,尚未能夠達到自成一家的目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高啟詩天才高逸,實踞明一代詩人之上。其於詩,擬漢魏似漢魏,擬六朝似六朝,擬唐似唐,擬宋似宋,凡古人所長,無不兼之。振元末纖穠縟麗之習而返之於正,啟實有力。高啟的詩,眾體兼備,而受李白的影響最為顯著。他才氣縱橫,筆力豪健卻不露鋒芒;辭句俊逸清秀而不事藻飾。明代後七子領袖王世貞稱讚高啟的詩“快若迅鶻乘飈,良驥躡景;麗若太陽朝霞,秋水芙蓉,詞家射鵰手也”。其代表作《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以長短之句描景抒情、懷古贊今,縱橫參差,舒捲自如,風格恣意奔放,寓豪邁之氣於沉鬱蒼涼之中,最能體現詩人的才華。

  一些田園描景抒情詩作則崇尚寫實,用典不多,力求通暢,描摹景物則細緻入微,如《鑿渠謠》《牧牛詞》、《養蠶詞》等。有些只有數句的小詩,更具有民歌風味。如《子夜四時歌》之二:“紅妝何草草,晚出南湖道。不忍便回舟,荷花似郎好。”明白如話,親切動人。這些詩的創作,與他鄉居時多與下層人民接近有關。

  他的散文,獨創性不多,大多內容平泛,情調低沉,遜於他的詩作。但亦有佳作,如《書博雞者事》,塑造了一個敢同豪紳鬥爭的義勇少年形象,語言凝鍊,情節動人,有唐人傳奇之風。

  高啟詩歌數量較多,初編有《吹臺集》、《江館集》、《鳳台集》、《婁江吟稿。《姑蘇雜詠》5集,2000餘首;後自編為《缶鳴集》12卷,存937首。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徐庸蒐集遺篇,編為《高太史大全集》24卷。其中樂府、古近體詩18卷,文集《鳧藻集》5卷,末附詞集《扣弦集》1卷。今通行有《四部叢刊》本。清人金檀輯有《高青丘詩集註》,並將文集《鳧藻集》,詞集《扣弦集》以及年譜、本傳附於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徐澄宇沈北宗校點《高青丘集》》即以此為底本。

125、《遜志齋集》

  明代方孝孺著方孝孺(1357~1402),浙江寧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蜀獻王替他改為“正學”,因此世稱“正學先生”。福王時追諡文正。歷任陝西漢中府學教授、翰林侍講、侍講學士和侍讀學士文學博士。建文年間(1399~1402)擔任建文帝的老師,主持京試,推行新政。建文三年,朱棣起兵南下,孝孺為王之主要謀士。最終燕兵入,帝自焚,孝孺被捕入獄。在朱棣南下時,他的謀士姚廣賢曾請求他:“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朱棣答應了他。當孝孺被捕入獄後,朱棣召他為自己起草即位詔書,而孝孺被召來以後,大哭不止。朱棣讓左右拿筆和紙給孝孺,定要他起草詔書,而孝孺擲筆於地,且哭且罵說:“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朱棣大怒,命以磔刑殺了他。又因孝孺曾表示即使“滅十族”也不屈服,所以,在處死他後,朱棣以他的一部分朋友、門生(包括廖鏞、林嘉猷等)湊足了“十族”之數,一共殺了七天,達873人。還入獄、充軍、流放一千多人。孝孺死後,有義子馬子同收其殘骸,投於井中,後稱此井為義井。其門生之孫廖鏞、廖銘,偷撿其骨骸葬於聚寶門外山上。這兩個仗義的學生後人亦旋即被殺。方孝孺的詩文在永樂年間是禁書。直到明仁宗即位才赦免。並詔褒錄建文忠臣,建表忠祠於南京。方孝孺死後,其門人德慶侯廖永忠之孫庸、銘等人撿其遺骸,葬於聚寶門山上,死於寧海縣城之方氏族人,

  方孝孺師從“開國文臣之首”宋濂,主張孝孺論文強調作家的獨特風貌,不可強求一律:“人之為文,豈故為爾不同哉?其形人人殊,聲音笑貌人人殊,其言固不得而強同也”(《張彥輝文集序》);作文要“神會於心”,反對摹擬剽竊:“效古人之文者,非能文者也,惟心會於神者能之”(《蘇太史文集序》)。其文風格豪放雄健。《四庫全書總目》說他“學術醇正”,文章“乃縱橫豪放,頗出入於東坡、龍川之間”。他的散文常以物喻理,直抒胸臆,文筆暢達,言簡意明,為時人所傳誦。如散文《越巫》,通過以“治鬼”術騙人的越巫終為裝鬼者嚇死的故事,嘲笑欺人自欺者的可惡和可悲;《吳士》一篇,寫張士誠任用的“吳士”,平時“好誇言,自高其能。尤喜談兵,談必推孫吳”,但每一臨陣,就“遁去不敢少格”。作者藉此諷刺世之誇誇其談而無實學的人在《蚊對》篇中,作者通過童子的議論,運用形象的比喻,把人類社會中的剝削者,壓迫者和動物中的蚊子對比,指出前者比後者更為殘酷,更加卑鄙無恥,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類似還有《蚊對》、《指喻》等。

  《遜志齋集》成編於方氏生前,洪武三十年,友人林右、王紳為之作序。方氏殉節後,其詩文散失殆盡。七十多年後,臨海人趙洪收集遺篇,得詩文324篇,於天順七年在成都捐俸刻以行世,稱為蜀本。又十五年後,黃岩人謝鐸、黃孔昭收集到葉盛、林鶚、王汶等所藏的抄本,加上蜀本,共得詩文1300餘篇,編成30卷,拾遺10卷,交寧海知縣郭紳等刊刻,稱為邑本。又四十年後,台州知府與黃綰、趙淵等據此本編為24卷,重新刊行,稱為郡本。嘉靖四十年,浙江提學副使範惟一與唐堯臣、王可大等以郡本為底本,參校蜀本、邑本刊行,《四部叢刊》據此本影印。此後刊本不出上述本子。

  今有徐光大點校的《遜志齋集》24卷,其中包括雜著8卷、表箋啟書3卷、序2卷、記3卷、題跋1卷、祭文諫哀辭1卷、行狀卷傳1卷、碑表志銘1卷、古體詩1卷、律詩絕句1卷。寧波出版社2000年版。

126、《懷麓堂集》

  明代李東陽著。李東陽(1447~1516),字賓之,號西涯,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縣)人。明代中後期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詩人、書法家、政治家。明英宗天順八年(1464年)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侍講、太常寺少卿、禮部右侍郎。明孝宗弘治八年(1490年),任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進入內閣參與機要,被稱為賢相。晚年時因見宦官劉謹把持朝政,明武宗正德皇帝荒淫無度,自己多次上疏進諫又毫無效果,便以年老多病為由,堅決辭去首輔職位回鄉養老。他入閣相18年,清廉儉樸,不僅自己才學淵博,又能獎勵後學,推薦雋才,學士大夫出其門者,大多燦然有成就。以宰臣之尊為文章領袖,在明代,楊士奇之後,就是李東陽一人。天下翕然奉為宗匠,不少文學之士都圍聚在他周圍,形成了一個頗有影響的詩人派別茶陵詩派。

  李東陽不僅以書法聞名,更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家。李東陽論詩,反模擬,主性情,推尊李杜但又不拘一格。主張取法盛唐,反對臺閣體的萎弱冗踏,帶有復古傾向在明代文學發展史上,他是從臺閣體到前後七子間的過渡人物。由於久居高位,長期脫離底層民眾,雖有憂國憂民之心,寫有《風雨嘆》、《偶成四絕》組詩,但顯得很空洞。詩作主要是在聲律技巧上下功夫,講求聲、色並重,他認為詩歌的較高境界應該是“詩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聲。聞琴斷知為第幾弦,此具耳也。月下隔窗辨五色線,此具眼也。”他的山水詩的創作不僅注重色澤耀眼,而且注重音調和諧,代表作有《西山十首》《江中怪石》:《登清涼寺後臺》等。其《擬古樂府百首》以樂府體詩作史論成一家之言,也從形式上為前後七子擬古詩的創作開了先河。

 著有《懷麓堂集》100卷傳世。清康熙間廖方達校刻本為100卷。其中詩前稿20卷、文前30卷、詩後稿10卷、文後稿30卷、雜記10卷。嘉慶間重刻本附有法式善、唐仲冕輯《明李文正公年譜》7卷。

  今有周寅賓點校《李東陽集》,嶽麓書社,1984年版。

127、《空同集》

  明代李夢陽著。李夢陽(1473~1530),字獻吉,號空同子,慶陽(今屬甘肅)人。出身寒微。曾祖父贅於王氏,父恢復李姓。弘治六年(1493)舉陝西鄉試第一,次年中進士。因連喪父母,在家守制。直到弘治十一年,出任戶部主事,後遷郎中。弘治十八年四月,因彈劾“勢如翼虎”的張鶴令,被囚於錦衣獄,不久宥出,罰俸三個月。出獄後,途遇張鶴令,李夢陽揚馬鞭打落其兩齒,可見他嫉惡如仇的強硬態度。正德元年(1506),因替尚書韓文寫彈劾劉瑾奏章,被謫山西布政司經歷,不久又因他事下獄,賴康海說情得釋。劉瑾敗,復起任原官,遷江西提學副使。後因替朱宸濠寫《陽春書院記》而削籍。

  李夢陽是前七子代表人物,以復古求革新的文壇領袖。鑑於當時臺閣體詩文存在“□緩冗沓,千篇一律”的弊端,決心倡導復古以救其痿痺,主張古詩學魏晉,近體學盛唐。他的主張影響甚大。《明史·文苑傳》稱“操觚談藝之士,翁然宗之”。然而,李夢陽過於強調格調、法式,未能很好地從復古中求創新。尤其在他與何景明的辯論中,意氣用事,論點更趨偏激,導致刻意古節、泥古不化的流弊,甚至走上抄襲剽剝的道路,反而扼殺詩歌創作的生機。直到晚年,他有所悔悟,在《詩集自序》裡,承認“真詩乃在民間”,而自己的詩是情寡詞工,並非真詩。

  李夢陽創作的樂府和古詩較多,其中有不少富有現實意義的作品,其中寄寓了作者力求有所改革的政治理想代表作有《朝飲馬送陳子出塞》、《君馬黃》等。李夢陽的樂府歌行在藝術上有相當成就,如《石將軍戰場歌》,詠歌六十多年前于謙指揮反抗瓦剌的北京保衛戰。質樸雄健,音節慷慨激昂,是不可多得的佳作。錢謙益批評此詩“敘事錯互,比擬失倫,但矜才氣,絕無脈理”,似乎不切實際。類似還有《去婦詞》、《林良畫兩角鷹歌》,皆用中國古典詩歌傳統的喻體,深婉不迫。李夢陽的七律專宗杜甫,多氣象闊大之辭,注意章法開闔變化,如《臺寺夏日》,氣勢磅礴飛動,並蘊藏著鑑古知今的情思。楊維禎認為:“七言律自杜甫以後,善用頓挫倒插之法,惟夢陽一人。”其七律並非全是雄渾健拔之作,還有少數興象飄逸、風味盎然的詩篇。如《舟次》、《春暮》等,用詞精警而自然,情趣橫生而不落俗套,另具一種風致。

  著有《空同集》66卷,凡詩36卷,文30卷。為其外甥曹嘉所刻;另有清人張祖同刻的《空同集》,33卷,附錄1卷;《空同集》,四庫全書本;《空同集》六十四卷,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版;《空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28、《大復集》

  明代何景明著。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山人,信陽(今屬河南省)人。弘治十五年(1502)進士,授中書舍人。性耿直,淡名利,對當時的黑暗政治不滿,敢於直諫正德初,宦官劉瑾擅權,何景明謝病歸。劉瑾誅,官復原職。官至陝西提學副使。終年三十九歲。墓地在今信陽師範學院大復山

  何景明是明代“文壇四傑”中的重要人物,“前七子”之一,與李夢陽並稱文壇領袖,地位僅次於李夢陽,“天下語詩文,必並稱何、李”(《明史·何景明傳》)。他也主張文宗秦、漢,古詩宗漢、魏,近體詩宗盛唐。對打擊明代前期盛行的臺閣體詩文及八股文上,有一定積極作用。正德年間,他這種主張產生頗大影響:“四方學士感願知先生,車馬填門巷”(《何大復先生年譜》)。但他的復古主張單純從形式上著眼,並未注重繼承古代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使文學創作走上錯誤傾向。因此,他的大多數作品思想平庸,藝術上缺乏特色。其詩取法漢唐,一些詩作頗有現實內容,如在《玄明宮行》等詩中諷刺了皇室的奢欲和劉瑾的用權;在《盤江行》等詩中揭露了官軍屠掠人民的罪行;在《興隆祀丁曲》、《羅女曲》、《平壩城南村》、《偏橋行》等詩中,描繪了他行經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情風物。

  著有《大復集》三十八卷。凡賦三卷、詩二十六卷、文九卷,傳志、行狀之屬附錄於末。其版本主要有三種:明嘉靖三年刻本,嘉靖三十七年刻本和萬曆五年刻本;清代有《四庫全書》本《大復集》。

  今有李淑毅等點校《何大復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何大復集》,吉林圖書出版有限責任公司2005年版。

129、《升庵集》

  明代楊慎著。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明朝文學家,三大才子之一,明代,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江西廬陵。少年時聰穎,11歲能詩,12歲擬作《古戰場文》,人皆驚歎不已。入京作《黃葉》詩,為李東陽所讚賞。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殿試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眾臣因“大禮議”,違背世宗意願受廷杖,楊慎謫戍雲南永昌衛,居雲南30餘年,死於戍地。

  楊慎存詩約2300首,所寫的內容極為廣泛。因他居滇30餘年,所以“思鄉”、“懷歸”之詩,所佔比重很大,代表作有《江陵別內》、《宿金沙江》等。也有一些詩作表現了對人民疾苦的關懷,如《後海口行》、《觀刈稻紀諺》、《寶井篇》、《滇池涸》等。楊慎的寫景詩也不少,他敘寫雲南風光,描繪祖國山河,頗有特色:《海風行》氣勢雄偉,有雷霆萬鈞之力;《龍關歌》寫洱海夜色,漁舟燈火,月映水波,細膩清新。此外,楊慎又有描述、歌頌歷史英雄、忠臣義士以至耕夫樵叟的詩,其中也不乏佳作。楊慎對文、詞、賦、散曲、雜劇、彈詞,都有涉獵。他的詞和散曲,寫得清新綺麗。如(浪淘沙)“春夢似楊花”一首,描寫細潤,言辭華美流暢。散曲(駐馬聽)《和王舜卿舟行之詠》,寫月下舟行幽景,江天一色,月光如水,並暢想駛入長空銀河,意境優美,記敘細微。他的長篇彈唱敘史之作《二十一史彈詞》,敘三代至元及明季歷史,文筆暢達、語詞流利,廣為傳誦。散文古樸高逸,筆力奔放。其早年的疏奏《丁丑封事》,以“偏聽生□,獨任成亂”、“古之聖人必謀於眾”相諫誡,情摯意切,時婉時激。他的《新都縣八陣圖記》、《碧□精舍記》等也是記敘散文的佳品。另外他還著有《宴清都洞天玄記》、《太和記》、《割肉遺細君》等雜劇。

  《明史》本傳曰:“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除詩文外,楊慎雜著多至100餘種。其中考論經史、詩文、書畫,以及研究訓詁、文學、音韻、名物,涉及面極廣。有《丹鉛總錄》、《譚苑醍醐》、《藝林伐山》、《升庵詩話》、《詞品》、《書品》、《畫品》、《大書索引》、《金石古文》、《風雅逸篇》、《古今風謠》、《奇字韻》、《希姓錄》、《石鼓文音釋》等等。還有《全蜀藝文志》、《雲南山川志》、《滇載記》等地方誌及史料。這些著述往往有獨到之見,或可補史闕,或提供線索,有相當學術價值。然而,因他久居雲南,尋書核對不易,有時只憑記憶寫作,所以也有一些誤引、臆測不實之處。

  四川省圖書館所編《楊升庵著述目錄》達298種。他的主要作品收入《升庵集》(又稱《升庵全集》)81卷。此集萬曆間四川巡撫張士佩所編訂,取楊慎《丹鉛錄》等書,刪除重複,分類編次,附於詩文之後。包括賦及雜文11卷,詩29卷,雜著41卷。有清道光年間刻本;另有明焦竑輯的《升庵外集》100卷;明楊金吾輯的《升庵遺集》26卷。詞、散曲、彈詞另輯有《升庵長短句》3卷,《陶情樂府》4卷,《二十一史彈詞》12卷等。

  今有《升庵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

130、《荊川先生文集》

  明代唐順之著。唐順之(1507~1560),明代儒學大師、軍事家、散文家。字應德,一字義修,號荊川,學者稱“荊川先生”。武進(今屬江蘇常州)人。嘉靖八年會試第一貢士。官翰林編修,後調兵部主事。為人文武全才,當時倭寇屢犯沿海,唐順之以兵部郎中督師浙江,曾親率兵船於崇明破倭寇於海上。升右僉都御史,巡撫鳳陽,至通州(今南通市)去世。崇禎時追諡襄文。

  唐順之學識淵博,對天文、地理、數學、曆法、兵法及樂律皆有研究。他是明中葉重要散文家,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為“唐宋派”。其文學主張早年曾受前七子影響,標榜秦漢,贊同“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中年以後,受王慎中影響,察覺七子詩文流弊,尤其是散文方面,七子抄襲、模擬古人,故作詰屈之語。於是拋棄舊見,公開對七子擬古主義表示不滿,提出師法唐宋而要“文從字順”的主張。他一方面多推崇三代、兩漢文學傳統,同時也肯定了唐宋文的繼承和發展。提出學習唐、宋文“開闔首尾經緯錯綜之法”。在其選輯的《文編》中,既選了《左傳》、《國語》、《史記》等秦漢文,也選了大量唐宋文,並從此逐步確立了“唐宋八大家”的歷史地位。另一方面,唐順之又提出詩文寫作應“直據胸臆,信手寫出”,要師法唐、宋而“卒歸於自為其言”。要有“真精神”及“千古不可磨滅之見”。並以“未嘗較聲律、雕文句”的陶淵明與“用心最苦而立說最嚴”的沈約加以比較。說前者的作品為“第一等好詩”,指斥後者之作“不免為下格”。唐順之上述見解在其後期著名作品《答茅鹿門知縣書》中,較全面表露出來,其反七子模擬、剽竊傾向異常鮮明、激烈。

  唐順之的散文簡雅清深,間用口語,不受形式束縛。其論說文《信陵君救趙論》,立足於社稷,批駁以私義救人。詞嚴義正、層層深入,環環相扣,如對席論辯,一氣呵成而結構謹嚴。記敘散文大多有敘有議。往往敘中擇其一點,引申開來,情思遐飛而哲理蘊其中,自然渾厚而暢達豁然,如《竹溪記》,本應約為園寫記,卻著眼於園名的由來,讚揚竹“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諧於俗”的品德。文筆清新流暢,別具一格,立意新穎。唐順之其他記敘散文,如《西峪草堂記》、《書秦風蒹葭三章後》,及《永嘉袁君芳洲記》等,皆能看出此種特色。《明史》說唐順之文章“洸洋紆折,有大家風”。但唐順之還沒有完全擺脫復古主義理論的束縛,他師法唐宋也是在以唐宋古人為法度。他的一些文章中還有八股文作法的影響。然而,唐順之等唐宋派為後來撼動後七子文壇統治地位的公安派多少起了一點開拓作用。當然,唐宋派與公安派的文學主張是不能相容的。

  著作有《荊川先生文集》,共17卷,其中文13卷,詩4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本,1936年出版;近代林紓輯有《唐荊川集》,為較通行的唐順之選集。上海涵芬樓藏明刊本《重刊荊川先生文集》十七卷,《新刊外集》三卷。研究類有:明李贄《荊川唐公傳》,明洪朝選《荊川唐公行狀》,唐鼎元《唐荊川公著述考》1948;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張慧瓊《唐順之集類著述考》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4期。

  唐順之其他著作尚有:《右編》40卷,《史纂左編》124卷,《兩漢解疑》2卷,《武編》10卷,《南北奉使集》2卷,《荊川稗編》120卷,《諸儒語要》、及舊本題為李攀龍撰唐順之校的《韻學淵海》12卷等。

131、《滄溟集》

  明代李攀龍著。李攀龍(1514~1570),字於鱗,號滄溟,歷城(今山東濟南)人。9歲喪父,家境貧寒無力延師,但刻苦好學。稍長嗜好詩歌。嘉靖十九年(1540),攀龍取鄉試第二名,3年後賜同進士出身。初授刑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在京期間,先後與謝榛、王世貞、宗臣、徐中行、梁有譽、吳國倫結詩社,“諸人多少年,才高氣銳,互相標榜,視當世無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明史·李攀龍傳》)。嘉靖三十二年(1553)出守順德,饒有政績,三年後擢為陝西提學副使,不久以病歸裡。自建一樓於華山、鮑山之間,取名“白雪樓”,讀書、吟哦於其中。為人孤傲,對於不合者,輒戒門人不接納。穆宗即位後起為浙江副使,兩年後遷為參政,後擢河南按察使。因母亡故,持喪還家,哀傷過度,不久去世。

  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後,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後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餘年,其影響及於清初。文學主張為文主秦漢,詩規盛唐,其論“謂文自西京,詩自天寶而下,俱無足觀,於本朝獨推李夢陽”,繼續抨擊臺閣體的形式主義詩風。

  李攀龍的各體詩中,以七律和七絕較優。其七律聲調清亮﹑詞采俊爽。他以“金牛忽見湖中影,鐵騎初回海上潮”(《與子與遊保俶塔同賦》)來勾勒保俶塔下的西湖,以“浮漚並結金龕麗,飛竇雙銜石甕圓”(《酬張轉運龍洞山之作》)來形容龍洞山的金龕和石甕情況,雖嫌體物呆滯,但也還能傳神。他以“明時抱病風塵下,短褐論交天地間”(《初春元美席上贈謝茂秦得關字》)來表現南北奔波的布衣詩人謝榛,以“自昔風塵驅傲吏,還能伏枕向清秋”(《寄元美》)來刻畫好友王世貞,也較形像。但其構思﹑用詞多見雷同。他的某些七絕,也還寫得自然,還能注意頓挫變化,如《和聶儀部明妃曲》:“天山雪後北風寒,抱得琵琶馬上彈。曲罷不知青海月,徘徊猶作漢宮看。”意味雋永,靜韻深長。沈德潛品評此詩說:“不著議論,而一切著議論者皆在其下”。但構思用詞多見雷同。而樂府詩則如“臨摹帖”。內容上多模擬剽竊。

  其文章“聱牙戟口”,成就不大。殷士儋作在《攀龍墓誌》中雲:“臨川艾南英排之尤力。今觀其集,古樂府割剝字句,誠不免剽竊之譏。諸體詩亦亮節較多,微情差少。雜文更有詰屈其詞,塗飾其字,誠不免如諸家所譏。然攀龍資地本高,記誦亦博。其才力富健,凌轢一時,實有不可磨滅者。汰其膚廓,擷其英華,固亦豪傑之士。譽者過情,毀者亦太甚矣”。可謂中肯之論。

  今存有王世貞整理編集《滄溟先生集》,30卷;四庫全書本《滄溟集》三十卷、《附錄》一卷,山東巡撫採進本;今有包敬第點校《滄溟先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李伯齊校點的《李攀龍集》齊魯書社1993年版;李伯齊等編選的《李攀龍詩文選》濟南出版社1993年版;王志民主編《李攀龍研究資料彙編》山東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

132、《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代王世貞著。王世貞(1526~1590),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太倉(今江蘇太倉)人,明代文學家、史學家。“後七子”領袖之一。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士,授刑部主事,屢遷員外郎、郎中,又為青州兵備副使。世貞恃才傲物,數積忤於權相嚴嵩子世蕃。值忠臣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論死,世貞又馳騎往營救且經濟其喪,嚴嵩父子大恨之。三十八年,父王忬以灤河失事為嚴嵩所構,論死,世貞解官奔赴京師與其弟王世懋每天在嚴嵩門外自罰,請求寬免。未成,持喪歸,三年喪滿後猶卻冠帶。隆慶元年(1567)訟父冤,得平反,被薦以副使蒞大名,遷浙江右參政、山西按察使,又歷廣西右布政使,入為太僕寺卿。萬曆二年(1574)以右副都御史撫治鄖陽,數奏陳屯田、戍守、兵食事宜。鹹切大計。因忤張居正罷官。後起為應天府尹,覆被劾罷。居正歿後,起為南京刑部右侍郎,辭疾不赴。久之,起為南京兵部右侍郎,擢南京刑部尚書,以疾辭歸。二十一年卒於家,卒年六十五,贈太子少保。

  與李攀龍同為“後七子”首領,攀龍死後,獨主文壇二十年。倡導文學復古運動,認為“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其詩歌取材贍博,縱心觸象,都能化為詩料,形諸歌詠。除了一部分模擬痕跡較為嚴重的作品外,諸體詩中都有一些頗見藝術匠心的佳作。他的某些樂府詩不刻意範古,甚見詩人才思,如《將軍行》鋪敘豐腴,中帶古勁,縱橫開闔,很有氣勢。他的有些律詩既有高華宏麗的氣象,又能注意錯綜變化,迥旋自然,有相當功力。王世貞七絕最有特色,創作中較少模擬痕跡,能夠意到調成,自然宛轉。如《西城宮詞》之二,在舒緩的調子裡,暗藏諷刺,彌有風趣。王世貞亦能詞,如〔浣溪沙·窗外閒絲自在遊〕,在抒寫清愁淡怨時,善於藉助景物渲染,烘托其淒涼情緒;〔憶江南·歌起處〕,以“斜日半江紅,柔綠篙添梅子雨”,勾勒江南景色,頗能傳神。但他的詞因受傳統束縛較大,內容狹窄,題材單調。

  王世貞晚年深有所悟,於唐好白居易,於宋好蘇軾,詩文以恬淡為宗。又好史學,以史才自許。自弱冠登朝,即好訪朝家故典,晚年又得見內府檔案秘籍,著述甚豐。既是文人,也是學者。學問淵博,文章不拘一格,雖摹秦仿漢,依舊自有特色,具有“博綜典籍,諳習掌故”之特點,如《題海天落照圖後》。

  著有詩文集《弇州山人四部稿》174卷、《弇州山人續稿207卷和《藝苑卮言》12卷;史學方面有《弇山堂別集》100卷,松江人陳復表將其所著的各種朝野載記、秘錄等匯為《弇州史料》,前集30卷,後集70卷,內容包括明代典章制度、人物傳記、邊疆史地、奇事佚聞等,是一部較完整的明代史料彙編。另有《史乘考誤》、《嘉靖以來首輔傳》、《藝苑卮言》、《觚不觚錄》、《讀書後》、《尺犢清裁》等。

  今有四庫全書本《弇州山人四部稿》174卷、《續稿》207卷,兩江總督採進本;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翻印的《弇州山人四部稿》15冊;王學範《王世貞撫鄖詩文集》長江出版社2010年出版。

133、《震川文集》

  明代歸有光著。歸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江蘇崑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眾多,嘉靖四十四年(1565)60歲時始中進士,授湖州長興縣知縣。後任順德府通判,專門管轄馬政。隆慶四年(1570年)為南京太僕寺丞,留掌內閣制敕,修《世宗實錄》。卒於官,終年六十六歲。葬於崑山城東南門內金潼裡。

  歸有光是“唐宋派”代表人物,“唐宋八大家”與清代“桐城派”之間的橋樑。在王世貞主盟文壇,模仿秦漢古文的復古主義之風盛行之際,他以一窮鄉老儒力抵聲勢赫奕的王世貞,極力推崇唐宋古文,將王斥之為“妄庸鉅子”。王世貞得知後說:“妄誠有之,庸則未敢聞命”。歸有光則絲毫不讓說:“唯妄故庸,未有妄而不庸者”。他故意誇大宋元散文的成就來反擊秦漢之文的模擬者,已近乎意氣之爭!但王世貞到了晚年,對歸的散文還是相當推崇的,他專門為歸有光寫了篇“贊”,其中寫道:“風行水上,渙為文章;當其風止,與水相忘……千載有公,繼韓歐陽;餘豈異趨,久而自傷”。這一說明當時文壇領袖的寬容和求實。

  歸有光以散文創作為主,繼承歐陽修、曾鞏的文風,敘事委婉,不疾不徐;語言樸實省淨,並且把家庭瑣事引到古文中來,使散文擴大了表現範圍。其散文記敘家人之誼,朋友之情,即事抒情,真切感人;注重細節,刻繪生動;神態生動,風韻悠遠,做到“無意於感人,而歡愉慘惻之思,溢於言語之外”(王錫爵《歸公墓誌銘》),如《項脊軒志》以“百年老屋”項脊軒的幾經興廢,穿插了對祖母、母親、妻子的回憶,並抒發了人亡物在、世事滄桑的感觸。所回憶者人各一事,均屬家庭瑣事,但極富有人情味。類似者還有《先妣事略》、《寒花葬志》、《思子亭記》、《女二二壙志》等,均未超過千字,篇幅短小,言簡意賅;被黃宗羲推為“明文第一人”。

  歸有光死後,其子子寧曾輯其部分遺文,刻於崑山,詞句多有改竄,其孫昌世與錢謙益遍搜遺文,細加校勘,編為《震川文集》40卷,未能全刻。清康熙年間,曾孫歸莊又增益部分遺文,經董正位等人襄助刻成《震川先生全集》。其中正集30卷、別集10卷,共40卷。內收各種體裁之散文774篇、詩歌113首。今通行本為四部叢刊本《震川先生集》40卷,系據明常熟刊本影印。

  今有《震川先生集》,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震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歸有光集》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6年出版;《歸震川集》臺灣·世界書局2009年版。

134、《李氏焚書》

  明代李贄著。李贄(1527~1602),初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贄,字宏甫,號卓吾,別號溫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舉人,不應會試。歷共城知縣、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為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麻城。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雜婦女,晚年往來南北兩京等地,被誣下獄,自刎死。

  李贄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他以啟蒙主義哲學為基礎,在文學上反對貴古賤今,認為文學是發展變化的:“詩何必古選,文何必先秦。降而為六朝,變而為近體,又變而為傳奇,變而為院本,為雜劇,為《西廂記》,為《水滸傳,不可得而事勢先後論也”,重視戲曲小說等通俗文學。另外,從認識論上的“童心”說出發,強調文學要真實,反對模擬剽竊,無病呻吟。他的文章具有鮮明的個性:能獨抒己見,立論大膽新穎,文筆辛辣而饒有風味,談笑風生,尖新活潑,篇幅一般皆短小精悍,如《贊劉諧》,朱熹強調孔子的歷史價值,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劉諧調侃道:“難怪羲皇以上聖人盡日燃燭而行也”。在《題孔子像於芝佛院》題目本身就具有諷刺性:把孔子像居然供奉在被儒家稱為異端的佛院內。

  一生著述頗豐,主要有:《李氏藏書》《藏書》六十八卷,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刻於金陵;《李氏續藏書》《續藏書》二十七卷,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刻;《史綱評要》三十六卷,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霞猗閣刻;《李氏焚書》《焚書》六卷,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刻於麻城;《李氏續焚書》《續焚書》五卷,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新安海陽虹玉齋刻;《初譚集》《初潭集》十二卷、三十卷,明刻;《卓吾老子三教妙述》(又稱《言善篇》)四集,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宛陵劉遜之刻;《李卓吾遺書》十二種二十三卷,明·繼志齋刻;《李氏文集》十八卷。明刻;《李氏叢書》《易因》二卷,明刻;《李氏六書》六卷,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痂嗜行刻;《陽明先生道學鈔》八卷,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武林繼錦堂刻;《龍溪王先生文錄鈔》九卷,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刻;《枕中十書》六卷;明刻本等。《李氏藏書》《續藏書》明清兩代被列入禁燬書目。

  今有:《李贄集》魏曉虹解評,山西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日人鈴木虎雄著有《李卓吾年譜》。

135、《射陽先生存稿》

  明代吳承恩著。吳承恩(1501~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髫齡,即以文鳴於淮”,頗得官府、名流和鄉紳的賞識。嘉靖八年(1529),吳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創辦的龍溪書院讀書,得到葛木的賞識。朱應登認為他“可盡讀天下書”,而“以家所藏圖史分其半與之”,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大約4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六年後,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浙江長興縣丞,常與友人朱曰藩豪飲,寄趣於詩酒之間,和嘉靖狀元沈坤,詩人徐中行有往來。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後“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約六十七歲時到過杭州,活了大約82歲,晚景淒涼。

  吳承恩是明代傑出的小說家,《西遊記》的作者。其詩歌內容比較廣泛,除抒寫情懷,吟詠山川景物外,也有部分反映社會生活的作品。其詩“緣情而綺麗,體物而洌亮,其詞微而顯,其旨博而深”(陳文燭《射陽先生存稿序》)。其長篇歌行激越豪放,有李白遺風,如《二郎搜山圖歌》在表達剷除邪惡的強烈願望的同時,也抒發了自己不能有所作為的苦衷,感情充沛,氣勢凌厲。吳承恩的詞出入《花間》,清雅流麗,有秦少游之風。他的散文取法歐陽修、曾鞏等大家,暢達懇切,與唐宋派古文家的風格有相近處。為文抨擊時弊,簡潔明瞭,如描繪當時的社會現實是“行伍日凋,科役日增,機械日繁,奸詐之風日競。”(《贈衛侯章君履任序》)不足二十字便概括了武備、財稅、經濟和社會風氣幾方面的特點,相當精練。吳承恩生活在復古風氣瀰漫一時的明代中期,但其詩文均能自出胸臆,“師心匠意,不傍人門戶籬落”獨立成家。(李維楨《射陽先生集選敘》)。

  著有《射陽先生存稿》四卷及《續集》一卷,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刊刻。四卷按文體分類編排。第一卷包括:賦三篇,騷一篇,五言古詩九首,七言古詩十五首,五言律詩十首,五言排律二首,七言律詩二十六首,五言絕句四首,六言絕句一首,七言絕句二十一首,頌六篇;第二卷收輯序二十六篇;第三捲包括:論一篇,表二篇,贊二篇,雜著三篇,志銘四篇,誄一篇,祭告文八篇,跋四篇,啟四篇;第四卷收障詞三十九篇,詞六十九首。

  今有劉修業輯校《吳承恩詩文集》,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出版。該書以1930年商務印書館鉛印本為底本,參照《故宮週刊》、《射陽文存》、《山陽藝文志》、《山陽志遺》等書,進行校訂,加進他所發現的兩篇佚文。全書一冊四卷,第一卷為賦、騷、詩、頌;第二卷序;第三卷論、表、贊、雜著、志銘、誄、祭告文、跋、啟;第四卷障詞、詞、曲。較為精審。

中國古代文學詩文別集有哪些?推薦45篇(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