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膽小”是怎麼來的?

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那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膽小是怎麼來的呢?

有孩子的都知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什麼都敢抓,也哪兒都敢去。

剛會爬的時候,總是毫無畏懼的探索,擔心的家長只得時刻關注;剛會走的時候,總是一股腦的向前衝,家長都是緊張的在後邊追;會發聲的時候,總是咿咿呀呀的插話,不怕生的樣子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可為什麼,隨著歲月的成長,有的孩子開始怕黑、有孩子開始怕生,開始變得膽小了呢?

孩子的“膽小”是怎麼來的?

在早教中心,常常能看到這一幕:

家長在送孩子上託班時,孩子產生了分離焦慮,死活不願意上學,不要媽媽走。

每次送孩子上學,似乎都要安撫很久,要花很長時間。看起來,就像上演一出生離死別的大戲。

可實際上,孩子進到早教中心後,很快便愉快的和小朋友們玩兒起來,就跟個沒事人一樣。

很多時候,家長的分離焦慮似乎更嚴重。這種情緒傳染給孩子,看起來似乎孩子更離不開家長,害怕面對早教中心。

其實,孩子的“害怕”,很多時候是家長行為的影響。

就如1920 年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做過“小艾伯特實驗”一樣,小艾伯特起初並不害怕兔子等小動物和物品,而在採取“出現這類東西時,同時用鐵錘敲擊懸掛鐵棒”的人為干預後,小艾伯特在看見兔子都被嚇得大哭起來。

孩子的“膽小”是怎麼來的?

那麼,孩子膽小,和家長的哪些行為有關呢?

第一,破壞孩子的探索欲:經常對孩子說“不”

在有人想認識孩子時,有的孩子卻喜歡躲在父母身後,不願意踏出“認識他人”的第一步。大家都覺得,這是內向膽小的表現。孩子真是膽小嗎?

其實,孩子是缺乏探索欲,沒有和其他人認識的興趣。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你有沒有這樣的行為:孩子想抓東西的時候,因為擔心孩子受傷,家長就伸手阻止,不讓孩子去抓,連忙說“不”。

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孩子的這個行為,其實是探索欲在作怪。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家長應當引導孩子探索世界,有助於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孩子的“膽小”是怎麼來的?

第二,父母過分嚴厲,經常對孩子發火

常常處於被指責的環境下,孩子害怕出錯,總是戰戰兢兢的。

出於趨利避害的心理,孩子自然覺得說多錯多、做多錯多,什麼也不敢說、不敢做,膽子越來越小,只求不被罵。

很多父母奉行“棍棒教育”,認為嚴厲能規束孩子的行為,保證孩子將來不出錯。可卻沒有告訴孩子,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是值得被鼓勵的。

“這不行”、“那不對”的嚴厲,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對。因為害怕最後得到的還是斥責,甚至是不願嘗試做一件沒做過的事。

而對孩子發火更是雪上加霜,小小的孩子,在面對大人的發火,內心總是處於恐懼的狀態,慢慢的變得膽小怯懦,也不足為奇了。

孩子的“膽小”是怎麼來的?

第三,孩子安全感不足,缺乏自信心

常聽說,孩子膽小,是因為安全感不足。

親子之間的連結足夠,孩子就能感受到家長的保護,從而擁有無所畏懼的心。

孩子若知道,家長是自己堅強的後盾,哪怕能做的不多隻是精神上的支持,孩子心中都能充滿力量。

孩子的“膽小”是怎麼來的?

第四,孩子的生活範圍狹窄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把孩子交給老人來帶。有的老人就喜歡呆在家裡,很少會帶孩子出門見人。父母因為工作忙,也很少有時間帶孩子到戶外活動。被圈在狹窄的生活範圍內,一旦離開,就會渾身不適應。

很少到其他環境,很少接觸其他人和小朋友,一出門,孩子躲在家長懷裡還來不及,那還能指望孩子膽子大?

孩子的“膽小”是怎麼來的?

家長保護不了孩子一輩子。

孩子總要長大,學著獨立面對生活,承擔責任。

只有孩子勇敢、大膽的直面困難,家長才能真正的放心。

-END-

貝瑞貝比早教:專注於0-3歲嬰幼兒教育,提供行業最新最專業的的幼兒教育理念,為每一個家長分享專業的幼兒教育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