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到快要自杀之后,他是这样走出来的(三)

因为,活着,好累啊。

需要应付太多的事情,而我,对这些事情没有兴趣。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开始思考要不要继续活着。

作为一个抑郁症患者,我,也是在那时候,第一次尝试自杀。

抑郁到快要自杀之后,他是这样走出来的(三)

﹋﹊﹋﹊﹋﹊﹋﹊﹋﹊﹋﹊﹋﹋﹊﹋﹊﹋﹊﹊﹋﹊﹋﹊﹋﹊﹋﹊﹊﹋﹊﹊﹋﹊

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也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一种求死的意志在我脑中扎根,而且逐渐生长。

幸运的是,每次进行到一半,求生的意志就会让我停下手里的动作。

只是,虽然还活着,这状态却跟死掉没有太多区别。

白天还好,需要去上课,不必思考太多。

从黄昏天色变暗开始,我的情绪就不可抑制地开始下沉。

所有的食物都索然无味,所有的笑话都乏味不堪,跟人正常说句话都需要调动全身大部分的精力。

有的时候,耳鸣声还会袭来,让我无法集中精力做任何事情。

我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在耳朵的轰鸣声里无力地熬着时间。

随着夜色加深,我的情绪越来越失去控制。每个抑郁的夜晚都是极端漫长痛苦的。

我的生活中,也不缺乏信任的人。

可是,没有人觉得我抑郁了,他们只是觉得,我想的太多。

在抑郁的情绪里,我不断下坠。

下坠到没有底部的深渊,我却没有办法停下坠落。

这样的状态,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吧。

抑郁到快要自杀之后,他是这样走出来的(三)

﹋﹊﹋﹊﹋﹊﹋﹊﹋﹊﹋﹊﹋﹋﹊﹋﹊﹋﹊﹊﹋﹊﹋﹊﹋﹊﹋﹊﹊﹋﹊﹊﹋﹊

在抑郁的过程中,我的母亲一直陪在我的身边。

我无比暴躁,冷漠,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安静的陪着我。

后来有人说,她在那一年里面老了十来岁。

是的,没有人理解,需要陪伴一个无法沟通的人,想来也是一件很让人疲劳的事。

那时的我没有跟她说我的状态,或者说,我也不知怎么跟他沟通。

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因为,抑郁对于大部分没有经历过的人而言,就是一片空白。

她所做的,就是让我出去玩。

“既然你不喜欢跟我玩,就出去跟你的同学玩。”

“你也马上就要成年了,谈个恋爱也不错。”

“我们家虽然钱不多,可是,让你出去玩还是足够的。”

是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开始四处游玩。

当我不想上课的时候,我的妈妈也会帮助我请假。

感谢我的妈妈,可以说,没有她的话,今天就没有人能敲出这一段话了。

在外玩耍虽然没法让我从抑郁的状态之中康复,但是,我至少不会无端的在悲伤的情绪中沉溺。

就这样,偶尔自杀,没有成功。

成功的活下去,到了某一天,我了解到了抑郁症这个词。

抑郁到快要自杀之后,他是这样走出来的(三)

﹋﹊﹋﹊﹋﹊﹋﹊﹋﹊﹋﹊﹋﹋﹊﹋﹊﹋﹊﹊﹋﹊﹋﹊﹋﹊﹋﹊﹊﹋﹊﹊﹋﹊

抑郁这两个字我自然是认识的,不过,那是我第一次深入了解抑郁。

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抑郁情绪,一般是指因为具体某件事情的影响和刺激,产生的焦虑、压抑、自我否定、对人生产生绝望等一系列感觉的情绪。

抑郁情绪最大的特征就是,是有具体诱因的。比如说,亲人的离世、失恋、生活出现不好的重大变故。

一般来说,抑郁情绪产生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感觉到人生无 望,痛苦,绝望,严重的时候会失眠,有自杀和自残念头。

当有抑郁情绪的时候,人会自我否定,进而影响到对日常生活的认知。

抑郁情绪其实是可以根治好的,基本就是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大部分人其实是抑郁情绪,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开心的时候。

相比于抑郁情绪,抑郁症最大的特征就是没有什么具体的诱因和刺激。

当发生重大生活变故的时候,患者受的刺激和反应会更加强烈。

而且抑郁症基本上是反复性的,如果患上抑郁症,根治的可能性会非常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