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3600年前是世界最大城市

鄭州商代遺址與現代城市建築完全“融為一體”


有人說鄭州是火車拉來的城市,但在3000多年前,這裡就有了世界級的大都市。一位教師不經意間的發現,讓早於殷商文化的二里崗文化揭開面紗,也將華夏文明史向前推進了1600年。今天,“探尋華夏文明傳承核心區,河南大遺址保護現狀調查”系列報道聚焦鄭州商城遺址,跟隨記者的腳步,讓我們一起走近“鬧市中的商代王都”。


世界級的大城市 它的名字叫“亳”


1950年秋,一個普通的週日上午,已是鄭州南學街小學一名普通教師的韓維周,像往常一樣,來到鄭州城外南二里崗的施工現場,在坑窪的建築工地邊緣,撿起一些破碎陶片,這些奇特的陶片讓曾經做過考古工作的韓維周興奮起來。

韓維周將“幸運的發現”報告給了相關部門,次年春天,中科院考古所河南調查發掘團來到二里崗,調查之後,公佈出了震驚全國的結果——“此處為商代遺址,年代比殷墟更早。”

一位教師的一次不經意,讓早於殷商文化的二里崗文化公佈天下,也將華夏文明史向前推進了1600年。此後的半個多世紀以來,鄭州商城遺址的考古發掘從未間斷。

1955年的秋天,河南省文物工作隊承擔了商城東北部白家莊一帶的發掘,一個規模巨大、標準的長方形城垣再次震驚了世人!通過對夯土城牆的解剖性發掘,根據疊壓關係和出土遺物,大家得出了結論:這座城,早於安陽殷墟的商代早期城市。至此,鄭州商城遺址得以確認。

城牆遺址,周長約7公里,像恐龍的骨骼,如今盤踞在鄭州老城區的高樓大廈間。這7公里長的內城夯土城垣,是鄭州商城作為古代城池遺址的最有力證據,也是唯一的地面遺存。而考古人員發現,在這7公里長的城牆外,還有更長的“外城牆”。文物部門瞭解到,鄭州商代文化遺存分佈廣泛,東起鳳凰臺,西至西沙口,北至花園路,南到二里崗,面積達25平方公里,城址面積約16平方公里,與明清北京外城相當。

還沒有文字出現的商代早期,什麼樣的城市能有如此規模?商代房基、窖穴、水井、下水管道……越來越多的線索與信號被發現。當王室才能擁有的大方鼎等“重器”問世,當一片習刻字骨上出現了“亳”字,當大量有“亳”字的東周陶器被發現……謎底逐步被揭開。鄭州人們腳下的這片土地,竟是曾經的“王城”——商湯所建亳都。

3600年前的鄭州,西北有滎澤,東部有圃田澤,又處於嵩山餘脈,利於防洪,土地肥沃,是依山傍水宜居之地。商王成湯在賢臣伊尹的輔佐下,興兵討伐暴君夏桀後,建立王朝,定都於此,文獻稱為“亳”。

同時期,正值世界文明史上的輝煌時期,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城、亞述城,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達羅和哈拉巴城,還有尼羅河流域都出現了城市。《古都之魂》一書中稱:“這些城市即便在興盛時期,其規模與建制,也比不上鄭州商城。”如此看來,當時地球上,鄭州,已是最大城市了。


3000多年前的王都是啥樣?


“鄭州作為商代都城有150餘年的時間,比安陽殷墟早了300年,之後商代多次遷都。宏大的宮殿基址,大規模祭祀遺存,上萬件出土文物,都能說明當時的興盛與文明。杜嶺方鼎,成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河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世界上與它同一時期出現的文明後來都中斷過,只有中華文明延續至今。”鄭州市商城遺址保護管理處李靜蘭說。

每一處重要遺址,都有自己的特點。如果說殷墟最重要的標誌是甲骨文,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徵,那麼夯土城垣就是古中國文明的標誌。

在如今鄭州鄭汴路城東路附近,人們路過時能看到路口兩側3米左右高的“土城牆”。平日裡不少附近居民在此鍛鍊,這城牆,就是千年前商代的夯土城垣。“歷朝歷代都對其進行過修繕並利用,保存至今。”李靜蘭說,古人通過夯土版築建造城牆,看上去雖然是土,但堅硬如石,保存千年。

商代,不論是在築城、宮殿方面還是在居住房屋方面都運用了夯土版築技術。幾千年的侵蝕後,殘存的城牆還透出曾經的雄偉,城牆主體兩側還遺存腐朽木板痕跡。

3000多年前的王都是啥樣的?在鄭州,考古隊發現了商代蓄水池,池底光滑平整;挖掘出了商代水井,營造考究,揭開了古人供水的面紗,陶製密封管道,四通八達,保障水源不受汙染……發掘出的宮殿遺蹟,位於城東北部高臺之上,坐北向南,顯示著國君威嚴。當時,都城佈局就已是左祖(祖廟)、右社(社稷壇)、面朝(朝堂)、後市(商市)了,就像後來《周禮·考工記》中所載的一樣。而這樣的城市規劃一直為中國曆代封建王朝所依循,明朝於北京建紫禁城,亦是依照這樣的原則。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室主任潘偉斌說,鄭州商城作為商王朝的開國之都,是世界範圍內現存同時期規模最大的都城遺址。其宏大的城市規模和氣勢、內城外郭和宮殿區的整體形制,在中國城市發展史上具有不可複製、不可替代的里程碑意義。


多個遺蹟被現代建築包圍、疊壓


3600年前的商代亳都內城夯土城垣,是鄭州商城作為古代城池遺址的唯一地面遺存。多年來,這個“唯一”就靜靜躺在鄭州的鬧市中,現已成附近市民晨練、休閒的好去處。

相比而言,在轟轟烈烈的城市改造建設中,商代亳都的外城垣更加“慘烈”。因當年未得到有效保護,在完成相關考古研究後,全部作為基本建設工地繼續城市建設,如今已破壞殆盡。

不過,鄭州商代遺址近代並未有過盜墓事件發生,原因在於它的“特殊性”。其一是年代太過久遠;其二是因為遺址充分暴露在人們身邊,就像當年韓維周隨手能撿到“文物”似的;其三,不少遺址被現代建築包圍、疊壓。“地下還有沒有文物?還有。還能不能挖?很難。”李靜蘭說,鄭州商代遺址有特殊性,那就是與現代城市建築完全“融為一體”。

譬如,位於鄭州商城內城東北部地區,約42.25公頃的宮殿區遺址,就因被現代建築佔壓,發掘和保護也面臨著巨大困難。此外,唐初所建的開元寺遺址在今鄭州塔灣路附近,同樣在商城遺址保護區內。古時,約17層樓高的開元寺舍利塔,以“古塔晴雲”的美景被列為鄭州八景之首。可如今,這裡是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塔基就在醫院的地底下,而這所醫院也被稱為“蓮花座上崛起的現代化醫院”。建於東漢年間的文廟、明朝的城隍廟……這些璀璨明珠連同著商代遺址,都分佈在鄭州城市繁華中心,都被現代建築或包圍或疊壓。

因此,如何進行文化遺產保護,找出一條自身特色的大遺址保護、發展之路,成為近年來鄭州市亟待破解的難題。


商代亳都內城夯土城垣,是鄭州商城遺址的唯一地面遺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