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影像記錄下母親河岸邊的蛻變

他,用影像記錄下母親河岸邊的蛻變

黃河——母親河,她展開雙臂滋潤了兩岸大地充滿生機,她也曾經氾濫成災,危及兩岸的百姓。她蜿蜒穿越齊魯大地,與我生活的家鄉濟南遙遙相望。濟南因地處濟水之南名曰 “濟南”,近岸坐落著鵲山、華山、濼口百年鐵路橋等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足跡。元朝畫家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再現了濟南城北的秀麗山水景色。公元 1855 年黃河改道濟南後,濟南進入了黃河時代。

他,用影像記錄下母親河岸邊的蛻變
他,用影像記錄下母親河岸邊的蛻變他,用影像記錄下母親河岸邊的蛻變

黃河從濟南城北流過,是一條 “地上懸河”,成為阻礙城市空間發展 “天然障礙”,長期以來,濟南北部因此成了經濟發展緩慢的區域。2018 年,黃河北岸人民迎來了歷史性的時刻。濟南市被國家設為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政府推動 “攜河北跨”,強力打造黃河北岸新城,讓黃河成為城市的內河。

他,用影像記錄下母親河岸邊的蛻變

保護與發展、城市與鄉村、糾結與機遇,都將成為大都市前進的生存狀態。穿越黃河,改造黃河,古老的黃河將呈現新的景象。

他,用影像記錄下母親河岸邊的蛻變他,用影像記錄下母親河岸邊的蛻變
他,用影像記錄下母親河岸邊的蛻變他,用影像記錄下母親河岸邊的蛻變

對於我而言,身邊的黃河承載著成長的記憶,有著特別的情感。我無數次地往返於城市與黃河之間,以個人視角觀察和思考,看到的是一個介於城市景觀和自然景觀之間的 “盲區”。在母親河邊,莫名產生許多鄉愁,也正是我朦朧中想留住的那種感覺。我框住鏡頭裡的圖像,這些看似平淡的場景,展現著城市、鄉村、山川、河流邊界地帶的蛻變。時間會讓這些鮮豔的瞬間褪色,直到剩下最純粹的黑白。這條 “地上懸河”,曾是城市發展的暫時終止點,也將是城市進一步擴張的新起點。

黃河依然奔騰……

他,用影像記錄下母親河岸邊的蛻變

百年鐵路橋下共享單車停放點守橋的士兵裝載樹木的婦女

作者簡介

潘永強,山東省攝影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作品有《民警接待室》《老工業轉型的日子》等。

2008 抗震救災優秀攝影家,兩次擔任國家藝術基金紀實攝影人才培養項目導師, 連續兩屆(25 屆~26 屆)獲得全國攝影藝術展覽紀錄類金獎和評委推薦佳作,中國文學藝術專項基金資助 “鑄夢” 攝影項目獲得者,三次獲得山東省政府泰山文藝獎,人民攝影 “金鏡頭” 最佳年度圖片專題,“ 徐肖冰 ” 中國紀實攝影大展,新浪 “ 攝氏 2014 ” 年度報道攝影師獎等獎項。

(圖文:潘永強;編輯:王羽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