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留守儿童:16岁闯荡,90年代赚千万,赞助5百名学生学费

陕北留守儿童:16岁闯荡,90年代赚千万,赞助5百名学生学费

1965年4月,史贵禄出生于陕北榆林定边县海则梁村,由于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也没什么产业发展前景,环境极为恶劣,所以青壮年基本都选择外出务工。造成了村里一大半都是老弱病残的现象,家家户户几乎都有留守老人,留守儿童。

史贵禄就是标准的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自己和爷爷奶奶待在老家。

或许是环境使然,史贵禄从小就很听话,从来不惹家长生气,别的孩子还在四处调皮捣蛋的时候,史贵禄就已经开始帮着家里做农活了。

史贵禄十一岁时,同龄人正是撒野顽劣的时候,史贵禄却已经跟着奶奶学会了柳编,每逢夏天就帮着奶奶用柳条编织篓子、簸箕等东西,背到集市上能卖几天的伙食费。

等到再大一点,史贵禄就开始帮家里放羊、种地、锄草,通过自己瘦弱的胳膊扛起了家里的部分负担。

初中毕业后,史贵禄陷入了沉思,是该继续读书还是出去闯荡。

陕北留守儿童:16岁闯荡,90年代赚千万,赞助5百名学生学费

史贵禄的成绩并不是很好,尽管父母很希望儿子能考上大学,但面对困苦的家庭条件,史贵禄还是选择了外出务工,减轻家里的负担。

这一年,史贵禄十六岁,不甘贫穷的他怀揣着梦想和兜里借来的13块钱,踏上了远去榆林的火车。

这是史贵禄第一次离开生他养他的故乡,离开了定边,只身在外闯荡,这也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踏入陌生的城市。

在榆林,史贵禄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贩运瓜子。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史贵禄只用了一年时间就靠着卖瓜子赚到了了一千块钱。

生活的磨难让他懂得了要抓住机会,才能有所收获。所以在他贩运瓜子的这一年里,史贵禄几乎跑遍了整个榆林.

最终定下来一套属于自己的经营模式:只要是在他这里购买的瓜子,不论数量多少,一发现有空壳、霉变的瓜子,都可以凭着坏果找自己换两倍数量的好瓜子。

这样一来,客人纷至沓来,史贵禄的瓜子总是附近瓜子商贩中卖的最好的。

陕北留守儿童:16岁闯荡,90年代赚千万,赞助5百名学生学费

可一年过去了,一千块钱的积蓄算不上多,史贵禄渐渐意识到打工并不能让自己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而要想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要去创业。

此时,改革开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受改革开放的激励,史贵禄决定抓住这个难得一遇的机会,开始创业。

史贵禄拿着自己打工一年赚的1000多块钱租了一间不到四十平米的小房间,开了一家百货店,正式开始做起了生意。

就在这间铁皮房里,史贵禄每天早起晚睡自己运货,吃喝拉撒,洗衣做饭,全在店里。

而这间百货店,冬天最冷的时候气温能低到零下40度,夏天则温度最高可达40多度,总是热得人汗水直流。可史贵禄就在这样的百货店里呆了六年。

陕北留守儿童:16岁闯荡,90年代赚千万,赞助5百名学生学费

每次外出送货遇上雨天,史贵禄总是尽力不让货物淋湿,而自己总是浑身湿透。因为他的服务态度,方圆几里的人都愿意找他买东西,就这样,通过6年的艰苦奋斗,史贵禄赚到了10万块钱。

而这时,周围的百货店也越来越多,而百货店又是最没有特色的店铺,史贵禄意识到这样下去生意只会越来越差,于是他决定将赚的钱拿去开饭馆。

可饭馆只开了一年史贵禄就意识到,开饭馆投资虽然不高,也容易经营,可这个行业和百货店一样竞争激烈,很难从众多商家中脱颖而出,而做不到出彩就会被慢慢淘汰掉。

这时候,史贵禄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成功,人们不再为温饱而发愁,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用具了。于是史贵禄将目光投向了电器行业。

1988年,史贵禄将自己的十万块钱积蓄拿出来在榆林市人民中路开了一个五金综合门市部,而史贵禄也一直秉承着诚信的经营理念,最终以良好的产品质量打开了榆林市场。

陕北留守儿童:16岁闯荡,90年代赚千万,赞助5百名学生学费

没过几年,史贵禄的公司不仅在石家庄、天津等10多个城市开起了分店,还成为了全国10家大销售公司的榆林经销总代理。

最终,在史贵禄的努力下,他的五金部门经营品种已经高达五万多种,只用了10年时间就赚到了1000多万元。

并且史贵禄还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也是为了弥补当年的遗憾,他来到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函授三年,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不仅顺利学习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还考上了高级工程师的职称。

而史贵禄的发家之道还在继续往前延伸,1998年,福利分房政策被取消,银行也开始支持按揭贷款,史贵禄认为,人们现在衣食无忧,家电也不缺了,缺的就是房子。

不久之后房地产业肯定会很火爆,而榆林又正好是资源富集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越来越近,房地产开发自然少不了。

陕北留守儿童:16岁闯荡,90年代赚千万,赞助5百名学生学费

于是,1999年,史贵禄正式成立了榆林市荣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随后又用赚的钱资助乡亲们修路、浇田,还赞助了500多名学生的学费,帮助乡镇人均收入达到8万元……

最终,史贵禄成为了”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上唯一的西安民营企业家。

机遇和努力是分不开的,只有脚踏实地地做了,机会才会降临到你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