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离婚第一人,为了所谓的自由甘为渣男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看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个男人对林徽因的痴情与爱便浮现在我们眼前,而这首《再别康桥》却是被林徽因拒绝后10年重游剑桥时所作,这首诗更像是徐志摩对这十年来理想爱情燃起及覆灭的总结吧。

民国离婚第一人,为了所谓的自由甘为渣男

剑桥大学

徐志摩可以被称的上是一代才子,他游学美欧,曾涉猎过政治、经济多种学科,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又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而被允许出国游学的基础不仅因为他的父亲有殷实的家底,更因为听从父母之命与他根本瞧不上眼的包办妻子-张幼仪生下了一个孩子。

民国离婚第一人,为了所谓的自由甘为渣男

张幼仪

从揭开张幼仪盖头的那一刻,之后的七年婚姻生活中,徐志摩都没有再正眼看这与他门当户对的妻子。婚后不久徐志摩便到北大学习,几个月回家一次。后来到美国留学,家信中也是只提在外见闻,最后至多问一句儿子,而对于这个给他生子操持家务的妻子没有丝毫过问。而张幼仪能做的只有等待。

1920年底,在张幼仪家及徐志摩父母的压力之下,徐志摩写信给张幼仪,邀请她来英国一起生活。等待多年的张幼仪满心欢喜,她以为这个始终对她冷眼旁观的丈夫对她能有所转变。然而事实并非她想象的那样,在漂泊三个星期踏上欧洲的那一刻,从拥挤的满是期待的接船人群中,她看到了徐志摩那张不耐烦且毫无表情的脸。

民国离婚第一人,为了所谓的自由甘为渣男

徐志摩

马上一张他们俩人看似亲昵的照片被寄到徐家老家,这张照片是他们七年婚姻中唯一的一张, 这也是为了让徐父知道他俩“很好”。徐志摩剑桥学习的日子里,张幼仪这个来自上海大世家的小姐不得不做起老妈子的工作,伺候徐志摩的日常起居,而无言的日子始终伴他们左右,张幼仪希望她的丈夫能转变心意,哪怕看她一眼。

民国离婚第一人,为了所谓的自由甘为渣男

唯一合影

此刻的徐志摩满脑子想得都是怎样摆脱他一直嫌弃的“思想落后”的“土包子”妻子,哪怕是在张幼仪怀上了他第二个孩子,听了徐志摩的话要去打掉时。徐志摩想得还是怎样摆脱这段婚姻,去寻找他的自由。

在剑桥他爱上了他的女神-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对着怀有身孕的妻子,徐志摩掏出了离婚协议,结婚七年之后,张幼仪第一次看到徐志摩主动开心的拉起她的手感谢她,感谢这个正怀着他孩子的女人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离婚后的徐志摩,更是在国内报纸上发表“离婚宣言”大谈特谈男女平权,自由婚姻,人格独立,还写诗赠与张幼仪让她开心点.....到这里也充分打破了我们的一个传统迷信,学习好不等于哪都好。

民国离婚第一人,为了所谓的自由甘为渣男

林徽因

正是这段让张幼仪抑郁悲痛的婚姻把她变成了另一强大的自己,此时的张幼仪带着小儿子在七弟的帮助下在德国学习幼师教育,小儿子成为她生活的依靠,现在的她虽然日子依然辛苦,但是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而另一边的徐志摩追着林徽因回到国内,在他向林徽因表达浓烈的爱时,林徽因却拒绝了他。

民国离婚第一人,为了所谓的自由甘为渣男

林徽因晚年也谈起过这件事,她说

徐志摩并不理解她,他想要的只是一个理想中的,自由完美的恋人,而这样的感情来的快,去的也快。也许林徽因才是真正看透徐志摩的那个人,而林徽因的这席话也正好印证了徐志摩的一生。

徐志摩疯狂爱上另一个人,陆小曼,她出风名门,风华绝代,又颇具才华。但问题是陆小曼已经是有夫之妇,而她的丈夫是徐志摩的同门师兄弟,两人是好兄弟。如果说徐志摩与林徽因间是“惊世骇俗”,那他和陆小曼之间可谓是“离经叛道”了。正所谓朋友妻不可欺,到了徐志摩这成了“不客气”,奇特的是徐父同意他们在一起的条件竟然是要张幼仪同意,已经与徐志摩离婚多年毫无瓜葛的张幼仪又要当一次徐志摩眼中的“绊脚石”?张幼仪按徐父的要求,回到国内。当她说出同意时,五年前离婚时的景象再次出现在她面前,徐志摩高兴的跳起来,大喊太好了。经过几番周折,有着自由灵魂的两个“新人类”最终合法的走到了一起。

民国离婚第一人,为了所谓的自由甘为渣男

陆小曼

张幼仪也在国内开启了她的女强人生涯,她先是在大学教授德文,后来又经四哥介绍进入上海女子银行担任副总裁,并想出了让太太们存私房钱这么一个办法带领银行转亏为盈。不仅如此她还创办了云裳服装公司,这家店凭借时髦的成衣及服装定制引领了上海的时装潮流。十几年过去了,张幼仪用这些向那个曾经嫌她“土包子”抛弃她的丈夫徐志摩做出了还击。

民国离婚第一人,为了所谓的自由甘为渣男

另一边徐志摩的婚后生活却与他期待的截然不同,交际花陆小曼的花销一个月换算成现在要几万块,纵使徐家有再厚的家底也经不住这般折腾。徐志摩只得四处教学为他的自由婚姻赚生活费。而经常见不到丈夫的陆小曼又生空虚,她恢复了晚五朝九的交际生活,甚至还染上了鸦片。鸦片消磨了陆小曼对生活的激情与意志,她已经走到彻底堕落的边缘。

民国离婚第一人,为了所谓的自由甘为渣男

徐志摩与陆小曼

在徐志摩第二次剑桥行,也就是写下那首《再别康桥》回家之后,他看见了陆小曼和她结识的“男毒友”躺在床上吞云吐雾的吸食鸦片,徐志摩上前劝阻,反遭陆小曼一个烟枪甩过来砸碎了眼镜。他拎起箱子转身就走,也就是那一天34岁的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失事,至此追寻一生自由爱情的民国才子殒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