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亮對上海的一次罕見表態

房地產行業內,有的老大的發言我每次都格外的重視


其中一位就是鬱亮,理由就是兩個,第一他操的盤子夠大,是足夠能夠徹底的解讀這個行業,第二是因為雖然是老闆,很多話的尺度都有剋制,但不會說假話


也只有這樣我才會特別的重視


而這一次是在前幾天,11月17日,第三屆彭博創新經濟論壇上,低調的鬱亮罕見發聲,發聲中對上海這個城市做了點評


這個點評看上去是一個論調,但是從內容的一些細枝末節的解讀,我們似乎可以看到這個城市的未來走勢



對於一個城市發展,我們似乎經常聽到的都是各種大開大合的規劃,暢想著未來兌現的磅礴藍圖


但是,這麼多城市都有規劃,各位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的城市長期發展的更好些,而還有一些好像做得和說的會有一些出入


這裡的差距有很多主客觀的因素,但其中有一點,在於規劃有沒有讓城市變得更能抵禦不確定性風險如各類災害的衝擊,並具備從中快速恢復的能力,對城市的長期健康發展起到託底效應


前幾天鬱亮參與彭博創新經濟論壇“城市之光”圓桌討論,發言時多次提到了上海,一併提到的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詞:韌性城市


“疫情加速和強化了中國城市此前已出現的一些趨勢特點,其中較為突出的是中國開始呈現出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網絡型城市群結構。散佈在城市網絡上的各個節點,它的設施將更加完善、功能會更加多樣化。疫情之前,功能混合的節點就已出現在中國城市中,比如上海的陸家嘴。”


“如果每個城市節點能夠實現自給自足,互聯互通,形成生態安全屏障,就不會出現系統性崩潰。”


“中國的城市規劃與城市政策也開始更加傾向於韌性城市、網絡城市的建設。而上海和深圳在這方面的優秀實踐很有借鑑意義。”


鬱亮眼裡,上海已出現的韌性城市趨勢,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存在


鬱亮對上海的一次罕見表態

上海這個城市比我們想象的還有魅力,有很多值得解讀的細節


鬱亮對上海的一次罕見表態


比如上海的濱江帶,很多人對濱江的解讀都是多麼多麼金貴,可以看到多少的景觀,但是濱江帶的另一面是這個城市的防汛岸線


鬱亮在發言中提到,陸家嘴濱江地帶,設置了臺階式的防汛岸線,可以滿足不同防汛狀態下城市的需要


日常,防汛壓力處於低位時,它可作為市民的親水娛樂空間。當遇到幾年一遇的洪水時,則有相應的設防標高標準可以從容應對,即使被淹沒也可以用大自然的生態系統來消化雨洪的威脅


而最高設防標高標準則足以應對千年一遇的極端洪峰挑戰


鬱亮對上海的一次罕見表態


這種城市設施兼顧日常生活和應急情況需要的細節實踐,就體現了上海的韌性所在。


不會崩潰的城市,才是最值得長線發展的城市,而上海的整個骨架,其實都是按照這樣的邏輯處理的,形式載體可能說出來你會意外:那就是綠化帶


鬱亮在發言中舉到了深圳的公園體系案例,他提到深圳市民出門走500米就是社區公園,2公里內一定有綜合公園,5公里內可以到自然公園,在附近公園裡跑步、散步、跳舞、娛樂,已經成為這個城市居民每天的習慣


而在突發災害期間,這些公園可以立即成為附近居民的隔離避難場地,承擔疏散和救災功能


上海的公園體系其實也做得很系統

鬱亮對上海的一次罕見表態

這是上海綠地網絡規劃圖,這是我唯一一張會打印出來每天看的上海地圖,我覺得看這張圖的重要性要遠勝過看其他規劃圖


這幅綠地網絡圖,從一個側面說明網絡型城市正在成為上海的城市發展的趨勢


你會發現上海的外環線,本質上就是一條綠籬帶將上海城區和近郊區實現相對區隔


而整個近郊區域,幾乎沒有特別大塊的超大片區成片開發的地塊,都是被一塊塊淺綠色的綠地或者郊野公園所隔斷


這也是為什麼整個上海的開發強度一直控制在30%左右的根本原因


城市網絡化發展,相對聯通也相對隔離,有這樣的規劃骨骼,上海在經歷突然衝擊時才不容易受到系統性影響

鬱亮對上海的一次罕見表態


但綠化帶等物理劃分只是網絡型城市的形式載體


鬱亮關於網絡型城市最核心的觀點在於,傳統城市常以各種較為單一的獨立功能區組合而成,而網絡化的城市則是城市網絡上的各個節點都具備完善的設施、多樣化的功能


這才是網絡型城市的內容所在


但這一點要求也非常高,要做到居民日常的吃、住、行、教育、醫療等生活需求能在步行或短途交通可達的範圍內滿足,不僅需要城市節點內具備多樣化的配套服務,而且更底層的水務、電力、交通、通訊等設施需要非常完善,達到類似於“15分鐘城市”的概念


做到這樣,城市將會更具韌性,按照鬱亮的解釋,當災害來臨的時候,如果每個城市節點能夠自給自足,互聯互通,形成生態安全屏障,就不易出現系統性崩潰


目前從全球範圍來看,還沒有能夠完全做到的,但海外如新加坡、巴黎等城市已在探索。而在鬱亮看來,國內部分城市如上海也早在疫情前已出現了這樣的趨勢和特點


鬱亮舉了上海陸家嘴的例子,由最初功能相對單一的金融中心,到現在融入了更多的混合功能


在我看來,要實現“網絡型城市”或“15分鐘城市”的概念,把居民生活所需要的多元場景高密度地集中混合在一起,需要將顆粒度縮小到更小的剖面去精耕細作


比如很重要的一個剖面,就是城市的立體化發展,能夠更加高密度地容納不同設施和服務,釋放城市的平面空間,符合網絡型城市趨勢


舉一個細節案例


目前上海最超前最領先的片區規劃其實就是大虹橋核心區,很多人看到這個規劃第一反應是什麼虹橋交通樞紐,什麼會展中心,多少樓宇經濟


這些都對,但其實都不是整個大虹橋的骨架,但我最近把公司搬到大虹橋之後在一張圖裡面看到一個細節:


鬱亮對上海的一次罕見表態

只要你在虹橋商務區走,就一定能看到這張地圖


但是你只要仔細看就會看到一個細節:

鬱亮對上海的一次罕見表態

在會展中心和虹橋樞紐中間,動線上除了地面之外,還有兩條獨立動線:一個是獨立的地下B1層的通道,一個是地上二層的天橋


鬱亮對上海的一次罕見表態

你會發現所有的商業體都通過天橋被串聯整合在一起


鬱亮對上海的一次罕見表態


整個地下空間也通過地下通道被串聯在一起


這也就決定了整個虹橋商務中心本質上是構築了地下、地面和二層的垂直豎向三層平面


日常生活時,這三層平面將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的工作、購物、居住、餐飲等場所高密度地聚合起來,上層辦公,地面層購物,地下層餐飲消費和地鐵交通


同時,對於日常人流量巨大的虹橋樞紐,三層通道的串聯設計,可以在出現應急情況如大型火災時,對人群進行快速疏散


而在面對小的災害事件時,這三層平面又能做到對垂直空間的區隔和隔離,使這個區域更從容地處理突發事件。例如,地下層餐飲空間出現了小的火情,只需要對地下通道進行封閉和救援,卻可以不影響上層的辦公空間


區域網絡化依賴綠化帶和道路交通,更小的社區網絡化就可以圍繞垂直空間


這三層平面的細節設計,體現了上海在立體化城市和韌性城市趨勢上的實踐


鬱亮對上海的一次罕見表態


以上的各類細節,彙總起來形成鬱亮所講的韌性城市的根本,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網絡型城市群結構,同時每個節點功能完善,城市設施具備兼顧日常需要和應急需要,在經歷突然事件的時候,整個城市依然可以保持良性運作不會癱瘓


這就像一個串聯電路一樣,出問題的地方定向維修就好,整個路線不會因此癱瘓或者終止


好,回答一個關鍵問題:為什麼上海能夠在疫情之前就出現韌性城市的一些特點?


其實你只要埋下去看上海的內核,你會看到這個城市的生命力和旺盛向上的能量


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是上海宏大的城市規劃和發展下,潛藏著對城市居民生活和需求的細心關懷和考慮,例如多中心和分佈式的規劃讓居民生活工作更為便捷、減少交通成本,同時讓各個城市節點更加均勻發展,獨立完善


大家可以從這個城市的骨架推斷出這個城市的長線發展:

鬱亮對上海的一次罕見表態

正是因為上海不存在簡單的攤大餅開發模式,所以每個獨立板塊都很均好,每一個近郊區域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統在運行,互相獨立也互相連接


所以你會發現只有在上海每個區都有自己的獨立定位,而不像其他地方用簡單的城市副中心來解讀一切


此外還有前述的濱江防汛線、城市公園體系的多功能設計也是既考慮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也考慮了應急情況下的公共安全


正是這種對人的關懷和考慮,才使上海在疫情前就出現了韌性城市的趨勢和特點,最終回過頭來也保護了城市和居民,讓這個城市在災害衝擊下能抵禦衝擊和快速恢復


這就是這個城市的底色,始於人,歸於人


鬱亮此前說,“企業和城市某種角度上是類似的,都是一個大型複雜系統。如果說城市的變化是更加網絡化,那麼公司的組織方式也有相似性。


在網絡化結構之下,我們鼓勵更多的個性,讓更多的創新更容易出現,那麼這個體系將具有更高的包容度,也將會具有更強的韌性。”


而我記得萬科在介紹事業合夥人綱領的本質時,反覆提到的一句話也正是:“始於人,歸於人。”

以上為正文,來自真叫盧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