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聰明人,三不爭,福氣也越多

沒有人不願意自己是聰明的,聰明在人生中是有大作用的,不論是事業上的成功還是人生中的成就,聰明都能夠讓人找到解決難題的方法。但是聰明又是一個很虛無的東西,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是聰明的,因此才有了那一句“自作聰明”的俗語,正是一般人搞不懂聰明的本質,才會因為“自作聰明”迷失自己的人生的方向。

真正的聰明人,一定是能夠讓自己的人生積攢福氣的,而這種聰明人,他們和自作聰明不同的就是,他們的人生貫徹了“不爭”的理念,但是自作聰明的人卻經常想的是去“爭奪”一些東西回來,因此我們要了解聰明人的“三不爭”,然後才能夠反過來審視自己的聰明,是不是真正的聰明。

真正的聰明人,三不爭,福氣也越多

不跟小人爭

什麼是小人?小人就是輕義而重利,任何一點的蠅頭小利在小人眼中都是錙銖必較的,因此和小人打交道,一定要做到“不爭”的心態。人生中會面臨很多利益的割捨,對於聰明人來說,需要爭取的利益一定是長久的利益,而對於短期的利益,能讓則要讓之於人,這樣既可以讓自己避免有小人的心態,更能夠獲取人心。

清朝中興之臣左宗棠,他在自己的人生中就貫徹了“小利不爭”的觀念,左宗棠祖上做過大官,因此在老家有一片很大的祖宅以及田地,左宗棠幼年父母雙亡,一直都是靠著家中的助產度日。

真正的聰明人,三不爭,福氣也越多

到了十九歲那年,他進京趕考失利,回來後發現自己家的田地被族人分走了一半,左宗棠想前去論理,但是想到自己獨自寄身鄉族,如果據理力爭,田產自然能夠要回來,不過以後也便失去了宗族的依靠。

左宗棠拿出自己家的田產契約,找到那些分割他家田地的族人,不但沒有怪罪,反而將田契也一併送了出去,左宗棠這種做法,讓他在族內得到一些宗老的同情,公開出來為左宗棠站腳,不許族人以後再有欺壓他的舉動,就這樣左宗棠用自己的“不爭”換來了在家鄉安穩立足的機會,等到自己學有所成,左宗棠才正式出山,最後開創自己的人生的輝煌。

真正的聰明人,三不爭,福氣也越多

不和耀舌爭名

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歡信口開河,自抬身價,他們憑著三寸不爛之舌,不管在哪裡都喜歡炫耀自己的名望,對於這樣的人,聰明人是絕對不會和他們爭名的。一個人的名聲,最穩妥的就是通過行為來彰顯,如果希圖於虛誇的言談能夠給自己帶來什麼聲望,那麼這種聲望就好像是井底之蛙的侃侃而談,不但對自己的人生沒有任何的裨益,反而會讓眾人覺得自己喜歡譁眾取寵,成為別人的笑柄。因此聰明人的嘴,一定不會用來宣揚自己,更不會和喜歡炫耀自身的人去爭奪虛無的名頭。

真正的聰明人,三不爭,福氣也越多

春秋時,蔡國有一人喜歡吹噓自己的膽量,他經常對眾人說,自己一隻手就可以制服老虎。但是蔡國根本沒有老虎,因此誰也沒有辦法證明他說的話是假的。有人問蔡國大力士,能不能做到一隻手打退老虎?大力士表示不能。聽了大力士的話,那個人更加肆無忌憚的吹噓,說自己是上天派來的打虎克星。

後來有楚國人的虎戲團來到蔡國遊覽,一隻老虎表演時逃了出來,蔡人都很驚恐,大家想到打虎克星,請官府命那個人上山捉虎,誰知他早已經人去家空,逃之夭夭。蔡國的大力士帶著鉤鎖棍棒,很輕鬆將老虎制服,被人們稱之為“制虎猛士”,而那個喜歡吹噓的人則成了人們口中的笑柄。

真正的聰明人,三不爭,福氣也越多

不和生人爭氣

人和人之間有很多的緣分,這些緣分中,最多的就是一面之緣。在自己的人生中,要做到不和無謂的人爭閒氣,這樣是毫無意義的舉動。很多人信奉“不爭饅頭爭口氣”的說法,這樣非常愚蠢,畢竟就算是和一個陌生人分出了高下,你也無法說服一個人承認他是錯的,你是對的。

爭論永遠不會讓別人心服口服,更何況是對於一面之緣的人,對方究竟服與不服氣,本質上是沒有任何區別的。所以生活中一定要避免為了一些芝麻大的事情,就和別人置氣。真正的聰明人不是永遠不會跟別人爭論,而是會把爭論用在有價值的人和事情上,這樣才對自己的生活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