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與藝術 | 酒入中國畫,繪出不解緣

古代中國畫中,以酒入畫的內容很多,如以酒喻壽。飲酒之好,激活了數年不少中國畫家的靈感,為後人留下數以千萬的藝術精品。這樣的名畫比比皆是:東漢壁畫《夫婦宴飲圖》;晚唐孫位的《高逸圖》;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南宋劉松年的《醉僧圖》;元代錢選的《扶醉圖軸》;明代仇英的《春夜宴桃李圖》;明代陳洪綬的《飲酒祝壽圖》等等。有了酒,繪畫才會顯得大氣灑脫。飲酒與書畫創作的密切關係不言而喻。

《高逸圖》:

酒與藝術 | 酒入中國畫,繪出不解緣

酒跟繪畫創作之間的緣分十分悠久。早在漢代時,漢畫中就有許多有關酒文化方面的圖像。到了唐朝時期,有著“吳帶當風”的畫聖吳道子,常常“嗜酒且利賞,欣然而許”,乘酒後昂奮之際,始振其靈筆,他的大部分作品是在此種情況下完成的。《歷代名畫記》中說他“每欲揮毫,必須酣飲”。作畫前必酣飲大醉方可動筆,醉後為畫,揮毫立就。唐明皇命吳道子畫嘉陵江三百里山水的風景,能一日而就。只因酒興大發,落筆恰到好處。這表明酒與吳道子的畫之間,一定有些關聯。

 錢選的《扶醉圖軸》:

酒與藝術 | 酒入中國畫,繪出不解緣

酒與繪畫的關係,書畫家與酒的精彩故事在明清時期仍是層出不窮。至明代,浙派畫家吳偉可謂酒中豪傑,尤其喜歡飲起酒來,再作縱恣粗獷的山水。而水墨大家徐渭亦喜酒,同樣願意在痛飲後揮筆,晚年他在所作《又圖卉應史甥之索》一詩中說:“史生親攜八升來,如椽大卷令我畫。小白連浮三十杯,指尖浩氣響春雷。”他把草書的宕蕩奇肆線條和淋漓酣暢的水墨融會為一體,畫面富於音樂美感的視覺形象。如《墨葡萄圖》的筆斜風雨,藤蔓飛揚,濃淡相間的葉片,珠圓玉潤的果實,無不統一於如痴如醉的情感旋律中。這除了得力於藝術功力之外,當然還仰仗於酒效,酒起到了催化和昇華至最高境界的奇效。

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

酒與藝術 | 酒入中國畫,繪出不解緣

酒不僅能幫助和激發畫家的創作,而且還是畫家們創作的重要題材,諸如文會、雅集、夜宴、月下把杯、蕉林獨酌、醉眠、醉寫……無一不與酒有關,無一不在歷代的繪畫中反覆出現。他們酒後興奮地引發絕妙的柔毫,於不經意處傾瀉胸中真臆,令後學讚歎不已,甚至頂禮膜拜。我們可以說,中國之酒,“醉”了中國之畫,更“陶醉”了無數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