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賣日曆也一樣賺的盆滿鉢滿嗎?年底賺個過年錢不成問題

節前,我在辦公室裡轉了一圈,發現一件特別有趣的事:每3個工位裡,就有一張桌上放了一本2019年的檯曆。我大概數了數,你猜出鏡率最高的是誰家日曆?沒錯,就是那本火了好幾年的《故宮日曆》。除了它,我還看見好幾本果殼的《物種日曆》、單向街的《單向歷》,大概是因為創業邦的文藝女青年比較多吧。 這些都是傳說中的爆款檯曆,唯一沒在辦公室裡看到的是豆瓣的《電影生活日曆》,但一個文藝女青年立馬告訴我真相,那是因為豆瓣總共就賣了兩批,都是當天秒殺。你想再買一本,對不起,淘寶二手都估清了,我找了半天,就找到一本寫著“已售出僅供欣賞”的,標價1999塊,你咬牙想買都沒貨。

你有想過賣日曆也一樣賺的盆滿缽滿嗎?年底賺個過年錢不成問題

檯曆,也有人習慣叫日曆,這都沒問題,問題是它可是個古董啊,幾十年前擺在桌子上看時間的一個老物件,按理說有了智能手機,日程管理、時間管理都能在手機上完成,還能通過雲同步好幾個設備,這麼方便,紙質日曆應該作為舊貨被淘汰了吧,可為什麼人們又開始迴歸這個“過完一天就要撕一頁”的麻煩東西呢?而且還出乎意料的火。在我看來,檯曆重新風靡,大有人手一本的趨勢,有幾個外因: 首先,為什麼手機日曆沒能把檯曆徹底消滅呢?因為手機上的日期管理帶不來儀式感,過一天撕一頁,無意間傳達了一個美好的暗示:我每天都在認真生活著,文藝女青年尤其容易中這種小確幸擊中。這種儀式感要模仿起來,門檻又非常低,很容易引發病毒式傳播。 日曆同時還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剛需。尤其是一到年底,它的社交屬性立刻凸顯,公司、朋友之間走動,檯曆是一個保險的伴手禮,在滿足基礎功能的基礎上,如果再做得漂亮,可以成為一個非常籠絡人心的送禮選擇了。正確的時間節點加劇了它的傳播效應。 做出一本爆款日曆,你得掌握幾個要點。 首先是包裝。這裡我指的可不光是外盒包裝啊,當然它們也重要,但最重要的包裝在於功能的升級。不管你是走《紅樓夢日曆》那樣的古典高雅範兒,還是《企鵝手賬》這樣的國際時尚範兒,都得有一個“功能”貫穿始終,比如知識、信息。星座公眾號出的“星光歷”,必要功能是星座運勢;果殼出的《物種日曆》,背後有365篇自然界生物知識。切記,今天的檯曆最重要的功能可不是光寫對日期、陰曆陽曆、節氣就完了,一定要有一個鮮明的主題貫穿365天。

你有想過賣日曆也一樣賺的盆滿缽滿嗎?年底賺個過年錢不成問題

其次,情懷。我們來看看今年最受歡迎的大爆款,《故宮日曆》和《單向歷》,它倆的主題都是“黃曆”,直接戳中現代人的復古情懷。《單向歷》還每天貢獻一句心靈雞湯,光是對著這句話拍照,也足夠在朋友圈裡曬情懷了。 最後,能+互聯網的檯曆更好,這裡又要說《物種日曆》了,365個物種,檯曆上只有52張圖,想看解釋?掃二維碼。另外,前面說了,日曆有天然的社交屬性,在傳播渠道上,也得充分利用互聯網。 說到這兒你也該明白了。包裝,是功能上的加持,產品才有利潤空間;主題,其實是映射了圈子文化,把大眾產品升級為小眾產品,抓住一群有特定愛好的人。本質上,新臺歷生意是一個垂直人群生意。 檯曆跟我上期講過的瓜子還不太一樣,檯曆的上手門檻太低了。有美編,有插畫師,有文案,就能設計出來了,找個印刷廠就能生產,標準化也不難。只要做到設計別緻、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印刷精美,定價就可以穩坐60到100塊錢的區間,加個精裝版標價188也一樣有土豪願意買單。

你有想過賣日曆也一樣賺的盆滿缽滿嗎?年底賺個過年錢不成問題

不過,一個能引爆的檯曆產品,還需要一點工匠之心。材質、工藝不能不講究,有的檯曆結構還非常複雜,別看它就是一個桌上小物件,想做出逼格和調性,產品還是要磨的。 如果你已經有一個2C的產品,也聚了一群用戶。檯曆是一個很好的衍生產品。它既能滿足你的品牌傳播,也能給你帶來一點小收益,用戶還非常高興。但如果你想以檯曆作為切入點創業呢,打法就跟果殼、豆瓣不一樣了,要知道人家賣檯曆是賣周邊,幾十萬本臺歷賣完,還有主營業務啊。你就得想想一本臺歷火了之後,要拓展哪些品類了。畢竟檯曆的消費頻次太低了,年底火一把,年過完了,誰也想不起來買了。 當然,檯曆的普及率越來越高,私人定製是個生意,但這是一個“淘寶小店”生意。我認為,真正可以做文章的空間,還是線下的“日程管理”。首先,日期管理工具不一定要固定日期,日本韓國流行了好多年的手賬本,很多是沒有固定日期的。結合了手賬功能的日曆,大可做萬年日程本,小可做時間便籤,是一個不錯的衍生方向。現在這個領域仍然是舶來品的天下,日韓歐美都有知名產品了,但還沒見著什麼國產品牌。 最後,別忘了文創領域大火的趨勢。剛需+情懷,給了檯曆重新風靡的土壤。加上年末這個特殊的時間點,檯曆只是文創周邊要爆發的一個引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