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和妈妈结婚”,本以为是童言无忌,后来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都说男孩子要和妈妈亲一点,女孩子和爸爸亲一点,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很多家庭的关系的确如此。

其实这也和父母对子女的宠爱有一定的关系,老一辈都这么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儿子是妈妈的小棉裤。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一定不能太过火了,这样子,关爱就变成了溺爱,一发不可收拾,最后也只能自食其果。

“我要和妈妈结婚”,本以为是童言无忌,后来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教育孩子一定要让他们知道,父母永远是父母,是需要有一定的威严的,这和爱他们并不冲突。只是让他们认识到要尊重父母,认识到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

有一个小男孩都已经十几岁了,但是每天粘着自己的妈妈,吃饭还要喂。妈妈也觉得这是孩子喜欢她的表现,所以就这么一直宠着他,两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我要和妈妈结婚”,本以为是童言无忌,后来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后来有一天,小男孩在客厅看电视的时候,大声说道:“我要娶自己的妈妈,我一定要和妈妈结婚。”听到这话,孩子的爸妈只是觉得童言无忌。但是后来他们发现不对了,孩子把学来追女孩的东西,都用在了妈妈身上,还一直说着要和妈妈结婚,甚至是和妈妈生小孩。

爸爸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带孩子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说:孩子有严重的恋母情结。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的重心一直围绕着妈妈转,这种情况和童年妈妈对他过于宠溺有很大的关系。

“我要和妈妈结婚”,本以为是童言无忌,后来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听了医生的话,这让孩子的妈妈觉得后悔莫及,妈妈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独立,并且教会他男女之间关系的知识。因为父母的过度溺爱,最终造成了许许多多的真实案例,到头来爱反而变成了伤害。

那么孩子到底应该怎么接受爸爸妈妈的爱?又或者说,爸爸妈妈到底该怎么爱自己的孩子才对呢?

首先,父母在爱孩子之前,一定要树立一个高尚的形象,要有一个自己威严,不能让孩子肆无忌惮的耍脾气,这样子就不会造成,孩子后期无法无天的样子了。威严之下的爱,才是真正能让孩子懂得父母的爱,这样对整个家庭都是好的。

“我要和妈妈结婚”,本以为是童言无忌,后来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其次,孩子虽然是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格,我们必须培养孩子对性的认知,这是在中国最缺少的教育,但也是最重要的教育。虽然你是孩子的母亲,但是也是一个异性。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父母也要学会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像小时候一样过分亲密,这样对他们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不利。

最后,父母要学会让孩子独立,不能让孩子过分依赖父母,否则,造成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孩子产生恋母情结或者恋父情结等等。所以家长要从小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吃饭,自己起床穿衣服。

“我要和妈妈结婚”,本以为是童言无忌,后来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孩子在五六岁就可以分床睡,家长就不要再和孩子睡在一起了,这是最好的能够锻炼孩子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办法。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小宝贝,所以千万不要让自己的那一点自私,而害了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