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死後,曹丕、劉備稱帝孫權稱王,可謂"關羽之死,皆大歡喜"

本文為作者原創,如有轉載,敬請標明!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可謂是神一般的存在,雖許多事蹟來源於歷史,卻又"高"於歷史。尤其是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有個非常醒目的標記:身後那杆上書"漢壽亭侯"的大旗,走到哪跟到哪。

關羽死後,曹丕、劉備稱帝孫權稱王,可謂

按理說這個封號,是關羽降曹後,曹操假託漢獻帝之口,封賞給關羽的。顯然,這點誰都明白,雖按關羽的理解,這是降漢不降曹的標誌。但問題就在於,當劉備自稱漢中王后,封賞關羽為五虎上將之首。以關羽義氣深重的秉性,應該立刻就換掉這個"漢壽亭侯",改立劉備封賞的才對。可關羽卻還是繼續高揚"漢壽亭侯"的大旗,難道關羽就沒考慮過劉備的感受嗎?雖劉備一直是宣稱要匡復漢室,但匡扶手法,卻是最後劉備稱帝了。所以從這點來看,若關羽在劉備稱帝時還活著,他是否會答應劉備稱帝?這還真是個未知數了。

因為關羽在水淹七軍後,若真的能繼續一步,直搗曹操老巢,那真就等於"解放漢獻帝,匡扶漢室"了。此刻,關羽和劉備之間,突然插入一個漢獻帝,從關羽如此敬惜漢獻帝封賞的"漢壽亭侯"和他沒事就讀《春秋》,通曉春秋大義來分析,估計必會傾向於漢獻帝,劉備想稱帝,就要先過關羽這一關了。

關羽死後,曹丕、劉備稱帝孫權稱王,可謂

故而,在關羽水淹三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天下後,曹操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要遷都,帶著漢獻帝跑路。幸虧司馬懿阻攔,並提出約孫權,兩家聯手,一起幹掉關羽。但司馬懿的這個辦法,有個最大的軟肋,就是劉備!因為劉備若解救,增兵派將支援關羽的話,不說曹魏,只說東吳,再想偷襲得手,是不可能了。

因為呂蒙偷襲荊州成功,最關鍵的人物是糜芳這位國舅投降。所以若劉備當時派張飛,哪怕趙雲前來,呂蒙就只能公開攻打荊州,孫劉聯盟破裂。此刻,孫權有否膽量破壞這聯盟,而跟曹操聯手,其實屬於小概率事件了。畢竟,三國最大的勢力是曹操,所以孫權勢必會跟蜀國重新進行利益劃分,共同滅了曹操,跟曹操聯手,滅劉備這種幾率要小於跟劉備繼續聯合了。哪怕孫權坐地起價或誰也不幫,先觀察再定,都是比較好的辦法。

關羽死後,曹丕、劉備稱帝孫權稱王,可謂

所以無論怎樣,若劉備解救關羽都不會死。可萬分蹊蹺的是,無論正史還是《三國演義》,關羽自發起襄陽之戰即北伐,到最後被殺,劉備都一直毫無反應。其實看看前面,劉備稱帝的野心,就能明白了,因為關羽發起襄陽之戰,對劉備來言非常難受,一旦真的把漢獻帝解放出來,你讓劉備怎麼辦?

故而,關羽遭到了曹、吳兩方聯手,堪稱是調集了手中所有王牌,蜀國的五子良將、吳國的呂蒙、陸遜等,合力圍剿關羽,最後兵敗被殺,劉備就是全程沉默,無視。且更加蹊蹺的是,關羽之死,堪稱是真正開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因為關羽死後沒幾年,便是曹丕登基,跟著劉備登基,然後孫權"稱王"!所以,關羽其實就是死在其對漢室忠心上,他跟曹操陣營中的荀彧,非常相似。荀彧幫曹操是目的,是想匡扶漢室,哪料卻最終發現曹操的野心,立刻跟曹操翻臉,最終曹操送去一個空盒子,荀彧憤而自殺,曹操立刻當了魏王。

關羽死後,曹丕、劉備稱帝孫權稱王,可謂

再看關羽,也是如此,遭到兩國聯手圍剿,劉備卻無視,而最終被殺,三國正式確立,可謂是"關羽之死,皆大歡喜", 魏、蜀、吳三國的老大,由此紛紛登頂人生高峰。

今天就聊到這裡,今後將和大家分享更多歷史故事,喜歡的話就關注我吧!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