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里刚毕业的大学生:20出头,有着中年对于理想的彷徨

前言:作为后浪的我们,在这个艰难的时期里入海,决定我们奔涌高度的,不是梦想的伟大程度,而是我们作为一个成熟个体,不断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选择,最终带来的人生丰富程度。

01

后疫情时代里刚毕业的大学生:20出头,有着中年对于理想的彷徨

乌克兰插画师Svetlana Snezhkova

小李之前不姓李,姓王,是个今年在佛山刚刚毕业的学生,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改姓了李。

小李出生在广东阳江,推开家门,就是山。在那个坐落在山脚,小小的村子里,他上有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

“因为还没开放二胎,超生还有爷爷信风水的原因,我小学三年级前姓王。”

相比于大山,他更喜欢大海。

大学四年,他待得最多的就是学校的泳池,在那个泳池里,他从实习救生员,一路考证,到现在的游泳教练。

“我的大学一半是水,一半是上课。”

4年下来,热爱游泳的他,有着古铜色的皮肤,还有健壮的体魄。

“只要游泳池开放,我能从开门待到闭馆。”

高度的自律,即使毕业,他还是保持着不烟不酒,少盐少糖,7点准时起床跑步,11点准时睡觉的生活规律。

四年的大学生活里,他虽然是环境工程专业,可是过得却是体育学院的生活。

自己去图书馆借游泳训练的书,自己上网看视频学习游泳,努力考证。

“我也玩游戏啊,比如《炉石传说》,也看刷B站看动漫,时间久了,感觉没什么意思而已。”

运动带来的多巴胺,比起这些手机电脑刺激,让他有更高的满足感。

2020年,本该是他大学最后的时光,因为疫情的原因,他的大学被偷走了声势浩大的毕业典礼,班级最后一次盛大的聚餐。

甚至,来不及再去那个泳池打卡,以学生之名最后一次入水。

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就毕业了。然后分批回去学校收拾东西,打包行李寄回家。

02

后疫情时代里刚毕业的大学生:20出头,有着中年对于理想的彷徨

乌克兰插画师Svetlana Snezhkova

虽然我之前也知道这个人的存在,真正的认识,是在同一个小区的泳池工作。

暑假了,各地开始复工复产,在“夏天归还给人民”的口号下,公司积极申请,总算在7月份开,拿到了小区泳池开放的允许。

作为公司负责这个小区的管理人员,与作为救生员队长的他,真正开始熟悉起来。

“我想去当兵。8月的时候有体检。”

所以这个暑假他没有像他的同学那样,急着找工作,而是留在佛山,准备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去当兵。

按他的身体素质,我们都觉得八九不离十了。

作为救生员队长,他照看着整个泳池,也照看着其他的救生员。

每天都是来的最早的,安排一起搞卫生的,他顺手全部都做了。

他要关注水质,关注天气,还要关注泳池的大大小小的安全。除了泳池开放时间的救生员工作,还有培训期间的教练工作。

比起说话,他做得更多。

后疫情时代里刚毕业的大学生:20出头,有着中年对于理想的彷徨

乌克兰插画师Svetlana Snezhkova

然而,体检没过,他今年当不成兵。

各项数据都很好,就是肾里有个小结石,不影响健康,正常运动就能排出来,可是当兵不允许,所以他没有过。

所有人在他安静回来的时候,都默默猜到了事情可能不顺。没有人提和当兵相关的话题。

“没过”,最后他自己主动说的。

我们才发现,他为什么一直按时的喝水,还有开始按时跳绳。就是为了排出这个结石。

“医生说可以自己排出来的,做手术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建议多锻炼多喝水就好。”

知道结果,回来那段时间,他还是按时起床,认真工作,就是感觉没那么热情了。

“或许是以前在学校泳池不怎么爱喝水引起的。”

他始终没有怪命运,也没给我们安慰的机会,还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03

后疫情时代里刚毕业的大学生:20出头,有着中年对于理想的彷徨

乌克兰插画师Svetlana Snezhkova

有一天他在给小朋友上自由泳课,下课后,突然感觉心情变好了,细问才知道,他找到了别的工作目标。

“我想去当消防员。”

有个家长知道了他兵检的事情,觉得很可惜,然后和他提起消防员这个职业,他再次有了努力的目标了。

“消防员也要体检,我还是要多喝水多锻炼,先把体内的结石排出来。”

“或者我先找个时间宽松的工作,养活自己,然后排出结石再说。”

然后就从家里寄来了电脑,开始准备本专业的面试。

“你还想当消防员么?”

这次他有点不确定了。

“先这样吧。”

说完,他又换上了游泳教练服,准备下水去上完最后的一批学生的课程。

上课中途,他请了一天的假去面试,然后在宿舍进行了线上的复试,一个星期后,他顺利入职了一家环境监测公司,听说还是家国企。

期间他发的最后一条朋友圈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回来教游泳了”。

04

后疫情时代里刚毕业的大学生:20出头,有着中年对于理想的彷徨

乌克兰插画师Svetlana Snezhkova

2020年的政府报告中,只有短短1万字,是近些年以来最短的,堪称惜字如金。

即便是在如此精炼的篇幅之中,有一个“关键词”竟然还能出现了39次之多,这个“关键词”就是“就业”。

据统计,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超过去年。

与此相对应的,是疫情之下显著收缩的经济规模。一扩一收之间,就业矛盾在本年度集中凸显。

关于“眼前”还是“远方”,这件事,对于今年毕业的人来说,是个躲不掉的问题。

既要和同年龄的人去竞争,还要和今年因为疫情而被淘汰下来工作2到3年的就业者竞争。

B站上,无论是是站在理想主义,偏向于“远方”的《后浪》,还是站在现实主义,偏向于“眼前”的《入海》,都是对于现在年轻人的一种笼统的描述。

作为后浪入海,我们才发现,撑起远方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还有家庭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机遇。

踏出舒适圈,去追求更高的“远方”,是需要时间机会成本的。

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原生的家庭,或者个人的努力。可以负荷得起这个成本,也就是输得起,而有些人就是不可以。

2020年,这场全球性的疫情,给我们上了一课。

无论你是在择业、待业还是创业,选择是冒险还是保守,如何让生活变得和疫情来临前那么平凡简单,这么一个要求,就已经要竭尽全力了。

无论承认与否,有些人竭尽全力,只是成为了一个平凡人。

成熟最大的一个标志,就是“识时务”,是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找到理想与现实的最符合自己的落脚点,不断前行。

懂得退而求其次,往往就不是次了,而是当前的最优。

就像周杰伦在《稻香》里唱的,“追不到的梦想,换个梦不就得了”。

生活不断继续才是最重要的。

“2020年还有3个月,你在待业还是工作中。评论可以说说你的故事。”

-End-

文 | 小粽子先生

图 | 乌克兰插画师Svetlana Snezhkova

关注@小粽子先生,一起侃不温不热的平常生活,下次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