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沉浮录”之------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


“名将沉浮录”之------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

徐达,生于1332年,死于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徐达善于治军,骁勇有谋,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先后官拜淮兴翼统军元帅、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左相国、征虏大将军、光禄大夫、右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太子少傅等,封为魏国公。朱元璋念其功绩显赫,在徐达府前建“大功坊”。去世后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代世袭王爵。厚葬于钟山,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

徐达为人谨慎,不贪名利不恋美色;爱兵如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战功显赫,善始善终,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

“名将沉浮录”之------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

一、仗剑从军

徐达出身农家,自幼习武,和朱元璋是发小。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达参加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至正十四年(1354年)秋朱元璋率领徐达、汤和等24将南进定远,攻下滁州。徐达冲锋陷阵,威勇初露。

二、攻取集庆

至正十五年(1355年)六月,朱元璋率徐达等人渡江,拔采石,下太平,并进一步图谋集庆。八月,徐达等分道攻克溧水、溧阳、句容、芜湖。次年三月,攻下集庆,改集庆为应天府。东下攻占京口,授淮兴翼统军元帅。至正十六年(1356年)二月,攻克毗陵,升佥枢密院事。

“名将沉浮录”之------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

三、铲平陈友谅

至正十九年(1359年),徐达攻克池州,生擒守将洪钧等人,并缴获其全部战船。徐达因功拜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次年正月,陈友谅率大军进犯池州。徐达立即与常遇春大军汇合,内外夹击,斩首万余,生擒三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徐达与陈友谅大战于江州,缴获战马两千匹,粮食数十万石。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激战。徐达身先士卒,英勇杀敌,全部歼灭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平定武昌。同年八月,徐达等人连克江陵、夷陵、潭州、归州、辰州、衡州、宝庆等,肃清了陈友谅的残余势力。

“名将沉浮录”之------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

四、荡平张士诚

至正十六年(1356年)六月,张士诚占领常州,挟江东叛将陈保二以水师攻镇江。徐达在龙潭大败陈保二,并进军围攻常州。十一月,徐达命副帅常遇春等驰援牛塘,大破张士诚军。至正十七年(1357年)三月,徐达率军攻宜兴,生擒张士诚弟张士德。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统率二十万大军攻打张士诚。先占领湖州、杭州,斩断了张士诚的两翼,后统率大军直逼张士诚的老巢平江。九月,徐达下令全军强攻破城,张士诚的枢密唐杰缴械投降,参政谢节、潘元绍也相继投降,张士诚被生擒押送应天,而后在看守之地自缢而亡。至此张士诚部被全部荡平。

“名将沉浮录”之------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

五、克复大都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一月,朱元璋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25万大军北伐元军。徐达领兵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攻取了山东各地。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三月,徐达兵发汴梁,西攻洛阳。四月上旬,徐达军兵出潼关,向西连续攻克陇、秦、巩昌、兰州等地,夺取西宁、庆阳。五月初,连续攻下安定、靖宁、隆德、平凉、延安及泾州。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二日,明军占领大都,元统治被推翻,元王朝至此灭亡。

“名将沉浮录”之------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

六、征讨北元

元朝灭亡后,元军残将王保保拥兵十万,坐守山西太原。徐达率军进入山西,很快攻取太原,大败王保保大军。王保保狼狈逃往大同,徐达在定西全歼王保保军八万多人。

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徐达挥师西渡黄河,连克奉元、秦州、伏羌、宁远、巩昌。又分兵攻克兰州、平凉。不久,取得庆阳大捷,擒斩张良臣父子。庆阳之战,标志着徐达彻底平定陕西。

“名将沉浮录”之------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

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徐达受命为征虏大将军,兵分两路。北追元惠宗,西击库库。二月,攻破云州,攻克东胜州、朔州。四月,徐达大败元军,库库仅率数名随从北奔和林(今蒙古国库伦市)。五月,元惠宗死去,李文忠于应昌擒获元惠宗嫡子及诸王将相数百人。在回师途中,又攻破兴州,擒获元将江文青,俘降元军三万七千余人。

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元将朵儿不花等犯永平。徐达奉命与汤和、傅友德率军讨之。四月,徐达大败朵儿不花。至此,元朝的残余势力被彻底扫平。

“名将沉浮录”之------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