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德琳》I 走進巴黎街頭,感受超越世紀的童趣和率真

瑪德琳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小女孩。

在繪本《瑪德琳》中,內容很好地表達出小朋友的童稚童趣。十二位女孩中最小的一位名叫瑪德琳,雖然她個子小,但膽子卻很大,不怕老鼠、不懼老虎、在橋墩上行走讓老師大驚失色、把切除闌尾留下的傷口當作了不起的成就來顯擺......

《瑪德琳》I 走進巴黎街頭,感受超越世紀的童趣和率真


《瑪德琳》I 走進巴黎街頭,感受超越世紀的童趣和率真


《瑪德琳》I 走進巴黎街頭,感受超越世紀的童趣和率真


《瑪德琳》I 走進巴黎街頭,感受超越世紀的童趣和率真


最有趣的是,其他小女孩在看到瑪德琳的傷口以及滿屋子禮物後,她們那酸溜溜的表情,然後在晚上睡覺時集體哭喊著:“我們也要割盲腸! ”整本書都洋溢著小孩子身上最珍貴、最可愛、最天真的一面。

《瑪德琳》I 走進巴黎街頭,感受超越世紀的童趣和率真


孩童大都是最富於共情的,不但共情於身邊的人,而且自然地及於貓貓狗狗、花花草草、飛禽走獸,甚至玩具。他們認真地對貓狗說話,和花草親吻,和布娃娃或小公仔玩耍,內心真切而自然;他們能注意到大人們不能注意的事情,發現大人們不能發現的特點。

瞧瞧瑪德琳,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天花板上的裂痕讓她看到了兔子的模樣。


《瑪德琳》I 走進巴黎街頭,感受超越世紀的童趣和率真


《聖經》中說:“你們不像小孩子,便不得進入天國。" 孩童期間真是人生的黃金時代!即使成年人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但我們可以為孩子讀這些書,從文字中、從圖片中重新遇見這些幸福而純真的世界。


《瑪德琳》榮獲了凱迪克銀獎。在童書的獎項中,凱迪克大獎是最有名、最權威的繪本類獎項,它注重作品插圖的藝術價值和特殊創意,旨在開發出孩子的想象力。

《瑪德琳》I 走進巴黎街頭,感受超越世紀的童趣和率真


每次拿起繪本《瑪德琳》,我總是會把大部分目光停留在書中的圖片上,幾乎每句簡短的話都配一張大大的圖,這些圖片的風格讓我想起豐子愷先生的漫畫----簡潔明快的幾筆勾畫出人物神態,這些人物往往連眼睛鼻子都沒畫,卻能讓觀畫者看出來其中的喜怒哀樂。讓人忍不住一看再看,琢磨著畫中的故事。

《瑪德琳》I 走進巴黎街頭,感受超越世紀的童趣和率真


記得“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先生說過:對於圖畫書的插圖來說,重要的不是色彩的豐富,而是有沒有充分表達故事內容的表現力。只要精彩地描繪出故事的世界,孩子們就可以通過插圖來理解故事的內容,想象故事世界。

這也是電視和書本給孩子帶來的體驗區別,前者給出的畫面是固定的、一閃而過的,重在讓孩子不經任何思考便可以被動地接收信息;而圖畫書留給孩子的空間更大,在頁與頁之間,孩子必須用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去串聯,而在這個過程中,他自己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瑪德琳》的畫面中,有十二個小可愛,她們就像被複製出來似的,除了髮型有所不同之外,她們穿一樣的衣服、戴一樣的帽子、雨天撐著一樣的傘、晴天戴著一樣的遮陽帽,總是整齊地排成直直的兩行。

她們的表情也很相似:高興時都是嘴角微微上翹、眼睛彎彎;生氣時緊皺眉頭;哭喊著要做闌尾手術時,都張著大大的嘴巴,流下兩滴眼淚。看起來非常形象可愛。

《瑪德琳》I 走進巴黎街頭,感受超越世紀的童趣和率真


《瑪德琳》I 走進巴黎街頭,感受超越世紀的童趣和率真


《瑪德琳》I 走進巴黎街頭,感受超越世紀的童趣和率真


這樣的集體有點像我們現在的全託幼兒園吧,孩子整日生活在一起,如果沒有一個合格的監護人,我們會覺得這些全託的孩子非常可憐。《瑪德琳》讀起來之所以這麼溫馨,主要是因為有一位極其關心她們的克拉菲老師吧,她總是和孩子們在一起,有老虎的那一頁,很多孩子都不由自主地抱著她尋找安全感;半夜聽到哭聲的克拉菲老師奔跑的身影,幾乎貼到了地上,形象地表現了她急迫地想要趕到孩子們身邊的心情,這份深深的愛就從這樣的奔跑姿勢中顯露出來。

《瑪德琳》I 走進巴黎街頭,感受超越世紀的童趣和率真


《瑪德琳》I 走進巴黎街頭,感受超越世紀的童趣和率真


圖畫中充滿了濃濃的法式時尚和浪漫的元素,看看這些小女孩每次外出都有不同的禮服,搭配適合的帽子;晚上睡覺時她們有帶著花邊的白色睡衣;精緻的蝴蝶結;克拉菲老師的床幔;病房中的鮮花......

《瑪德琳》I 走進巴黎街頭,感受超越世紀的童趣和率真


如果你對巴黎足夠熟悉,書中出現了這個城市的很多著名景點呢,比如:

埃菲爾鐵塔


《瑪德琳》I 走進巴黎街頭,感受超越世紀的童趣和率真


巴黎歌劇院


《瑪德琳》I 走進巴黎街頭,感受超越世紀的童趣和率真


巴黎聖母院


《瑪德琳》I 走進巴黎街頭,感受超越世紀的童趣和率真


盧森堡公園


《瑪德琳》I 走進巴黎街頭,感受超越世紀的童趣和率真


聖心大教堂


《瑪德琳》I 走進巴黎街頭,感受超越世紀的童趣和率真


盧浮宮


《瑪德琳》I 走進巴黎街頭,感受超越世紀的童趣和率真


這個溫馨有趣的故事在我們今天讀起來,好像很現代的感覺。其實《瑪德琳》創作得很早,作者是路德威格·貝梅爾曼斯(Ludwig Bemelmans),他出生在奧地利,成年後加入美國籍。1939年,他創作了一本圖畫書,就叫《瑪德琳(Madeline)》,時間過去了七十年,但那股童趣和率真卻依然存在。

稍微明白一點歷史的人都知道,1939年的中國剛剛結束抗日戰爭,又陷入內戰,那樣的年代,在我們國家應該看不到兒童的笑臉,聽不到孩子的笑聲,有的,只是無盡的悲傷和痛苦。

感恩我們的孩子能重現瑪德琳一般的快樂時光,她可以無拘無束地歡笑,也可以指著自己肚子上的闌尾炎刀疤說,爸爸媽媽快看我的肚子上有道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