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門診看病和在藥店買藥沒差別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馨雅231


看病求醫和純粹藥店買藥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經常有“感冒”病人特別危重,因為病人家屬說的“感冒”可以博取同情和憐惜,要是因為“感冒”花了1000元就不太划算了,會被人說腦子進水的。

實際上病人是慢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氣促氣喘,這就意味著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了。

而重症肺炎當感冒說的也很多,包括一些高級知識份子,把咳嗽遷延不愈說成是感冒。是不是感冒就需要專業醫生的判斷了,而且一些病毒性感冒可以導致病毒性心肌炎猝死,看病求醫技術上肯定不同於單純藥店買藥。

現在醫療價格普遍低水平,吸氧一個小時60分鐘收費3塊錢,有些病家撿到寶,持續高流量大流量吸氧而不怕氧中毒。有的瞧不起幾塊錢,把氧肆意浪費掉。

隨著公立醫院轉制私營企業,醫療價格應該會悄悄飆升,這樣才體現出醫護人員的勞動價值。就像200元搶救過來一條命醫生倒賠因為搶救剪掉病人衣服的2000元一樣,搶救費從200元提高到2000元再賠病人衣服就不虧損了。

千萬不要埋怨醫生漏收費少收錢,公家的東西有時候蠻好玩的。你交100萬元上去獎金是100元,交50萬元上去獎金是200元,那肯定交50萬有奔頭了。

同樣是10塊錢的藥,找醫生看病比自己胡亂買藥會更划算。


腦力王子範知旭


視情況而論吧。

如果你還有一些醫學常識,能夠自己大概評估病情,並且做出相應處置的,生病了可以直接去藥店買藥。比如感冒了,需要點感冒藥,又比如胃腸炎,買點止瀉胃腸道消炎藥。當然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度,初發病,急性病,可以自行買藥看看效果,但是經過兩三天吃藥無效,甚至是病情惡化,需要立即就醫。

如果本身有嚴重基礎病,或者一發病就症狀嚴重,或者與以往不同,還是選擇立即就醫靠得住。比如發熱與以往不同,有明顯的全身症狀,或者周圍有很多發熱的人,或者有明顯腹痛,就不要自己處理了,馬上到醫院。

這都離不開自己對疾病,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一定切記兩大忌:一、網上查查自己看病吃藥。我平時坐診最怕碰到這類患者,來看病時說的頭頭是道,自認為對疾病對自己非常瞭解。這類患者,要不就是醫生說的他不信,要不就是他說的都是對的,要按他說的辦,非常難溝通。其實對看病非常不利,說實話醫生對這類病人比較反感,對自己看病也不利。二、聽從藥店推銷人員忽悠,買一堆輔助性用藥。你說完全沒作用吧那也不是,但是又起不到太大的治療作用,可能還延誤病情。如果你知道要買的或要用的藥💊,去藥店購買是可以的。藥店其實基本不具有看病開藥的功能。


急診超人強


如何使醫院和藥店的藥沒有差價,解決著病貴,減少醫療費用這是醫藥改革的目的,真的到了這一天,我們自己有病了怎麼辦?我認為這一天來臨了一切都好辦。

感到身體不舒服,自己的身體自己最清楚,氣溫下降了會凍著,飲酒過量傷肝腎,亂吃東西會傷胃,自己可以到藥店買點對症的非處方藥。自己拿不準,稍感身體異常及時的到醫院看門診,醫院有專業的各項醫療檢查設備,門診醫生經驗豐富,能夠保證你及時的治病,該住院治療的及時的住院進一步觀察,該回家的就回家休息,藥沒了差價,藥價都公平了,醫生的處方也可以外流了,憑處方那裡方便到那裡買藥。

希望這一天不是幻想能夠早點到來。


瘦馬180


以前煩心的是,醫院的藥太貴了,病人埋怨醫院醫生不給患者往外拿處方,現在醫生還會告訴你可以自己到藥店買什麼藥。是因為政府採取惠民“醫院醫藥分離,進藥不加價買給患者”的政策,才會有醫院的藥價與藥店的藥價“沒差別”,這有什麼好煩心呢?不是件好事嗎,選擇範圍更寬了。既然醫院與藥店藥沒差別,我認為,你如果是到醫院看病還是在醫院買藥更好,沒有必要到藥店買了,醫院的藥相對可靠。 當然,你也懂得一些疾病常識和藥品知識,一些無關緊要的小毛病,在藥店買藥更方便。自由選擇,不必鬧心。


李昌平8


永遠有差別,因為醫院有醫生對證治療,你自己買得知道對自己的證。不對證有時有害起反作用,藥不象食品衣服,貴賤好壞一目瞭然。痛風網上有人買店裡十幾元藥,吃幾天送命的,藥是不能獨自亂用,心想事成。網上有人服烏頭而死,不會解毒,自己用藥要會解毒。每個人生病都不是光生一個病,病在變化,自己會辯證論治行,如果不行病也不好,慢性病長期用藥可以,有些慢性病找對醫生也能好。實際每人都要自學中醫,生薑大蒜大棗廚房裡花椒桂皮白醋鹽,用好用對全家健康,中醫是廉便快捷的。可惜會用的人太少。


董芳142365933


門診,是診斷病的,先確診或待確診的病,留診觀察,待進一步診檢,還定不了是什麼病之前,就需要對症治。醫生開處方藥,是負責任的處方,此藥除療效以外,還一定的危害性~即副作,忌用和禁用,或單用或聯合用,有先用和後用,配伍不當會出各種予料不到的不良反!藥和藥由於化學分子反應,可能互相中和如局麻藥和磺胺類某藥同用就無效或減效。所以,自購和從醫院取藥不可語。藥店也有專藥的藥師,如果這藥師是愛心可以諮詢,諮詢也收費,就不用問了。有的病是自生白愈的,如感冒,對症治療就可以,不用去醫院浪費時間和金錢!


翱翔79400


門診看病,是醫生根據你的病情做出來的判斷,藥店買藥需要你有一定的醫學知識,至少能大概判斷出自己的病情,要不然就只能聽導購忽悠了。比如一個陰道炎吧,很多人會覺得非常簡單,去醫院醫生也只是開一些洗劑和塞陰道的藥,如果是經常復發的話,很多人都會自己去藥店買藥。可是球菌性陰道炎和黴菌性陰道炎用的藥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用錯了藥,反而導致病情加重,就好比高血壓,如果長時間不去醫院調整藥物的用量,也不利於控制病情。


歡姐說孕事


現階段這個差別會長期存在!

門診是經衛健部門批准,具備醫療資質,有處方權行為的醫療機構,

藥店是經藥監部門(含工商)批准,從事某些非管控藥品經營的場所,無醫療資格。

因此,藥店銷售的處方藥應嚴格按醫囑處方執行,否則出了藥物過敏等事故,藥店和購買者都有責任。如果是醫院醫生開出的處方,患者去藥店自行購買處方藥,出了問題醫生也是有責任的。


2019次列車


什麼時候怎麼辦涼辦!

去藥店買的是商品,去醫院買的是知識和身份!

當你去醫院或者門診開藥的時候,除了各種新奇的環境之外,醫生或多或少會給你一些好的或不好的見意,並且提供你多方位的用藥方式及生活方式!

以上見意就是該朋友所說的差別吧!同時希望你將來在提問題時,多動動腦子,別在弄出笑話!

在此問題過後,希望你尊重別人的勞動,尊重別人的知識,更不要用自己的愚蠢去衡量別人!


易軒43覺


這個要看具體情況,像小孩的話,感冒咳嗽,每次去醫院開的都是那幾種藥,生病次數多了,該吃什麼藥,自己都有數了,像咳嗽可以直接去藥店買息可寧,有痰的話在買個易坦靜就可以了,還可以省掉幾十塊的掛號費,都夠買藥了,當然,自己也要觀察下孩子的情況,必要的話還是去醫院檢查下放心,這個要根據自己帶孩子的經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