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多热情重燃!外资加仓涨幅48%,交易火爆八成私募赚钱,值得入场吗?

2020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一,刚刚过去的一季度,这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三个月。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是漫长的一个季度,对债券投资者来说,这三个月中的云谲波诡,也让人倍感市场的风云变幻莫测。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并未影响外资投资我国债市的信心,一季度境外机构持续加仓中国债券。根据数据显示,一季度境外投资者净增持我国债券167亿美元,增幅达到48%,银行间债券市场新增境外法人机构26家,境外机构净增持量为597亿元。截至3月末,共有822家境外法人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持债规模2.26万亿元人民币。

转债市场交易火爆,债券未来行情如何?

随着债市开放,国际主流指数纷纷纳入中国债券。2月28日,摩根大通公告称,9只符合资格的高流动性中国政府债券从即日起纳入摩根大通旗舰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系列。而在去年,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已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

一季度央行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进行了两次降准。第一次是元旦,开展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第二次是3月中旬进行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5500亿元,为市场注入了流动性。疫情冲击和金融市场动荡的外部影响并未给中国债券市场带来巨大波动,利率债、信用债成交创新高,转债市场交易火爆,多只债券受到市场追捧。

转债一季度则经历了上涨、大跌、反弹、回调的波动,截至3月31日,中证转债指数一季度微涨0.02%,创业板指上涨4.1%,中小板指下跌1.94%;沪深300下跌10.02%,市场整体依然是成长占优风格。板块方面,医药转债一枝独秀,消费、环保、TMT等小幅上涨,金融转债下跌。

根据私募排排网季度榜单数据显示,私募排排网纳入统计排名的2590只固定收益策略基金平均收益为1.42%,赚钱私募在八大策略中遥遥领先,正收益私募占比高达85.44%。在全球央行大放水之下,债券市场未来行情走势如何看?机会和风险有哪些?

茂典资产研究部在接受私募排排网采访时表示,在全球疫情尚未明显好转,各大央行接连放水之际,短期国内债券仍有望保持强势。机会一方面来自于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长的悲观预期;另一方面国内本轮通胀高点已过,央行政策空间打开,未来可能进一步宽松;此外,在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消失前,资金利率有望在一段时期内保持低位。风险在于国内防疫取得阶段性胜利,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二季度起中国经济增长反弹较为确定。国内债券收益率在大幅下行后配置价值降低,且机构浮盈较大,一旦全球疫情缓和,利多因素出尽,市场可能面临一定的止盈压力。

海楚资产投资总监刘颉认为,近期全球央行放水的最大驱动因素是疫情的全球扩散,整个金融市场的逻辑已经被疫情彻底打乱常规节奏,不确定性因素太大。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对所有的金融资产影响最大的一个因子就是疫情的发展,各国货币财政政策的制定最大的考量因素也是疫情。当前对疫情的判断是不容乐观。春节以后,粗略来看,中国十年期国债下了50BP,美国十年期下了100BP+,这个利率下行在多大程度上反应了当下以及未来疫情的发展,是判断债券未来行情走势的一个重要考量点。金融市场做为领先指标,市场已经反映了大部分。

对于后市的风险与机会,刘颉指出,风险主要在于三点:第一,纵向来看,利率债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估值本身很高。第二,央行大放水之下,放了这么多钱,未来通胀会成为一个威胁。第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全球疫情不好转,中国经济不可能独善其身,疫情给经济造成的重创势必会加剧某些行业的信用风险。至于机会,刘颉认为更多的是确定性机会。第一,境内大放水,城投公司最先获益。第二,境内外价差套利,本身既做境内债,又做境外中资美元债目。三月底疫情海外扩散叠加俄罗斯沙特石油战导致的美元债跌出黄金大坑,近两周虽然收复大部分失地,但境内外同一发行主体依然存在400-500BP甚至更大价差的套利机会。第三,中美利差处于历史高位,相比欧美日零利率,中国债市对于海外资本的吸引力在逐渐提升。

拉曼资产信评总监张磐介绍,新冠病毒的全球蔓延成为今年宏观市场的最大变量,随着海外疫情的不断加剧,市场动荡依然持续,全球各央行纷纷采取措施试图稳定市场。因此,债券市场首先在利率大方向上,肯定是看多的。首先,在流动性相对过剩,并且叠加避险情绪的市场环境下,债券肯定还是很好的避险资产选择;同时,国家对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态度非常明确,方法上提出要增加债券供给。在3月31日国常会上,提出了新增一万亿信用债净融资的目标。在4月17日政治局会议也提到增加地方债,发特别国债等重要举措。这些措施都必须是在低利率水平下完成。政策也提到了引导贷款利率下行,所以债券的全部品种短期看,都有很好的配置机会。

张磐认为,在未来一年里,债券无论是利率风险还是信用风险都在可控范围内。具体就未来的风险来源而言,投资机构需要警惕的是久期选择,虽然中短期问题不大,但是疫情打乱了原来的货币周期以及信用周期,因此长久期资产存在买贵的可能。

羽翰资产基金经理李新江认为,全球央行放水为了增加市场流动性,对于债券市场是很大的利好。国内疫情明显得到控制,接下来重要工作是有序复工复产,国内通过增加赤字的形式刺激经济对于债券市场也是利好消息,未来债券市场表现可期。

后市看好哪些品种和机会?

2020年一季度,债券市场收益率普遍高于上季度,利率债表现优于信用债,低等级信用债收益率维持高位,一季度中证国债、中证全债和中证企业债指数涨幅分别为3.76%、2.92%、2.21%,另外中证转债指数涨幅为0.02%。未来债券市场投资策略如何?看好哪些品种的投资机会?

拉曼资产信评总监张磐指出,从债券投资的角度看,大方向肯定是新基建和科技类。对应的是产业类平台和民营企业两条线。第一条线,新基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基建,更多是融合产业类项目和产业引导类的,过去近几年在平台方面,其实市场普遍是认为基建类平台也就是传统城投要好于产业类,所以有一定的利差是可以挖掘的,这是第一个方向。第二,近期国常会提出了要新增一万亿信用债净融资,围绕实体经济、中小企业宽信用。从这个产业发展的方向看,这个可能有一个债市科创板的东西可能会慢慢出现,而对于现有的经历过去杠杆和严监管政策的一些比较优质的实体类民企信用债可能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

海楚资产投资总监刘颉介绍,海楚的债券投资的独特优势是一级+二级,境内+境外。在保持稳健基调的同时去寻找确定性套利机会去把收益做高,例如流动性套利、境内外套利、特殊事件冲击套利。一方面精选个券,持有票息策略做好防守,另一方面,把握套利机会做好进攻。刘颉认为,目前需要警惕疫情对企业基本面的冲击,特别是面临着较大盈利和现金流压力的民营企业的产业债需要避开。在当前这个利率债收益历史低点,看好受央行降准降息获益最大的城投债,另外也看好固收+的策略,例如固收+量化策略也是我们目前在做的。结合固收的收益稳定性以及量化的波动吸收性两方面的优势,给投资者创造低风险低波动的中等收益。在这个动荡的市场环境下,稳字当前尤其重要。

茂典资产研究部认为,未来仍将以利率债波段操作和精选信用债策略为主,利率债方面看好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信用债方面看好部分中资美元债。

羽翰资产基金经理李新江表示,一直秉承价值发现、价值回归的理念,在市场寻找被错杀的债券标的,然后重仓长线持有。未来会更加关注国家的政策导向,对于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分析研究,寻找可投标的。另外对于低估值,收益比较稳定的行业也会有所偏好。

本文源自私募排排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