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講堂第十一課——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

思想講堂第十一課——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

本文僅是淺談朱熹思想,有些比喻或比較只是為了大家能更好理解其思想,其中謬誤還望各位斧正。

說起朱熹這個名字,大家對他的認識多在"問君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詩句上,稍有了解多一些的人則會講出"存天理,滅人慾"這四個字。或許你既不知道前一首詩的理學意味,也不明白這沒頭沒尾的六個字是在講什麼,但是朱熹這個人總是用多多少少的方式讓後人記住了他。

朱熹是個偉大的人。他的偉大在於其一生對一件事的專注。自學儒以來,一直勤奮做學問,在對古籍的閱讀中不斷闡發自己的思想。這尤其表現在他所編纂的《四書章句集註》,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都不忘記對這本書進行修訂編纂。其勤奮程度由此可見一斑。當然,他的偉大也並不僅僅在於勤奮,還在於他對儒家思想的完善。集前人思想之精華,儒學終於在朱熹這裡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且嚴密的思想體系——即理學。

朱熹的思想主要由這幾個內容構成:

第一,理歸於一。在朱熹所構造的思想體系中,天理既是萬物本源,又是世界運行的規律。正因為天理是世界萬物的本源,所以今天我們所見的萬物都是由天理構成。為什麼我們只見萬物不見天理?因為天理不會外顯,只會深藏於萬物之中。朱熹對理散於萬物之間的解釋,是吸收了佛家思想中的"月印萬川",但也和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能看到的萬物都是由原子構成,雖然我們看不到原子,但是你無法否認原子的存在。

第二,存天理,去人慾。沒錯,朱熹並不講滅人慾,而是去人慾。在朱熹看來,天理與人慾是相對的。人之所以分好壞,是因為人慾對人身中天理的泯滅程度不同。天理多則向善,人慾多則向惡。但並不是所有人慾都要遭到泯滅,而是超出人自然需求的慾望需要被控制。這本是一種彈性要求,但隨著朱熹離去,思想解釋權又落入心有圖謀之人後,這一思想則成了壓迫人性的工具。

第三,格物致知。這是朱熹針對"存天理,去人慾"所提出的一套工夫論。天理與人慾針鋒相對,只有格物才能剋制人慾,於是朱熹才說,"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積習既多,然後脫然有貫通處。"那如何格物?讀書即是一法。這也是朱熹畢生都對著書論說重視的原因之一。

朱熹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今天我們經常所說的"講道理"、"有沒有天理"等語句,都或多或少反映了理學對我們文化的影響。然而,我們經常受後人對朱熹攻訐的影響,在沒有了解其思想時即對他心生厭惡,這無論怎麼看都是我們後輩自己的狹隘。

思想講堂第十一課——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