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不“順”,豐巢不“豐”,千億身家王衛混到“乞討”?

人紅是非多,“快遞巨頭”順豐近期又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據天眼查獲悉,豐巢在12月6日發生了註冊資本變更的行為。它由原來的24.5億變成了11.67億元,減資幅度高達52.37%。

一般來說,企業都是採取增加註冊資本金的行為,而豐巢卻反其道而行之,說明了背後隱藏的危機。

在此之前,豐巢還深陷誘導用戶“打賞一元”的輿論漩渦之中。殊不知,在打賞一元的頁面下方有一行灰色的字“跳過打賞”。然而很多人是不注意的,糊里糊塗的就打賞了。

不過在用戶知道這個跳過選項的存在之後,都非常生氣。

我們不禁要問,身家千億的王衛窮到需要用戶打賞一元來接濟了?

1

物流江湖,風雲四起

上世紀90年代,我國的快遞物流企業處於萌芽之中,順豐、申通等公司率先試水快遞行業。

在申通的影響之下,圓通、中通、韻達等快遞企業紛紛成立,最終形成了著名的“三通一達”。巧合的是,這幾家企業都在浙江桐廬,因此也被稱為“桐廬幫”。

由於定位的不同,順豐成了高端快遞的代名詞,“三通一達”則主要是平民快遞的代表。

更加巧合的是,在幾年之後,杭州淘寶的興起,讓快遞慢慢地走進百姓生活。距離杭州較近的桐廬成了電商崛起的受益者之一。

但是有的消費者對於快遞的時效性是不強的,而有的商務人士也非常強調時效性。因此,順豐在商務件上優勢明顯。

現如今,“三通一達”和順豐都已成功上市,順豐憑藉著高價、高質、高時效成為了這幾家公司中市值最高的一家。

順豐市值一度超過了2750億元,成為國內快遞界的巨無霸,市值曾經可以輕鬆超過“三通一達”之和。順豐創始人王衛的身家最高達到了289億美元,在2017年僅次於馬雲。

順豐不“順”,豐巢不“豐”,千億身家王衛混到“乞討”?

即使現在順豐股價有所下跌,但是總市值依然高達1670億左右,王衛身家近千億。

可是做到快遞老大的位置,王衛就開心了嗎?

遠遠沒有,因為焦慮感無處不在。京東物流的快速發展就是威脅之一。

除了京東物流之外,馬雲在2013年搞了一個大動作,攜手“三通一達”成立了菜鳥網絡。

在阿里巴巴系電商的扶持之下,菜鳥網絡飛速發展,短短六年發展,估值已經超過了2000億元。目前來講,菜鳥網絡的估值可物流行業排名第一。

為了應對這種局面,保持自己在快遞物流行業老大的位置,順豐在菜鳥網絡成立後兩年也成立了豐巢。

2

豐巢窮到“吃土”

豐巢成立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保持自己的龍頭地位,另一方面則是對自己業務的新探索。

因此,豐巢的戰略意義似乎要大過實際意義。

2015年,豐巢成立,順豐自己先投入5億元,一年之後,豐巢拉來了韻達股份、申通快遞、中通快遞、普洛斯等物流公司。

豐巢最近一次融資是在2018年1月,融資額度達到了20.7億元,豐巢估值為90億元。

順豐不“順”,豐巢不“豐”,千億身家王衛混到“乞討”?

近四年來,豐巢共融資55.7億元。按理說,豐巢應該資金還是蠻充裕的吧!

可現實卻是連年來持續虧損。

成本端上,一臺智能快遞櫃成本在1.8——6萬元,除了智能櫃成本外,場地租金也是要付的,每年租金大約1萬元。如果再加上運維成本,投入的第一年,成本要在10萬元左右。

想要在全國鋪貨10萬臺的話,那就需要100億元左右。

Oh My God!萬萬沒想到,這玩意兒這麼燒錢!

最主要是商業模式有點反人性,不太受歡迎。

在沒有豐巢和菜鳥網絡之前,很多快遞是可以送到家裡的。尤其是一些一二線城市,這是必然會送到家裡的。

可是在有了這些網點之後,快遞員每次都把這些快遞放到代收點就撤了,一個電話也沒有,只有一條收件碼短信。

而人性是懶惰的,沒有人願意再去跑一段路程把快遞搬到家裡。這完全是反人性的,不過吃瓜群眾哪能跟這些巨頭抗爭?

即便如此,豐巢還推出了“打賞”的選項,最高是99元。不知道順豐是怎麼想的,我買一件19元的快遞,我會給你打賞99元?

而出現99元這個選項會讓人感覺順豐很“貪心”,這是非常不好的用戶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