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不懂”的味道——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瓦爾登湖》

《瓦爾登湖》,“讀不懂”的味道

沃爾特·哈丁說,這本書至少有五種讀法:

1.作為一部自然與人的心靈探索之書;

2.作為一部自力更生過簡單生活的指南;

3.作為一部批評現代生活的諷刺作品;

4.作為一部純文學名著;

5.作為一本神聖的書。

我想和大家談一本書,談一本“讀不懂”卻愛不釋手的書。


“讀不懂”的味道——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瓦爾登湖》

第一次翻開它的書頁,撥弄幾行,努力品味,在為數不多的文字裡,我感受到它文字本身透出的美感。不過,串聯的文字想要表達什麼,捉摸不透,甚至覺得,它就是優美語言的拼接。

所以,一開始我是把這本書定位為純文學名著來讀的。

每當捧起這本“讀不懂”的書,我會“沉睡”其中,只要外界有一絲響動我會立刻“驚醒”,我知道這是被它吸引又“讀不懂”的緣故。

慢慢的,我終於在這模糊的文字裡讀出了幾個清晰的字——

“人們讚揚並認為是成功的生活只不過是生活裡的一種。我們為什麼要損害別的生活的情況下誇大某一種生活呢?”

讀到這裡,我想起了初中時和老師一起談論夢想話題的情景,那時的我想參軍打仗,保家衛國,無上光榮;一位同學說,她長大想和好朋友開一家麵包店,環遊世界,無憂無慮……老師說,看來夢想不一定是追求地位、名利、金錢。那時的我只是驚訝她的夢想為什麼那麼平凡,直到八年後讀到這句話,我才發現夢想沒有平凡、對錯之分。

在這個主流“成功”的世界,我們可以說忽略了其他所有的生活方式,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將自己曾經“自然”的心打磨得越來越像工藝精巧的“鑽石”,一稜一角分外分明。很多人都會發出“沒有辦法,我要生存,我上有老,下有小”的無奈呻吟,的確,我不可否認,這是事實。但我也無法否認作者的這句話,於是當我爬坡爬累了,我就會想想作者的這句話,就會有一種道家出世的心靜,但是僅僅一句話能拉回我們摸爬滾打多年“成功”的追求嗎,不能!於是我開始問自己為什麼要選擇困難的路走,我在思考中有了一種儒家入世的冷靜。

“讀不懂”的味道——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瓦爾登湖》

其實這句話,不是拉回我的“野心”,只是提醒我走累了,走遠了,想想當初為什麼出發。

“如果一位紳士的腿在意外中受了傷,那是可以癒合的,但是如果類似的意外發生在他的褲腿上,那是沒有辦法補救的;因為他關心的不是真正值得人尊敬的東西,而是受人尊敬的東西。我們熟悉的人很少,熟悉的衣服和褲子很多。你給稻草人穿上你剛穿過的襯衫,自己沒穿襯衫站在一邊,誰不會寧可向稻草人致敬呢?”

這讓我想起了一位作者寫的文章,他在一家飯店發生的事,整個飯店的人都在嘲笑那個人,作者內心清楚這樣是錯誤的,然而在玻璃窗裡他看到了自己的笑容……

不知道寫到這裡大家猜到沒有,它就是美國文學中被公認是最受讀者歡迎的非虛構作品,梭羅的——《瓦爾登湖》。

現在,我把《瓦爾登湖》當做一面鏡子,就像李世明和魏徵,超出了沃爾特·哈丁的五種讀法的範圍。

《瓦爾登湖》這本書,我遇到的十個人有九個人覺得它是天書“讀不懂”,其實讀書是相互的,只有你主動“靜”下來,它才會帶你行走。

“讀不懂”的味道——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瓦爾登湖》

也沒有什麼“讀不懂”,不懂的只是作者的心思,當《瓦爾登湖》擁有讀者的那一天,它就不僅僅是梭羅的思想,它是每個讀者的思想,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古人的詩之所以魅力無窮傳承千年,我覺得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讀不懂”,沒有準確的時間,沒有明確的指代,朦朧的意境惹得無數人為之研究、猜想、借鑑……

這算推薦,也不算推薦,因為天晴下雨,你我來去自由,只是希望不要錯過本該欣賞的風景。

文/郭思祺

編輯:虹野

作者系在讀大學生,已經授權本號原創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