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杀光绪帝未遂?被李莲英搭救,是真是假?

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偕光绪皇帝重返北京。

谋杀光绪帝未遂?被李莲英搭救,是真是假?

(光绪帝,图片来源网络)

皇帝成天闷闷不乐,宫中人都知道,他非常思念珍妃。人们一看到珍妃葬身的那口井,就不免偷着议论杀人凶手崔玉贵。崔玉贵心里也明白,一旦慈禧太后归西,皇帝真正掌握大权,第一个开刀问斩的人一定是他,皇帝才三十来岁,太后可快七十岁了,总有一天,太后会死在皇帝之前,那时可该怎么办呢?

宫中的太监都有拜师之风。不管事的小太监,必得拜一个得宠的大太监为师父,这样凡事才有照应。谁的师父面子大,谁在宫中腰杆就硬。因为崔玉贵在太后面前是红人,所以他的徒子徒孙也就大有人在。

谋杀光绪帝未遂?被李莲英搭救,是真是假?

(崔玉贵,图片来源网络)

这天,崔玉贵与他的几个徒弟聚在一起喝酒,边喝边长吁短叹,徒弟们问他为什么事发愁,崔玉贵打个唉声道:“不多久的人了,老佛爷活一天,我活一天而已。”徒弟们都知道他指的是那件事,到谁也无回天之力,于是有的劝慰道,皇上身子骨不好,没准死在老佛爷前头呢!有的诅咒皇帝早死早好,正在议论纷纷之际,突然有一个叫孙敬福的小太监拍着胸脯对崔玉贵说:

“师父不用愁,我一个给他抵偿,不就完了。”

“他”指皇上,这谁都明白。崔玉贵叫着他的绰号问:

“孙小胖子,你喝多了吧?你怎么给他抵偿?到说给我听听。”

孙小胖子大吹大擂起来:

“师父,您没听说过‘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吗?咱们的这一位,即使有人把他拉下马,也未必能受剐,说不定太后还会有赏呢,您说是不是?”

崔玉贵一听大喜。这傻小子竟然敢起刺杀皇帝的念头,应该好好给他鼓把劲。于是拍着他的肩膀夸他:

“好样的!师父平日里没白疼你了。你要是真把这事办成了,不到太后会重重赏你,师父也亏不了你,就看你小子敢不敢干了!”

孙敬福说:“师父您就等着瞧吧!”

孙敬福到了瀛台,仿佛升了官一样,趾高气昂,时不时向其他太监闪烁其辞的说他要干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人们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天晚上睡觉时,与他临床的一个小太监说起此事,大家一分析,才想起他说的这件大事是谋杀皇帝!这一惊非同小可,小太监们害怕,赶忙禀告给了总管太监李莲英。李莲英听说过也吃惊不小,吩咐道:

“马上把孙敬福带到我那里去!”

孙敬福带来了,跪在地上听李莲英发话。李莲英厉声说:

“孙小胖子,听说你要干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倒是什么事?”

孙敬福小声嘟囔着说:

“奴才说着玩的,奴才能干什么大事!”

李莲英喝到:“你还敢嘴硬!来人,给我搜他身上!”

众人一拥而上,很快从孙敬福身上搜出一把匕首,李莲英拿着匕首在孙敬福脸前一晃,问道:

“这是什么?你身为太监,身藏利器,这就是死罪!你听了什么人的教唆,竟敢胆大包天,谋杀皇上?皇上是太后老佛爷的儿子,谁要动他一根汗毛,那就是灭九族的大罪!你傻小子给别人当枪使,想着干着伤天害理的事,还能得老佛爷的赏是不是?真是浑蛋透顶!摸摸你脖子上几个脑袋?”

谋杀光绪帝未遂?被李莲英搭救,是真是假?

(李莲英,图片来源网络)

孙敬福挨了这顿臭骂,才恍然大悟上了崔玉贵的当――李大总管是老佛爷面前第一红人,他说皇帝动不得,自然动不得,幸亏自己下手晚,否则脑袋恐怕早搬家了。

李莲英又找来崔玉贵,训斥一顿:

“别人糊涂,你也糊涂?连皇上有病,洋人都来验看,要是皇帝真有什么三长两短,老佛爷怎么向洋人交待?又怎么向地方督抚交待?那是多大的祸,你掂量掂量!老佛爷都担当不了的事,莫非你还有本事担当?把你那浑蛋徒弟趁早撵出去,算他碰着我走一回运,这件事要让老佛爷知道,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由于李莲英的干涉,光绪算是免了杀身之祸。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修改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