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横向领导”,有效影响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工作

下面一幕大家是不是很熟悉?早晨起来一到办公室,心情就马上不好了,新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困难,同事们分歧很大,会议一开就是大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丝毫没有进展,根本无法协同工作。

运用“横向领导”,有效影响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工作

遇到上面的问题,大多数人的做法是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直接向同事下达命令。视而不见暂时让问题搁置,可情况也不会发生好转,因为产生问题的根源没有消除。

而直接向同事下达命令,这有可能招来同事的反唇相讥,“你以为你是谁呀?你是老板吗?”

是的,我们不是老板。可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局面就不会好转。并且,我们观察周围,确实有很多团队合作的很好,有不少善于引导团队合作的人让团队的工作更卓有成效,而那些人也不是领导。

《横向领导力》提供了对事不对人、承认他人的行为出于好意、承担一部分责任、尝试邀请同事参与计划制订等技巧,帮助我们有效影他人,共同合作完成工作任务。

运用“横向领导”,有效影响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工作

作者罗杰·费希尔是谈判和沟通领域的大师,他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委托,在哈佛大学开设专题课程,专门研究怎么谈判。他在为众多的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提供谈判咨询服务时发现,人与人之间合作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也是绝大多数人会遇到的难题。于是他通过研究,提出“横向领导”的概念,认为每个人都是潜在的领导者,普通员工按照他提供的方法,也可以领导团队,也可以顺利和公司级别相同的同事高效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达成工作目标。

在说具体影响他人技巧之前,先来分析一下,我们试图改变合作方式的努力为什么常常会失败?

我们改善合作的意愿不成功有可能是同事的问题,可把所有的错误归结给同事于事无补,我们得从自身找原因。

每个人最关心的都是自己,圣人除外,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

不管我们说什么,人们都会考虑这些话的言外之意。他们会思考我们如何看待他这个人和我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告诉别人应该做什么往往暗示了他的地位比我们低。任何人都不喜欢这种感受,所以对方可能不会接受我们的说法。

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有时候提问也被理解为对他人的间接评价。

你出了一周的差,回到单位,发现上周进来的设备还没有安装,你换上工装准备过去帮忙,问了一句:“设备还没装好,不是上周就要调试完毕的么?”

负责这项工作的小李没好气的回嘴说:“这可不是我的原因,我都提前告诉他们了,装备部漏了一个零件。”

本来好意想去帮忙,是不是很尴尬?你心里可能想:真是个蠢货,我只想帮忙而已。然后转身忙自己的去了。这样一次合作就泡汤了。

当我们和别人讨论如何改进工作的时候,对方的逻辑可能是这样的,如果一件事需要改进,那么它一定是有问题的,如果一件事存在问题,一定是某个人的责任,所以“也许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就会被理解成“情况之所以这么糟,都是你的问题”。同事把我们的好意理解成指责,不再与我们合作。

运用“横向领导”,有效影响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工作

所以如果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要改变,没有参与思考过程,没有看到我们把想法付诸行动,对方就无法判断我们的说法是不是有效,就不会主动与我们合作。单纯告诉人们做什么,并不能说服他们。

那应该怎么解决呢?作者罗杰·费希尔建议采取横向领导的方式,从本质上说,横向领导方法是请求同事与我们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平等开放的姿态。不要摆出高人一等的架势,要以平等的身份把我们的信息、分析、思想和建议提出来。让我们的建议接受大家的检查。如果我们提出的建议具体而有可操作性,自然能引起大家的兴趣。

如果我们希望同事接受我们的新思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别人的新想法。如果有同事想改善团队合作的方式,提出团除合作的新建议和思路,我们应该支持他。我们要知道,我们的目标不是让别人对我们的想法言听计从,而是发挥集体智慧,寻找有效合作的可能。

运用“横向领导”,有效影响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工作

第二、对事不对人。我们要和同事心平气和的谈论合作问题,要让同事相信我们只是在研究工作,不是责怪他们,不会对他们造成威胁。如果非得要责怪,也应该责怪大家共同使用的方法,而不是同事。

我们的目标不是责怪某人,而是改善当前的局面。同事不担心受到批评,更容易加入到改善工作方式的过程中。比如,我们可以建议大家坐下来,共同面对问题,分析存在的原因,商讨解决的办法。在讨论之前,一定要说明,我们只是想解决问题,不是针对哪一个人。

第三、承认他人的行为出于好意。有的同事工作方法看上去缺乏效率,但他们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有的可能有更重要紧急的事要做,有的可能对合作方式有自己想法,不论什么原因,很少有人专门阻止别人做更多的事。

我们要试着猜测他人背后的良好动机。当别人清楚我们是善意的,他们就更容易倾听我们的意见。

第四、承担一部分责任。

合作是所有个体共努力的结果,出了问题谁都脱不了干系。主动承担起一部分责任,很多时候是明智的做法。比如说,“新项目现在面临的困难,我也有很大责任,我们共同研究怎么渡过难关吧。”

我们这样做会消除其他人的危机感,他们会认为,承认自己的行为有待改进是安全的,不会危及自己在团队中的地位。

运用“横向领导”,有效影响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工作

第五、尝试邀请同事参与到计划制订过程中。

其实,在我们提出问题和给出建议的时候,已经给同事设定了角色,我们要从同事的角度考虑给他们分配角色,让分配的角色有吸引力,比如正在筹备一台晚会,而一位同事恰恰有主持才能,我们就可以建议,“咱们单位准备办一台晚会,你来主持好不好?”面对这样的邀请,很少有人拒绝。一个角色让人展示他的能力,这个角色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而如果我们建议的角色能让同事获得更大的力量,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得到提升,那么你的建议吸引力会更大,还是以刚才的建议为例,我们可以接着说,“在主持环节,你比较有经验,就请你负责,其它人都配合你,你看可以么?”如果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所做的事,能掌控团队前进的方向,他们就喜欢加入这个团队。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技能也会提升,也会像我们一样通过横向领导贡献自己的思想,去改善团队合作方式,当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你追我赶贡献横向领导力时,我们的横向领导就获得了巨大成功。

第六、提出问题,提供想法,做出表率。作者认为要让别人和我们共同改变工作习惯,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提出问题,征求他人的意见。这种办法本身具有倾向关注问题的特性,而征求意见又可以迎合大多数人愿意为团队建设贡献力量的心理。

运用这个方法时要学习提出指向某一范围的开放性问题,比如“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就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这类问题能保证同事平等而充分的参与到思考当中来,而那些只能用“是”或者“否”来回答的问题则会限制人们的参与度。

而如果人们不理解我们提出问题的原因,即使开放性的问题也有可能让人恼火,所以我们在提问时不防多花些时间解释我们的想法,引导对方关注问题本身,让对方放心。

如果我们有明确的想法,不管是信息,思想,建议和意见,都可以拿出来跟大家分享。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大家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看是不是可以这样做。”把自己的想法放到台面上供同事们选择。

我们提出想法的目的是鼓励其他人参与到思考中来,而不是强迫别人接受我们的想法。大家可以对我们的想法修改补充完善,甚至推翻。

运用“横向领导”,有效影响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可能不知道如何对观点本身进行辩论,从而与我们个人进行对抗。在这种情况之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公开我们的思考过程,帮助别人检验我们的结论,引导别人去怀疑我们的想法而不是人本身。我们的思考过程表达的越清晰,人们越容易发现其中的错误并予以纠正,在对我们的想法扬弃的过程之中,可能就会有新的科学的办法产生。

有时候我们想实现的合作方式很难表达清楚,我们说的口干舌燥,可对方还是迷惑不解,效果很差。行动是解释思想的最有力方式。

比如我们公司有一段时间提倡勤俭节约,大会讲小会说,用了很多方式,效果都不明显。办公室小王做了一件事,让大家印象特别深刻,他把使用过一面的A4纸整理出来,用来打印不重要的材料,这些纸张原来都当做废品处理掉了。这件事情被当做典型在全公司推广,大家都尝试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整个公司勤俭节约的风气越来越浓。

记住,使用上述方法的关键在于让同事自我感觉良好。这样,在我们向同事询问意见的时候,他才不会认为自己受到了批评,而是感觉到自己受到了恭维,得到了尊重。这时候面对我们提出的开放性问题,他才会认真思考,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时,他不是处于从属地位,而是和我们一样的团队共同领导者。

运用“横向领导”,有效影响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工作

总之,《横向领导力》中提供的对事不对人、承认他人的行为出于好意、承担一部分责任、尝试邀请同事参与计划制订等技巧,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影响他人,让同事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进而实现良性合作,共同完成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