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錶定律:2不一定大於1

人們常說,朋友多了好走路,人多力量大,多子多福,選擇越多機會越大……

在我們傳統理念裡,多總是比少要強的。

然而心理學中一個非常著名的定律——手錶定律(Watch Law),卻指出:

多不一定比少好,2不一定大於1。

什麼是手錶定律?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從前,森林裡生活著一群猴子,每天日出而覓食,日落而休息,過著平靜的日子。有一天,猴子猛可撿到了一隻手錶,並很快研究清楚了手表的用途。猛可因為知道準確的時間,一躍成為了猴群的領導,大家都向猛可請教準確的時間,猴群的作息也統一交由猛可來規劃。

做了猴王的猛可認為是手錶帶給他好運,於是它每天在森林裡尋找,希望能撿到更多隻表。很快,猛可就又擁有了第二、第三隻表。

但出乎意料的是,更多的手錶並沒有帶來更多好運。因為每塊手錶的時間顯示都不盡相同,猛可不能確定哪塊手錶上顯示的時間是正確的。於是每當有猴子來問時間時,猛可總是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來。猛可的威望大降,整個猴群的作息時間也變得一塌糊塗。

過了一段時間,猴子們起來造反,擁立了新的猴王。但很快,擁有三塊手錶的新任猴王同樣面臨了猛可的困惑。

這就是著名的手錶定律,又稱為兩隻手表定律、矛盾選擇定律或者時鐘效應。

該定律是說:

只有一塊手錶,可以知道時間;擁有兩塊或兩塊以上的手錶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

手錶定律:2不一定大於1

手錶定律說明什麼?

那麼,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示呢?

1.人只能履行一種人生觀

人當然不會同時看多隻時間不同的手錶。

當面對幾隻時間不同的手錶時,我們很自然的做法是要麼就校準他們,要麼就選擇其中一隻,然後以此作為自己的標準。

然而當抽象到人生的實踐中去時,我們卻往往很難看清。

意大利的世界級男高音歌唱家盧卡諾·帕瓦羅蒂曾經就面臨過這樣的處境。當他從師範畢業的時候,他陷入了激烈的思想鬥爭中:他想從事自己喜愛的歌唱事業,然而又不捨得做老師的前途,那麼是否能兩者兼顧呢?

正當他苦思無果的時候,他的麵包師父親對他說:“孩子,你記著——如果你想同時坐在兩把椅子上的話,那你也許會從椅子間的空隙裡掉到地上。生活要求你只能選一把椅子坐上去。

帕瓦羅蒂聽了父親的話後,終於下定了決心,堅定不移地在歌唱事業的道路上艱難跋涉,終於成為了世界巨星。

魚和熊掌往往不可兼得,但在人生中,我們卻常常過於貪心。

沒有統一的人生觀,我們的行為就會因為沒有統一的指引而陷入混亂。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結局就是,可能會最終一事無成。

手錶定律:2不一定大於1

2.多領導組織常舉步維艱

項目管理學中將組織分為強矩陣、弱矩陣和平衡矩陣。其中,強矩陣的絕對領導是項目經理,弱矩陣的絕對領導是職能經理(通常是部門經理),而平衡矩陣則沒有絕對領導。

平衡矩陣中的人員是從各部門抽調,臨時成立一個項目組,項目完成後,人員仍迴歸到原來的部門。因此,在這個典型的多領導組織中,這些人既要向項目經理彙報,也要向部門經理彙報。

在這樣的多領導組織中,組織領導之間有多少衝突,組織成員承擔了多少雙重領導的壓力,做過項目的人,說起來都是一把辛酸淚。

拿破崙曾經說過:寧願要一個平庸的將軍帶領一支軍隊,也不要兩個天才同時領導一支軍隊。

多領導組織中的領導就像是寓言裡的多隻手錶,各個手錶有不同的時間即每個領導擁有自己不同的標準和決策。

當下屬面對不同領導的不同標準、決策和指令,該如何行動呢?

手錶定律:2不一定大於1

如何應對手錶定律?

1.用模糊心理,做正確選擇

帕瓦羅蒂面臨的選擇,我們也時常會遇到。

大到行業大不相同畢業究竟選哪個,小到時間互相沖突的選修課要上哪一門,都需要我們做出選擇。而我們也的確會遇到兩個大相徑庭的選項不分伯仲,讓我們難以抉擇的情況。

面對矛盾選擇,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使用“模糊心理”。

所謂“模糊心理”,就是在一個很難決策的情況下,以潛意識的心理為主要基調,做出符合潛意識心理的選擇。

“模糊心理”是人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積累的一種心理沉積。雖然箇中緣由很難說得清道得明,但心理學研究卻發現,心理的潛意識一般情況下的確可以做出最符合個體心理需求的決定。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人們常說“聽聽你內心的聲音”的原因吧。

手錶定律:2不一定大於1

2.聽多數人意見,和少數人商量,一個人說了算

有人說一個優秀的領導,是聽多數人意見,和少數人商量,一個人說了算。

聽多數人意見,是為了確保決策的適應性。

和少數人商量,是為了確保決策的科學性。

而一個人說了算,則是為了確保決策的可執行性。

一個人說了算聽起來不民主,太霸道,實際上卻是組織高效運營的有效保證。

拉卡拉創始人孫陶然在《有效管理的5大兵法》中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越來越感到,至少在中國,一個公司若無一個“霸道總裁”是無法成功的。公司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一個勇於擔負公司最高責任並能夠勝任這種責任的領導者。

一個團隊中,只有一隻手錶能夠指引團隊的方向。

如果多隻手錶不斷提供不同的準則,這個組織便會像寓言中的猴群一樣,無法安然長久,遲早分崩離析。

結語

手錶準則告訴我們:

2不一定大於1!

對於個人來說,統一的人生觀是指導人生前進的有效保證。面臨矛盾抉擇時,我們要善於採用模糊心理,做正確選擇。

對於組織來說,統一的團隊指引是組織高效運轉的有效保障。優秀的領導會“聽多數人意見,和少數人商量,一個人說了算”。

不論是個人還是組織,都切記不要貪心:

就選擇並校準一隻手錶,並以此作為前進的準則吧!

手錶定律:2不一定大於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