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對待時間,時間就如何待你

前段時間,在方艙醫院讀書的“清流哥”火了。


被拍到的畫面中,有人刷手機,有人睡覺,但這位留美博士後卻能在如此嘈雜的環境中研讀《政治秩序的起源:從前人類時代到法國大革命》這樣的大塊頭著作,讓人著實刮目相看。

你如何對待時間,時間就如何待你

這讓我不禁思考,同樣都是被疫情按下了正常生活的暫停鍵(拋開衝在前線的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們不談),每個人對待這時間的方式卻是如此天差地別。


有人“揮霍”著這段“撿來”的“假期”,每天除了刷手機就是睡到昏昏沉沉,心情隨著微博熱搜跌宕起伏。復工的時候發現自己胖了十幾斤,而且因為之前作息不規律,重新開始上班後調整狀態調得很痛苦。


有人卻依然惜時如命,抓住這空閒,把平時沒有時間看的書、報的網課統統安排起來,不斷給自己充電,讓自己的能力又上了一個臺階。


也有人安心接受了封閉式的生活,享受家庭和烘焙,體驗了難得的家庭時光。

……

你如何度過今天,也許就如何度過了這一生。

因為這從本質上體現了你對待時間的態度。

那麼,一個人應該怎樣對待時間呢?

一、專注於當下的事

民國大學者梁簌溟先生在《我的人生哲學》中提出了“鄭重”的人生態度,指出人要“清楚地自覺地盡力於當下的生活”。

這裡的盡力於當下的生活,並不是要拋棄全局視角,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而是強調,應當一心一意、認真地、全神貫注地聚焦於當下的事情。

《當下的力量》書中指出:“焦慮、緊張、不安、壓力、煩惱——所有形式的恐懼,都是因為對未來過於關注而對當下的關注不夠所引起的。”

你有沒有常常為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或者你有沒有曾經沉浸在對過去的美好的留戀或者痛苦中難以自拔?

我們所有人,都不活在過去和未來,而是活生生地存在於當下。但我們卻常常為了過去和未來而毀掉可把握的當下。

實際上,應當從當下來審視過去,且應視未來存在於當下。

前文提到的“清流哥”,如果一味擔憂未來返校的計劃,又或者沉浸於“如果不返鄉探親也許就不會感染了”的對過去的懊悔中,還有辦法專注於眼前的書本嗎?

正如《當下的力量》書中所說,任何計劃以及與實現目標相關的活動都是在當下時刻完成的。

只有專注於當下,才可能過好未來這一生。

因為,“從來沒有一刻你的生命是不在當下的”。

二、做半衰期長的事

時間是如此稀缺。每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而每天有那麼多事情要做。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合理地利用時間,就成了我們需要不斷研究的課題。

可如何“合理利用時間”?如何判斷這件事是否是值得去做?

《精進》一書給出了一個簡練的行動規則——“採銅法則”:儘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半衰期的概念來自物理學,指放射性元素中半數原子核發生衰變所需要的時間。半衰期越短,衰變得越快;半衰期越長,衰變得越慢。

那麼,半衰期長的事件,就是指可持續、能產生長期效果的事件;而半衰期短的事件,則是指效果不持續的事件。

比如有針對性地讀一本書,就是半衰期長的事,而漫無目的地刷手機,就是半衰期短的事件。

《精進》指出,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陷入短半衰期的沙坑。我們一次次從沙坑把沙子抓起來,但剛獲得一點快感/成績,沙子就已經從指間滑下。即便我們一次次重來,不斷重複這個過程,收穫也只是手掌裡的一點點。

而長半衰期的事件就不一樣,它的效益是可以累積和疊加的。即便每日的可見效益微乎其微,但只要半衰期足夠長,這個效益遞加傳遞下去,就能成為成功的奠基石。比如讀了書儘管沒有全部記住,但它對你的影響還在,當你重讀或者遇到相似的問題時,它可以讓你有不同的啟發和感悟。

所以說,要想合理利用時間,必須從追求即時興奮切換到追求長久收益模式,少做短半衰期事件,多做長半衰期事件。

書中還給出了一個不完全羅列的長半衰期事件指南:

  • 積累可信的知識
  • 訓練實踐的技能
  • 構建新的思維模式
  • 提升審美品位
  • 反思和總結個人經歷
  • 保持和促進健康
  • 建立和維持相互信任的關係
  • 尋找和獲得稀缺性資源
  • 探索、提出獨創性的構思或者發明
  • 獲得高峰體驗

……

知道自己要什麼,然後想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才不會在老了之後後悔這一生的碌碌無為。

三、未來視角策略

大家都熟悉1.01和0.99法則:1.01和0.99表面上看只是相差0.02,但是與365乘方後,結果卻變成了37.8和0.03的巨大差別。

就這樣每天相差一點點,一年後,十年後,二十年後,這一生……最後人與人這天壤地別的一生,就源於當初的那一點點。

道理大家都懂。可相比於在自習室苦讀,在宿舍遊戲總是更讓人愉悅,相對於在深夜充電,大家還是更喜歡通宵煲劇。

這就要講到兩種未來視角的思維差異。

心理學家把未來分為近期未來和遠期未來。當然,遠和近是相對的概念,未來的幾個小時、幾天、幾周可以稱作是短期未來,未來幾年則可稱作長期未來。

在遠期未來的視角里,人們傾向於用抽象、概況的方式去思考問題。這讓目標可能缺乏細節和可執行性,但更有價值和意義。

而在近期未來的視角里,人們更容易到具體的情境中去考慮,會更多考慮可行性和實施的步驟。因此讓我們更傾向於去做簡單、易實現的事情,迴避更有意義但同時也更具有挑戰的事情。

《精進》提供了處理好這兩種未來的策略:

  • 使遠期未來的目標更加具體化、情景化和可實施;
  • 降低近期未來中的“非期望行為”的便利性,主動增加挑戰的難度。

所以從遠期未來的角度,我們應該多思考實現目標的具體方法和途徑,把注意力放到可實施的行動上,而不要因為過於宏大的目標而望而卻步。


從近期未來的角度,我們則應該增加逃避的成本,比如在手機裡下載一些手機使用限制軟件(如種樹軟件),在要靜心做事的時候設置不可打擾模式(用手機樹就會枯死)等。這樣原來簡單的替代性行為變得麻煩了,逃避的便利性大大減少,這便增加了我們去做遠期未來裡應該實施的行動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未來視角與前文中的專注當下並不矛盾。

善用未來視角處理好遠期未來與近期未來的關係,選擇做長半衰期的事情,然後專注於當下,這才是對待時間的正確打開方式。

而你如何對待時間,時間就如何待你。

功不唐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