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吴亦凡新歌因为“难听”登上了热搜?没那么简单

听完鹿晗吴亦凡新歌,看到有人说,“除了流量+流量,没有别的惊喜”


这句话让我思考了下,流量(非贬义)歌手是否应该继续拥抱流量歌手?如果有忠于作品的好的合作,是应该;如果只是流量的叠加效应,我觉得不应该。


很简单,流量的叠加无非是粉丝自嗨,捆绑营销,但不会有更广阔的口碑层面的传播,也就是说不会出圈,甚至还会有流量反噬,比如随着新歌上热搜,紧跟其后的热搜是“难听”。往往是1+1<2.


鹿晗吴亦凡新歌因为“难听”登上了热搜?没那么简单


我个人觉得流量歌手(非贬义)应该拥抱有才华的独立音乐人/乐队。比较好的例子就是易烊千玺和太一合作的《再一,再二,再三》、和橘子海合作《冷静和热情之间》,都是好作品。


想要打破对流量歌手的偏见,前提一定是流量歌手有好作品。有了作品,就不用解释自己家哥哥多努力。


其实,鹿晗吴亦凡新歌因为“难听”登上了热搜,没那么简单。


有人说,#鹿晗吴亦凡新歌#和紧跟其后的#难听#是反向营销,目的是把这首歌炒火。是否有骂名不重要,最后能被更多人听到,获取流量,才是目的。


想说四个字:

大可不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