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肌肉的增长

上期说了肌肉和体能的关系。这次我们再谈谈增肌,从体能的角度。


“死肌肉”这词,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我直接引用百度百科的原话吧:所谓的“死肌肉”,是指在运动中肌肉收缩的情况下,没有参与正常工作的肌肉纤维个数的多少,通俗一些的讲就是没有做功或者效率差的肌肉,必须声明一点,“死肌肉”是相对于运动项目来说的,比如举重运动员的肌肉形态和运动发力的方式,要是在跑步运动中,就是所谓的死肌肉。

我把百度百科的内容总结一下吧,死肌肉,就是一种扯淡的说法。


既然我们是要谈增肌,那就把几个体系略微讲解一下,毕竟大众对健身、健美之类的名词有些误解。

健身就是锻炼身体。无论是去健身房,还是街边跑步、家里做引体向上、户外登山,都是健身。每个人目的的不同,没必要非得跑到健身房才叫健身。

健美是一项运动,以追求肌肉维度和分离度的最大化为目标。如果你只是想减减脂、增增肌,就别说自己要健美了。健美啊,你应该把下面这样的当做目标,如果你不想成为这样,那你真的不是想健美。

详解肌肉的增长

详解肌肉的增长

现在开始,讲增肌。

先说几项和肌肉关系极大的运动:健美、举重、力量举、大力士。健美说过了;举重和力量举是分体重级别的,举重比抓举和挺举两项总成绩,力量举比深蹲硬拉卧推三项总成绩;大力士运动就是电视上看到的各种拖汽车、举圆木,比总用时。

健美运动不同于其它三项,其它三项都是比较运动表现,举重比爆发力,力量举比绝对力量,壮汉比肌耐力、绝对力量和爆发力。健美的要求是肌肉本身(维度、形态等),肌肉应有的力量、耐力素质不在评判标准里。而其它三项,由于仅仅要求运动表现,体脂比相对较高,在肌肉维度、形态等方面没有健美运动员给人的那种震撼。因此,由于追求不同,训练方法也完全不同。

批评一下国内健身房里,很多门外汉型健美爱好者的训练啊。只考虑肌肉的感觉,用小重量不停地练,经年累月地,永远是那个重量,很快就停滞不前了。我见过的健美运动员可不是这个训练方式,他们几乎每个训练周期里都有大重量刺激,几个周期下来,训练重量逐渐提高,肌肉维度不停增长。


肌肉,给一张图:

详解肌肉的增长

肌肉的肥大,一般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刺激肌纤维里肌原纤维的增生,另一种是刺激肌纤维里肌浆(就是肌纤维内肌原纤维之间的液体)的增多。前者提高力量、耐力,后者提高恢复速度;前者增速慢,后者增速快;前者停训后下降慢,后者停训后下降快。健美是以刺激肌浆增多为主,力量项目是以刺激肌原纤维增生为主。

详解肌肉的增长

肌纤维横截面示意图。点是肌原纤维,空白是肌浆(细胞核、线粒体太小,忽略不计)。


从体能的角度来说,健美运动员的肌肉不太好,因为它不太实用。对比普通人,健美运动员的力量、肌耐力还是相当优秀的。我们的训练目标是以提高体能为主要,肌肉增长是捎带手的事。这样,肌肉的功能是有了,可是绝对达不到健美运动员的维度(即便考虑用药情况)。

春节期间,某男学员回家乡看望父母,顺便对曾经的健身前辈吹吹牛。两人身高、年龄相同。健身前辈体重、肌肉维度都占优势,在他的优势项目卧推中,学员轻松做组(8个一组,共6组)的重量让健身前辈汗颜(5个一组,只完成了3组)。不过,健身前辈毕竟锻炼多年,肌肉维度远大于学员。学员是篮球爱好者,自然很看重肌肉的功能,而他的健身前辈没有运动爱好,所以仅考虑美观,目的不同,方式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这就是肌原纤维增生与肌浆增多对比的案例。

这个健身前辈,说句不太好听的啊,就属于初学者型健美爱好者。科学的健美训练,需要大重量刺激肌原纤维的增生,用以更高效、更持久地提高肌肉维度。如果是科学健美训练,差距绝不至于这么大。


我们的训练模式是以运动表现为目标的,拿卧推举例,我们的目标就是推起更大的重量或更多的次数。因此,从不强调感觉,仅看结果。卧推的主要发力肌肉为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我们不管哪块肌肉长得更多,只管这个横向推的力量的提高。而健美强调每一块肌肉的维度和线条,就要寻找刺激肌肉的感觉,来确定目标肌肉的刺激程度。

对于增肌的初学者,无论你是否需要运动表现,都不建议过度看重某一块肌肉的感觉,先把肌力整体提上去,再把肌肥大列为目标。拿渴望翘臀的女性举例,同样的深蹲来刺激臀部,你觉得是用20公斤刺激它长得快,还是用50公斤刺激它长得快呢?

在《普通人的健身思路漫谈(六)》里,我从全身角度给一个力量的标准,都是说全程动作。男子:深蹲、硬拉1.5倍体重杠铃,卧推1倍体重杠铃,上举70%体重杠铃,正手引体向上5个;女子:深蹲、硬拉自身体重杠铃,卧推75%体重杠铃,上举50%体重杠铃,反手引体向上1个。

达到这个标准,一点都不难。非过度肥胖的普通人,30岁以下,通过2-6个月的科学训练,绝大部分都能达标;31-40岁,用4-8个月的科学训练也能达标了。40岁以上,咱们就量力而行,只要没有伤,锻炼总是好的。

向这个标准努力的过程中,力量的提升主要是通过加强神经控制肌肉的能力完成的,肌肉维度的增长很有限。达到这个力量水平之后,再谈增肌就容易很多了。因此,对于初学者,咱还是尽可能最快地提升力量水平,在开始肌肥大训练后,也不要只琢磨着肌肉的感觉,还要记得偶尔刺激一下肌力。


最后说两句训练安排。

力量提升期,一般采用较大重量、较长的休息时间,给肌肉和神经更深的刺激、更好的休息,可采用8RM重量做组,组间休息3-5分钟。肌肉肥大期,就一定要减短休息时间,用更小的重量,给肌肉更持久的刺激,可采用10-15RM的重量做组,组间休息30-90秒。(RM的意思,请参考《普通人的健身思路漫谈(四) 话说增肌》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无论是力量提升期还是肌肥大期,任何单关节的孤立动作都只能作为辅助项目(如肱二头肌弯举这种只有肘关节一个关节运动的就是单关节动作),主项目一定是复合动作,某一块肌肉急需提高时例外。


阅读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跃动体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