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家长更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好还是生活好?为什么?

润兜兜


不管是哪个阶段,都要因人而异。看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学习习惯。在孩子长达10多年的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还是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阶段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一方面学习任务重了。另一方面孩子处在青春期不论是心理还是身体都在发生着变化。

在小学已经培养好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的孩子,家长应该多关心生活方面。多给孩子关心,孩子才会在遇到问题时及时跟父母沟通。只有问题有合理的梳理后,孩子才会有健康的价值观。避免采取极端处理方式。

而在小学没有养成良好学习行为的孩子,父母就要受累了。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应该坚定态度,先关注生活再关注学习。定量培养。毕竟先有健康的孩子,才有优秀的人才。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不止是身体还有心理健康。



草长啊莺飞啊


初中阶段家长更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好还是生活好?

很高兴我可以了就这个问题发表我的一些想法,我先说明一下,个人认为初中阶段的孩子我们家长应该适当的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学习和生活给予他更多的独立性,采用适当的关注和引导。

因为我们都知道初中大部分的时间正好处在青春期这个被大部分家长称为“叛逆期”的阶段,因为我们知道青春期的特点有:

1、敏感情绪波动大 。2、独立性增强,渴望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3、逆反心理。4、关注自我,自尊心强。5、开始关注异性。所以如果我们对于孩子过多的关注,导致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独立性被侵犯,从而会引发孩子的反感甚至反抗。

初中年龄段的孩子不仅仅除外青春期心理上的内因之外,还有学校学习方面的外因更会增加孩子对于初中阶段情绪不稳定爆发的因素,因为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除美术、体育之外只有数学、语文、英语、思品(道德与法治)、科学五门课,而且难度较低。

初一除了科学改为生物之外又增加历史和地理两门,初二又增加了难度较高的科目物理,而到了初三又增加了一门难度较高的化学(以三年制为例),学习的难度越来越大。并且初一阶段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适应初中生活难度还可以并且初一内容在中考中占的比重不多,所以初一同学们的学习分数相对较高,以数学为例(120分)考到90分以上的同学比比皆是,甚至100分110分的也大有人在。但是升到初二之后除了增加了 难度较高的科目物理之外,各科的难度都大幅增加各科在中考分数中的比重甚至达到50%左右,科目增多学科难度增大,所以初二成绩普遍有一个大幅度的降低,还是以数学为例考到90分的同学已经是班级里较为考前的同学了,而考到100分的同学已经是只有班里前几名才能达到的成绩,而110分已经是凤毛麟角。

而很多家长因为不了解实际情况,看到孩子从初一100多分到初二只有90分80分,立马对孩子一顿批,本来孩子看到成绩下滑感觉心理有一点低落,感觉对于学校中的成就感甚至存在感有所降低,回到家后又遭到家长的批评在家中的依赖感甚至存在感又有所降低,心情低落导致青春期情绪的爆发,或者遇到同班异性同学的安慰,可能一段早恋就发生了。

而初三学习难度更加增大,而科目学习时间集中在上学期,虽然比重降低但是反而学习压力增大,此时过分关注于他的生活、学习反而也会起到反面效果。

所以建议对于初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关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逐步锻炼孩子的独立意识及能力。学会放手让孩子尽量多的去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钟师谈教育


第一个问题,作为家长,是否有能力辅导初中生的学习,如果有能力,那关注学习是没有问题的,但大多数家长自身是没有能力辅导初中生功课的,所以,您所谓的关注是什么呢?问,孩子,你这道题会做么?孩子如果说不会,你该怎么回答?亦或是问,孩子,你这次考试为什么退步了呢?问完之后呢?等待孩子的自我反省和查出问题所在么?多数的孩子也不具备这样的分析能力,而作为家长也同样无从下手,所以,没有结果的问题不要问,没有实质意义的关注只是给孩子徒增压力,所以,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老师就是为了这件事儿存在的。

第二个问题,更多的关注孩子的生活,性格的培养,人生观是非观念的建立,才是作为一个家长最重要的工作,换句话说,孩子要的并不是你的关注,而是你的陪伴,以及你榜样的力量,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态度,对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帮助,所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家长先做好自己的本职,然后再去关注孩子在学校出现的问题,多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然后回家做好孩子学习的辅助,这样才是一个良好的循环系统。

第三个问题,初中孩子是青春期的萌芽阶段,心理变化快,而且也复杂,和孩子建立好良好的沟通渠道尤为重要,而孩子的成绩好坏,恰好是最大的阻隔,如果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那么势必影响亲子关系,还是帮助孩子的心理建设吧。

以上,希望能帮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