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杀皇帝的成济,当时是如何想的呢?

布衣聊历史


成济之所以敢杀皇帝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司马家专权的环境下,时间一长就忘了皇帝。认为司马家才是天下之主。我为司马家做事可以没有顾忌,我是司马家的人司马家会保我的想法。可是他忘了皇帝虽然说傀儡可是毕竟还是皇帝。弑君夺位从古至今都是让天下唾骂都行为。司马家是不会保一个天下唾骂之人的。我要是成济在当时就反手一矛刺死贾充,然后大喊陛下御驾亲征反贼司马昭,杀司马者赏万户侯。到时曹髦一定响应,皇帝一响应下面的士兵知道什么。说不定大事能成。


秦朝大地


这个人脑子不好使。

首先杀皇帝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既然当了枪,就要有当枪的觉悟,用自己的命,换家族百年的腾飞。

可是成济事后居然和哥哥脱光了跑到房顶上,大骂司马昭,说他不厚道。

这只能说明他脑子不好使了。司马昭厚道不厚道不是你一个手下人能评论的,而且弑君这个事难道他真的认为司马昭能给他抹平了吗?

我以前说过,如果穿越是成济,那么正确的做法是:

当成济看到曹髦冲过来,根本就不用问贾充,直接冲上去把曹髦杀掉,然后回头再把贾充杀了。

之后抱着曹髦的尸首大哭,等待司马昭假装听到信儿过来,就上去说,曹髦和贾充起冲突,贾充失手杀了曹髦,自己不得已杀掉贾充,为了不让司马公被人指责。

如今皇帝已死,自己让司马公为难了,只求一死。贾充是乱臣贼子,司马公之前被他骗了。

话里话外一定要句句说贾充弑君,句句提点司马昭你的名声要紧。

当时的情况是,皇帝死了,贾充也死了,司马昭急需一个缓和气氛提高自己声望的人,这个人就是成济。成济保护司马昭的名声,杀掉了弑君者,这样朝里朝外都是个交代。

司马昭只要不糊涂,肯定会留下成济性命,而且听成济说话有调理办事狠辣,其实是个可以托付大事的人。


甲申十七年


成济真是三国第一蠢人啊,他是汉末三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亲手杀死皇帝的将军,而他敢怎么做,竟然是受了司马昭心腹贾充的指使,自古弑君的几乎没有一个好下场,头脑简单只知愚忠的成济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亲手弑杀了君主,在人才济济的三国成济绝对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

魏正元元年(254年),大将军司马师废掉魏帝曹芳,改立魏文帝曹丕庶长孙、东海王曹霖庶长子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曹髦不像曹芳那般懦弱无能,他从小便聪颖好学,文才武略皆通,崇拜夏朝君主少康。虽然曹髦是由司马师拥立为帝,但他早就知道司马氏兄弟专擅朝柄为所欲为,对兄弟二人专断国政感到极为不满。曹髦不是懦弱胆小的废帝曹芳,看到司马氏兄弟权力日益强盛,不甘坐以待毙的曹髦已将生死置之度外,随着司马师去世,继任大将军的司马昭气焰更加嚣张,这让曹髦更是下定决心要除掉司马昭。

甘露五年(260年)五月初六日夜曹髦与侍中王经、尚中王业和散骑常侍王业在宫内密谋除掉司马昭,但王沈和王业二人胆小怕死,前脚刚跟曹髦约定,后脚便跑向司马昭那里告密。见计划泄露,曹髦知道横竖都是死,也不管那么多,直接拔剑登辇,率领殿中宿卫和奴仆300多人呼喊着出了宫。刚到东止车门,便碰到从宫外率兵欲入宫的司马昭之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和他的部下,曹髦左右大喊“天子在此谁敢阻拦”,司马伷的士兵吓的四下而散。

这边刚吓走司马伷的士兵,后脚司马昭心腹中护军贾充便率领大批军士从外进入,两班人家直接在南面宫阙之下打起来了,曹髦更是坐在车驾上亲自用剑拼杀。由于都怕伤及天子,贾充手下都表现出了胆怯,畏缩着不敢向前。当时贾充部下、太子舍人成济也在攻打皇帝的队伍当中,成济问贾充“事急矣,当云何?”(事情紧急,大人你说该怎么办?)而贾充显然是经过司马昭授意,这一次闯宫就是冲着曹髦来的,见成济这么问,又看这楞头青一副热血沸腾的样子,便大声对成济说到:“(司马公)蓄养汝等,正谓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日。今日之事,没什么可问的!)此话一出,这不是明白着要让成济当机立断弑君吗?剑拔弩张的紧张关头,也容不得成济多想,既然贾充都发话了,那做就是了,于是成济立即抽出长戈上前,锋利的刀刃一下子就刺穿了曹髦的身体,直接从后背透出,曹髦当场便被他弑杀于车下,死时尚不足二十岁。

成济就这样不明不白成了汉末三国史上唯一一个弑君的臣子,自古以来弑君的臣子几乎没有什么好下场的,成济也一样,最后遭到了族灭。

司马昭授意贾充杀死曹髦,成济却阴差阳错当了出头鸟,弑君是大罪,成济的结局可想而知。

得知皇帝被弑杀的司马昭假惺惺的为之痛苦流涕。在曹髦的丧礼上,尚书左仆射陈泰知道这一切都是司马昭指使的,但他也知道如今奈何司马昭不得,不过正可借此机会除掉他的心腹贾充,因为正是贾充带兵入宫才酿成这起惨剧,陈泰对司马昭表示:“独有斩贾充,少可以谢天下耳”(只有杀掉贾充,才能稍稍谢罪于天下)。贾充是司马昭心腹,怎么可能单凭陈泰一句话就杀之。在《三国演义》里描述的大体和正史无异,不过,为魏帝曹髦吊丧的人中当时也包括了成济,陈泰点名要杀贾充,司马昭则当场就令军士将成济拉出去斩首,成济当时就破口大骂

“奸臣贼子,是汝使我杀陛下。”

弑杀君主是大罪,成济最终免不了一死。在正史中,成济兄弟死的很惨,据《魏氏春秋》记载,当得知自己称了替死鬼的成济兄弟并不服罪,兄弟两人光着身子跑到屋顶对司马昭破口大骂,被军士从下射杀。另据《三国志·三少帝纪》和《晋书·文帝纪》记载,司马昭又上书中请求诛连成济的亲属,获得郭太后准许,诛灭了成济的三族。总之,在这起弑君事件中,成济本人终究是充当了司马昭弑君的执行者和替罪羊,而且还连累家人遭到族灭。

三国史上第一蠢人,不计后果弑君

自古以来弑君都是第一号大罪,弑君者几乎都没有好下场,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生前敢于废君却从未行弑君之事。可想而知,在当时的情况下,成济这一刺,弑的不仅仅是君,连同自己的性命和家人的性命都连累了。

成济弑君,不管是冲动也好,还是真的当时就是奔着杀死皇帝而去的,他此举都是不可取的。毕竟不管怎么说,身为大魏皇帝的曹髦,他的所作所为再夸张,在君权神授的古代,任何人都是不能挑战的,更何况是成济这样莽莽撞撞的人,仅凭贾充一句话就敢公然杀死皇帝,这完全就是作死的节奏啊。

所以说,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切记要冷静,成济就是血淋淋的教训,一个小小的太子舍人就敢弑君,估计他当时想着杀死了皇帝,司马公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当皇帝了,自己因此大功封侯拜相不在问题了,殊不知,正是因为有了成济这样的出头鸟,才给了司马昭和贾充机会,仅凭一句话就把他给忽悠了,成济是该有多蠢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