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李家溝遺址——農業起源之地

中國農業文明起源於何時?作為200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李家溝文化遺址為專家們給出了端倪。

李家溝遺址位於河南新密嶽村鎮李家溝村西。該處地形為低山丘陵區,海拔高約200米。該遺址是2004年底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進行舊石器考古專項調查時發現。為全面瞭解遺址文化內涵,提供相應的保護對策與方案,2009年秋,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與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發掘鄭州市新密李家溝遺址,發現距今10500年至8600年左右連續的史前文化堆積。堆積下部出土有細石核與細石葉等典型的細石器遺存,上部則含繩紋及刻劃紋等裝飾的粗夾砂陶及石磨盤等。

新密市李家溝遺址——農業起源之地

李家溝文化遺址發掘現場

其中發掘探方南北兩個發掘區。北區的文化層厚約3米,從上向下共分7層。第4至6層為新石器時代早期堆積,發現數量較多的陶片、石製品與動物骨骼碎片等;第7層是僅含打製石器的舊石器文化層。第2層為灰白色的砂礫層,第3層含少量打製石器與動物化石碎片,巖性特點和文化遺物均與北區的第7層相當;第4層的發現最為豐富,含船形、柱狀等類型的細石核與細石葉等典型的細石器文化遺存,同時亦見人工搬運的石塊及粗大石製品,顯示遺址持續時間約有2000年。

新密市李家溝遺址——農業起源之地

李家溝遺址生態文化公園


李家溝遺址南側發掘區也發現有數量較多的脊椎動物骨骼遺存。動物骨骼多較破碎,部分標本表面有輕度的風化與磨蝕跡象。初步鑑定顯示有牛、馬、大型、中型和小等型鹿類、豬、以及食肉類、齧齒類與鳥類等。按照最小個體數目來統計,牛、馬與大型鹿類等大型食草類的比例高達半數以上。動物遺存的情況也說明狩獵大型食草類動物仍是李家溝遺址早期階段的主要生計來源。

李家溝遺址發現的動物化石種類亦較豐富,但與早期明顯不同,數量較多的是中型和小型鹿類、大型食草類則僅見零星的牛類與馬類骨骼碎片。另外也可見到少量的羊、豬以及食肉類的骨骼遺存。齧齒類以及鳥類的遺存則與早期沒有明顯區別。動物骨骼保存情況與本階段石器工具組合變化的情況十分吻合,大型食草類動物遺存數量銳減與精製便攜的專業化狩獵工具組合的消逝當密切相關。而大型的陶製罐類等貯藏容器的出現,也暗示本階段的生計方式的主要方面與早期相比,業已發生明顯變化,即從以大型食草類動物為對象的專業化狩獵轉向採集植物類的食物與狩獵並重的發展趨勢。

新密市李家溝遺址——農業起源之地

李家溝出土石器

中原地區聯結著我國及東亞大陸的南北與東西,是探討中華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帶。然而在這一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和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裴李崗文化之間,卻存在著明顯的缺環。這一缺環嚴重製約著史前學界對於該地區舊、新石器時代過渡與農業起源等重大學術課題的探討,形成對該階段文化面貌認識上的空白。

在黃河流域發現了大量古遺址,其中最著名的有河北瓷山遺址(距今8 00年)、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距今7500年)、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距今7800- 7350 年)。在這些遺址中發現了旱地糧食作物黍、粟,糧食作物生產與加工用的石磨盤、石磨棒,石斧、石鏟、石刀、石鐮等生產工具,陶器、骨器以及豬、牛、羊遺骨等,表明在距今7000 8000 年以前,黃河流域的原始農業已發展到相當的水平,李家溝文化遺址距今10500年至8600年,出土新、舊石器、磨盤等。從語言學來考察,俄國把粟叫“粟子”,朝鮮把粟叫“粟克”,印度叫“棍谷”,仍保留著中國粟的原音,說明粟很有可能原產於中國,之後傳到世界其他地方。因此,黃河流域作為世界農業文明的起源地也是肯定的。

新密市李家溝遺址——農業起源之地

李家溝文化階段持續近兩千年,說明此時人類應該有較長時間定居活動的存在,形體較大的石磨盤、數量眾多的人工搬運石塊與陶器殘片,以及較厚的文化堆積,都顯示李家溝遺址此時應該是被較長時間居住利用說明人類已經過上相對固定的定居、生產、生活,新石器時代早期階段明顯有較多的石磨盤出現。石磨盤的存在一般多與加工植物類資源有關,其出現在此時,也顯示這一階段有更多植物類資源利用的表現,定居+植物性加工說明農業的發展已佔人類生活的很大比重。

李家溝遺址上述發現的重要意義,正在於其從地層堆積、工具組合、棲居形態到生計方式等多角度提供了中原地區舊、新石器時代向農耕文化過渡進程的重要信息,比較清楚地揭示了該地區史前居民從流動性較強、以狩獵大型食草類動物為主要對象的舊石器時代,逐漸過渡到具有相對穩定的棲居形態、狩獵與種植並重的演化歷史,展示了李家溝遺址這一階段歷史發展的特殊性,填補了歷史研究的斷代。來此考察的專家們無不對李家溝的考古發現贊不拒絕口。

記者 胡楊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