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1905电影网讯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张爱玲的上海、三毛的撒哈拉……作家笔下的世界,虚实交织如梦似幻,令无数读者心向往之。而作家真实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

最近,纪录片《文学的日常》上线。该片通过对谈、走访、体验等形式,带你走进马原、马家辉、麦家、阿来等名人作家的“理想国”。

通过镜头,他们的日常生活被传递到荧屏上;在对话中,他们分享着自己对生死、世道人心、故乡等话题的看法。

不少网友评价,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马原:归隐林间的日子

“ 既然得了不治之症,那我就不治了。”2008年,作为“先锋文学五虎将”之一、有着“西毒”之称的马原被查出肺癌。

于是,他辞去工作,携家人来到云南边陲的姑娘寨。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片中的马原,如同五光十色的彩虹,展示了人生的另一种风景。山涧溪水,茂林修竹。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在这里,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避世生活。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在小说《姑娘寨》中,马原的抽象描绘竟也真切出现在镜头中。

“有些曾经荒芜的场景经历了繁盛又最终化为废墟,正如小说中跨过的漫长岁月,让人一时无法分清究竟何者为真实,何者为虚构。”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南糯山下,马原搭建起城堡样式的九马路书院。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树林里,条条小路通向很多房间,“格林屋”“加缪屋”“福克纳屋”“卡夫卡屋”“霍桑屋”“托尔斯泰屋”“雨果屋”等,每间房屋都用文学大师命名,似乎让每一位写字之人都有了终老之所。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他用房屋结构的八根支柱设计了兼顾空间利用和采光的环形书廊,在光影交错中,不仅增加了这方天地的纵深感,更带来了无限的放松。

这里的一切,正如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所说,“如果有天堂,那它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马原在“避世生活”后,似乎对生活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思索。

他深思人类来源于原始丛林的过往,故而在丛林中才能感受到生命的自我,警醒世人应学会与众生和平共处。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他担心“搞笑”会成为下一代的价值尺度,认为这个时代仍需要严肃的精神产物。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同时,他也有着文学家特别的“浪漫”。南糯山脚下,有一个名叫“湾格花原”的小天地,这是马原结合一家四口的名字取下的爱称。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围绕“湾格花原”,他已相继完成了三本童话。经历了人生的曲曲折折,马原相信人这一辈子会有很多劫数,“但只要结局好,就一切都好。”

现在,马原竭力为家人营造着理想家园,享受日常的幸福美好。他说,“我把自己活成小说”。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马家辉:香港街头的日常

与马原的隐居山林、回归家庭不同,马家辉是喧嚣的香港城市文化代言人。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他的小说《龙头凤尾》就发生在湾仔,那个他从小长大的香港一角。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生于斯、长于斯,现在又创作于斯的他,混杂着香港电影里的江湖义气、香港本地的市民文化以及东西方交融碰撞的特有气质。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节目来到的第一站,就是文武庙,一座1847年就已矗立在香港土地上的庙宇。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这座小庙见证了香港开埠史上的“无间道”戏码,后来更成为香港文化的重要象征。直到今天,文武庙依然香火鼎盛。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面对镜头,戴着墨镜的马家辉,毫不讳言自己的生活隐秘,在祈愿时也希望自己更“红”,着实有几分“英雄本色”的率真洒脱。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跟随着马家辉的脚步,镜头也走过了文武庙、运动场、书店、茶餐厅、墓园......这些地方,都弥散着香港独有的气息。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沿途,他讲述着这座城和自己人生的过往。街巷之中的菠萝包、宵夜档都是他回味的私家珍藏。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透过书本,他重新看待轩尼诗道、修顿球场、霓虹广告牌等生活日常。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那个需要靠典当东西贴补家用的童年早已远去,但却为他的人生留下了一层底色。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回顾着自身成长,畅想未来时,马家辉也如“信徒”般感叹命运玄妙。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正如《龙头凤尾》书中所说,“ 他从原始的混沌等到眼前的混沌,混沌之后仍是混沌,以为能有改变,其实一直相同,所有期盼皆徒劳,唯一存在的是右臂上文的那行字:举头三尺有神明。”

如今,这个风霜染鬓的老顽童,依旧在香港这个充满着烟火江湖气的地方,享受着自己每一天的日常。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与文学为伴,细品日常

《文学的日常》拍摄手法同样具有创造性。

如果把传统纪录片比作一部小说,《文学的日常》则更像一部散文合集。它对每集内容进行段落式划分,各段落看似相互独立但却有机融合。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每集有一位相熟好友去拜访一位知名作家,相伴两天,一路对谈。

在片中,不仅能看到像史航和麦家这种同职业间的默契交汇,还能看到不同艺术间的碰撞,比如作家马原和画家吴啸海,作家马家辉和音乐家焦元溥。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作家带领好友四处走走停停,畅谈人生。兴许会来到一间废弃的茶厂,亦或是走上杂草丛生的后山,也可能来到私人书阁……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每到一处,都在不经意间勾勒出这些思想者们的精神世界轮廓。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让荧屏前的我们,也在发现东方文学之美的同时,能感受作家的神秘精神世界。学着深入思考和自省,领悟人生。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文学的日常,是一日三餐的烟火气,也是琴瑟和鸣的温柔乡。如今,在互联网裹挟着众生的当下,依然有人能保持自在生活。与文学为伴,细品日常。

正如马原所说——把“日常”过得“文学”,把“文学”渗进“日常”。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