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未如願的玉棺夢

慈禧太后可以說是中國封建王朝中為數不多長期於政的女性,曾三度垂簾聽政,兩決皇儲,乾綱獨斷,運大清國脈於股掌之上,在晚清近半個世紀的朝政中,極大地影響了中國近代史的走向。她自稱“老佛爺”,完全把自己當成統治者,成不是皇帝的皇帝。

慈禧太后未如願的玉棺夢

慈禧太后在歷史上以窮奢極欲著名。在內憂外患時曾兩度被迫離開京城逃命他鄉而大病一場,好不容易捱過七十做壽時,感知生命時日不多了,也像千年帝王彌留之際的想法一樣,有一個能羽化成仙的好安身之處,打算打造一個天下第一的玉棺。

慈禧太后未如願的玉棺夢

那麼,產自於崑崙山脈的和田玉是山川大地的精華,擁有神聖地自然法力,定然成為歷代帝王玉的首選。這己在眾多墓葬出土文物中得到確證。

慈禧太后未如願的玉棺夢

(獅子山出土的漢代金縷玉衣)

慈禧太后也許是受到乾隆帝所治和田青玉《大禹治水》巨無霸的影響,加之也特別喜歡綠色翡翠的緣故,於是要求大太監李蓮英安排新疆官臣全力尋找和田青玉。

一件完整的玉棺必然需要很大一塊玉料,要想在崑崙山上找出來絕非易事。當時尋玉的人員拔山涉水翻山越嶺,終於在4000米高山上找到一塊世間罕見的青玉料。這塊玉經切割加工平整後,長三米,寬兩米,厚度一米,足有20噸重。

慈禧太后未如願的玉棺夢

(崑崙山脈)

在沒有機械工具和公路交通運輸極為不便的年代裡,從荒山野嶺中將巨大的玉料運到山下,再經沙漠戈壁灘運到京城,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要知道巨無霸《大禹治水》的玉料也才不過5噸重,當時用了三年時間才運到京城目的地。

慈禧太后未如願的玉棺夢

《大禹治水》青玉山子

工匠們迎難而上,加工出重軸11米長的特大專車,用圓木作墊,前面用百匹馬拉動,後面幾百名役夫撬棍扶把推運。在到達冬季時,就採用潑水冰凍的方法制造出一條冰路,緩緩驅動前行。

但是令人想不到的事發生了,當玉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折騰下山後運到新疆庫車縣時,噩耗競然從京城傳來,七十四歲的慈禧太后於1908年11月15日在中海儀鑾殿因呼吸循環系統衰竭而薨逝了。

慈禧太后未如願的玉棺夢

(七十四歲時慈禧太后)

葬禮近在眼前,等玉棺來不及了。慈禧太后安身於玉棺的黃樑美夢不得已破滅,成了可想不可及的幻想了。

當時,飽受磨難的役工們的把對慈禧的憤恨全部發洩在這塊大玉料上。他們競鬼使神差地把堅硬無比的玉料砸碎了。玉料破碎之後,一些小塊玉料被工匠們帶走。最後僅剩下兩塊大件搬不動就留了下來,丟在一河灘上。

這兩塊玉料曆紀半個世紀,在共和國成立之後被庫車縣政府移進縣委大院,作為文物保護起來。1965年經由中國地質博物館協商,庫車縣政府將最大的一塊玉料送進了中國地質博物館,稍小的一塊玉也蹭送給了新疆地質局。

慈禧太后未如願的玉棺夢

(新疆地質局珍藏的和田青玉)

和田青玉在玉石中硬度最高,玉質細膩溫潤,色澤凝重純正,並呈有剛勁之氣,寓意基業長青,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帝王之玉”。

慈禧太后未如願的玉棺夢

(中國地質博物館珍藏的青玉)

保留在中國地質博物館的這塊大玉石,長1.15米,寬0.90米,厚0.86米,重約2噸,被民間稱之為“慈禧玉”。其滿滿的歷史蒼桑感和厚重感,使之成為了中國地質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