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這個縣將軍眾多,有“將軍之鄉”之稱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我國南疆,南臨北部灣,西南與越南接壤,秦始皇平定嶺南後開始納入華夏版圖,因地處古廣信以西而得名,兩宋時曾設廣南西路,元末正式建省,建國後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古為百越之地,現在是以壯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區。

廣西這個縣將軍眾多,有“將軍之鄉”之稱

廣西曆史悠久,在土地革命時期就爆發了著名的“百色起義”,有廣西籍開國將軍十八位,其中1955年授銜的有十六位,分別為韋國清上將、李天佑上將、韋傑中將、莫文驊中將、覃健中將、冼恆漢中將、韋祖珍少將、覃士冕少將、吳西少將、盧紹武少將、歐致富少將、黃新友少將、黃惠良少將、黃一平少將、姜茂生少將及覃國翰少將,而張英少將、朱鶴雲少將分別於1961年、1964年晉升。

廣西這個縣將軍眾多,有“將軍之鄉”之稱

廣西籍十八位開國將軍中,有五位為東蘭人,且均為壯族均授銜於1955年,他們是韋國清上將、韋傑中將、覃健中將、韋祖珍少將、覃士冕少將。東蘭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自古為少數民族聚居之地,歷史上曾長期為羈縻之地,清雍正時改土歸流設東蘭州,民國初改為東蘭縣,現為地級河池市轄縣。

廣西這個縣將軍眾多,有“將軍之鄉”之稱

東蘭縣地處雲貴高原南部邊緣,紅水河中游,是民國時期土地運動開展較早的區域之一,著名的農民運動領袖、“百色起義”領導人之一的韋拔群就為東蘭人,其長期於東蘭組織農民運動,到土地革命時期東蘭為右江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東蘭縣五位開國將軍也均參加了“百色起義”,東蘭縣因此又有“將軍之鄉”之稱。

廣西這個縣將軍眾多,有“將軍之鄉”之稱

韋國清1929年12月參加了“百色起義”,後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及長征,長征時期曾任幹部團特科營營長、特科團團長,抗日戰爭初期任八路軍隨營學校校長,後赴山東任八路軍山東縱隊隴海南進支隊政治委員,1940年該支隊編入八路軍第五縱隊,韋國清任第三支隊政治委員,後為新四軍第三師第九旅政治委員、旅長、第四師副師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曾任華野二縱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蘇北兵團司令員、三野十兵團政治委員,1955年授銜上將。

廣西這個縣將軍眾多,有“將軍之鄉”之稱

韋傑參加了“百色起義”、長征等,抗戰爆發後任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團長,後曾任344旅688團團長、129師新編第一旅旅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六縱隊副司令員、六十一軍軍長等職,1955年授銜中將。

廣西這個縣將軍眾多,有“將軍之鄉”之稱

覃健1929年加入工農紅軍,參加了長征,抗戰初期於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38年始先後任688團副團長、冀魯豫支隊第二大隊大隊長、八路軍第二縱隊新二旅五團團長、八路軍第五縱隊第二支隊五團團長、新四軍第三師第八旅23團團長、新四軍第三師獨立旅旅長兼政治委員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曾任華野十二縱隊副司令員、蘇北軍區副司令員、蘇北兵團參謀長、三野九兵團參謀長等職,1955年授銜中將。

廣西這個縣將軍眾多,有“將軍之鄉”之稱

韋祖珍參加了“百色起義”、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八路軍南下支隊團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旅政治委員、師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授銜少將。覃士冕1929年參加“百色起義”並加入紅軍,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曾任115師教導第五旅十三團政治委員、濱海軍區二十三團政治委員、團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濱海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警備第十一旅旅長、華野三縱副司令員、渤海軍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授銜少將。

廣西這個縣將軍眾多,有“將軍之鄉”之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