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攀比中的旅游和培训正在磨灭孩子的天性,对吗?

六季如歌


攀比中的旅游可能是有的,看着别的的孩子到处旅游,回来跟自己的孩子聊去过的旅行经历,而自己的孩子却只能述说身边的事物,有些家长会按耐不住,怕自己的孩子见的世面不如人家,于是也要特意跟别人比,带着孩子出去旅行。

不主张这种心慌的攀比,但这样对孩子可能并不会造成什么伤害,也不会磨灭孩子的天性,孩子本来就爱玩,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攀比的培训大多也是相同的心态,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不如人家,总之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教育,看到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不报就焦虑,这是事实。

报过多的培训班确实会磨灭孩子的天性,尤其12岁以前孩子生成了是要玩的,在玩的过程中会自我驱动、自我学习,在玩的过程中能学会正确的跟同伴沟通和相处,在玩的过程中认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世界。

只要保证学校的正常学习就基本差不多了,否则将抹杀孩子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让孩子失去了跟现实世界相处的学习机会。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孩子幼小的年龄,多带孩子到户外去找玩伴玩,倒不一定非要去很远的地方旅游。



问山狐


随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各个阶层的人腰包都鼓起来,出现了许多中产阶级,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在物质生活上都是不愁吃,不愁穿,国民经济已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要求,在物质文明基本得到满足中国人,全中国人民已经向着追求精神文明生活方向发展,如,中国大妈广场舞遍及中国大地及旅游到外国,公休小长假自驾游遍及城乡,出国游成了中国人首选等。

在中国人享受精神文明同时,腰包里有钱,也不忘了教育后代子孙。中国人普遍对待子女培养教育特点堪称世界第一,如果中国培养教育子女特点为第二,世界就没有第一。就其原因是深受中国上下五千年辉煌历史,植根于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根深蒂固影响。从古至今中国任何一个普通家庭,对子女要求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这种欲望支配下,可以说中国父母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子女培养教育上,在子女培养教育上什么都能豁出去,攀比中的旅游又算得了什么。

富起来中国父母,腰包里有了钱,每到公休小长假或寒暑假,都会选择带着孩子去旅游,目的就是想通过旅游给孩子补补课,增长见识,使孩子天性充分放飞。教育认知过程来看,有目的,有计划旅游对子女培养教育毫无疑问是增长知识的,如广州,福建等热地方的孩子没有见过冰雪,父母就要有计划带孩子旅游去了解认识冰雪;大城市孩子对各种农作物认知是个空白,父母要有目的带孩子到相关地方去旅游学习。再如节假日带孩子到公园,度假区等去旅游,让孩子认识弥补在学校里学习不足,从而发挥孩子天性。

对于攀比中的旅游和培养正在磨灭孩子的天性,可分两种情况来论:

第一种情况,如果对孩子培养教育是有目的性,有计划科学性补课式攀比中旅游,是不会磨灭孩子的天性。所谓攀比旅游就是你去过的名山大川,世界著名景点,景区,我也去过。还有你没有去过的世界乡村名景,知名美食城市,我是去过,你没有去过。那孩子天性又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孩子那种自由自在,高兴快乐生活环境中,又能学习,认知到不少新知识,还勇于去探索一些未知事物,使孩子认知,探索符合他的需要,而去积极发挥,就是孩子天性。

知道攀比和孩子天性,知子不过父母,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天性有哪些,对于培养教育孩子这些天性,释放这些天性有那些旅游路线,景区,景点符合条件,从中选择出来,就把孩子带到哪里去旅游,父母就可以进行指导性培养教育,使孩子天性尽量释放,放飞。如果父母能力达不到,可请旅游区工作人员帮助培养释放天性,从而完成旅游目的和计划。这样攀比旅游难道会培养正在磨灭孩子的天性吗?显然是不会。

第二种情况,就是有钱,父母对孩子的天性一点也不了解,不关心,不知道孩子长处,也不了解孩子短处,没有目的性,也没有个计划,盲目的和别家孩子作旅游攀比。旅游所到之处胡吃海喝,不知道要为孩子做些什么,整天旅游就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旅游对孩子培养教育一点作用都没有,甚至于旅游对孩子认知,探索产生了混乱,认为旅游就是出去玩玩而已,经过无数次该种攀比,旅游就磨灭了孩子天性,失去了旅游真正价值,旅游中孩子什么知识也没有增长,自己特长在旅游中一点也没有长进,一天感觉非常累,哪里还有精力搞什么东西来探索,从而严重磨灭了孩子天性,所有该种只有攀比,无目的性,无计划旅游是正在培养和磨灭孩子天性。

以上是对攀比中旅游和培养正磨灭孩子天性两种观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同观点欢迎在评论中给出,谢谢。


刘老师003


我非常认同这种看法。因为这是攀比中的旅游和培训,而不是合适的旅游和培训。下面我分别从旅游和培训两个方面具体阐述。

一.\t旅游

旅游本身对于孩子来说有很多好处:去未知的地方,见识新人新事新风俗,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以达到“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的效果。所以,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都会利用寒暑假或其他休息时间带孩子游历山川大河或名胜古迹。

但是,如果这种旅游变味为攀比,父母间的攀比或者孩子间的攀比,那么旅游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比如:因为同班同学小A的父母带着孩子去了悉尼,小B的父母心里想:我也不缺钱,为什么不能也带孩子去悉尼呢?我的孩子不能输给小A。殊不知,小A是学声乐的,父母带着孩子去看悉尼歌剧院,是鼓励孩子将来也能进入这世界艺术中心表演;而小B却是个安静的孩子,极喜欢乡村的纯朴美好,他的父母完全不顾孩子的天性特点,为了面子和虚荣心,带着孩子去国外旅游,这种攀比性的旅游不仅无意义,而且浪费了孩子的时间,也让孩子内心极不舒服。

二.\t培训

培训的意思是通过培养加训练使受训者掌握某种技能的方式。题主的培训应该指的是兴趣培训吧!好的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及特长,然后寻找培训机构发展孩子的特长,从而使孩子在某一感兴趣的领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本身来说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攀比,因为别的孩子学这学那,我的孩子也不能落后,不管孩子愿意与否,只管把孩子往兴趣班送,往来穿梭于各种培训机构,使得孩子完全没有休息、玩乐的时间。

孩子的天性是什么?就是一种本性,对于儿童来说,玩耍是天性,在玩耍游戏中,孩子很多的能力(比如动手能力、判断能力、合作能力)都会得到发展,但是如果孩子的课余时间被过多的培训所占据,就会挤占玩耍游戏的时间,从而产生厌恶情绪,也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兴趣爱好,久而久之,就会对各种学习失去兴趣。

总之,合适的旅游和培训对发展孩子的天性一定有益,但攀比中的旅游和培训也一定会磨灭孩子的天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