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了一次《我的野蠻女友》

文/夢裡塵外

又看了一次《我的野蠻女友》


這是一部時隔19年的韓國電影。融合了青春、喜劇加愛情的電影。

只是這一次看過之後,完全沒有了初看時候的那種感覺了,足以證明時間是可以改變人對某些事情的看法的。

當然,其中的一些細節片段依然能夠引起足夠的笑聲。

比如醉酒的女主吐了汙穢的東西在一個老人的假髮上,比如男主穿著女主的高跟鞋一瘸一拐走路的樣子,諸如此類頗具笑點的片段,很多都已經成為記憶中抹不去的了。

女主為什麼叫野蠻女友,是因為其性格異於常人。說話做事,都略顯霸道。比如在電車上呵斥年輕男子給老人讓座位,年輕男子不給讓,直接拍了一巴掌過去,這也就是在電影裡,如果是在現實中,會不會打起來?

再比如男女主角在餐廳喝酒,女主聽到隔壁桌有未成年的人飲酒,直接大聲呵斥攪局,最後那桌人氣哄哄被迫離開。這要是在現實中,會不會打起來?

還有男主好幾次莫名其妙挨的女主的巴掌等等,性格特徵很明顯,說話都是那麼不溫柔。

論故事,男女主角的第一次相識,源於醉酒的女主要跌落站臺而被男主一把拉住。地鐵裡一句“親愛的”,讓男主成為在別人眼中,他是倒在地上的女主的男朋友;下車後將女主留在站臺,自己離開,又回來,出了站口,又重新買票進去帶她離開,跑了好久才找到一家旅館,被旅館老闆誤認為她是他的“未婚妻”。

就洗了個澡,還被抓了。冤歸冤,卻有了他們之間的故事。

在我記憶深刻的地方,永遠是山頂上那顆孤零零的樹。樹下有人,泥土中埋著人心裡的情話,人或男或女,都只是在等一個人。

一棵樹,兩個人在的時候是溫馨的;一棵樹,一個人的時候是落寞的。

他們從初次相識,到熟知,再到最後的分手,無時無刻不再講述著天意弄人。

男主已經到了適婚的年紀,家裡的媽媽總是催促他去姑媽家相親,可是男主從來都沒有去過。

女主也到了適婚的年紀,帶著男主去了家裡一兩次,最後家裡人是不同意他們在一起的。

所以,要分手。分手的時候,男主乘車離開,女主揮手告別,當車門快關掉的時候,男主覺得不應該離開,所以跳下了車,女主捨不得,所以一個箭步登上了車,原本以為可以在一起的時候,卻陰差陽錯的真的分別了。

他們約定兩年時間在山頂的那顆樹下再見面。

只是,女主延遲了一年。所以當小夥子來的時候,永遠是一個人,看不到她,所以兩年以後他再也沒去過;第三年時候,女主去了,還聽到了關於男主和這棵樹的一些故事。

但是他們從此再無見面之日。

人們常說冥冥之中早已註定,不知道是該信奉這條真理,還是應該以一種自我安慰的情緒來形容。

很多單身的人,得到的安慰的話語無非就是“緣分未到。”

在很多的日子裡,但凡和情感關聯的詞句,都是常常能聽到的。不知道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真理,還是慰籍那些孤苦的靈魂。

好比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再來說影片最後的結局,男主的姑媽要給男主介紹一個相親對象,而男主的姑媽卻是女主前男友的媽媽,因為這因為那的緣由,時隔了好幾年,長輩想給晚輩介紹對象的事情一再耽擱,而當真正介紹他們認識的時候,原來他們兩個人早已經認識,還有故事。

每當響起那首《I believe》的歌曲,那個山頂上孤零零的樹,那個樹下孤零零的人,總是一聲嘆息。

只是時過境遷,如今再看雖有感觸,卻早已經不是初看時候的感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