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倒”台州老板!原材料难觅 一只口罩成本涨了20多倍 熔喷布的需求量供不应求

“愁倒”台州老板!原材料难觅 一只口罩成本涨了20多倍  熔喷布的需求量供不应求

图为浙江美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口罩生产车间。(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太好了!终于找到了!”4月20日下午3点多,台州康健医用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和平拿到最新一份熔喷布的合格检测报告,欣喜不已。随后林和平赶紧向对方厂家全额支付预购了一吨熔喷布。

熔喷布是制造一次性口罩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根据市经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台州共有65家口罩生产企业,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在为原材料而发愁,不少企业因为熔喷布供不应求,导致产能降低甚至偶尔停产。

记者于4月19日开始,连续3天,通过走访和电话采访的形式,与台州多家口罩生产企业、熔喷布生产企业及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初步了解了我市目前口罩生产、出口情况,以及众多企业正面临的问题。

原材料难觅,一只口罩的成本翻了好多倍

台州康健医用器械有限公司总理林和平,因为终于预订到了靠谱的熔喷布而高兴。之所以用“终于”,是因为目前正处于口罩生产的井喷期,熔喷布的需求量巨大,可谓是供不应求。

在此之前的10天里,林和平派出5名干将,赴全国各地寻找熔喷布。“大家陆陆续续找回不少熔喷布样本,但送到市里检测机构检测后都显示不合格。”林和平说,现在大部分台州口罩生产企业都在为买不到好的熔喷布而发愁。

林和平的口罩厂日产量能达到30万只左右,现在却因为缺乏熔喷布,甚至停产过两天。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疫情暴发前,用于生产口罩的熔喷布均价在每吨2.6万元左右,现在市面上出价每吨六七十万元都难以寻到质优的;另一原材料无纺布,去年价格是每吨八九千元,如今每吨需要十多万元。

按照她新预订的熔喷布来算,每生产一个口罩,花在熔喷布上的成本就得7毛多。

虞荣江也说,去年生产一个口罩的成本大概是5分钱,而如今原材料成本就得1元多,加上人工费、机器折旧费及税收等,成本涨了20多倍,“关键是,即使肯多出点钱购买原材料,也无法得到及时供应。”

4月20日晚上11点多,记者联系上正在外地出差途中的环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俞玮。环亚是全市仅有的3家熔喷布生产企业之一。

说到熔喷布的稀缺,俞玮也表示很为难,但又着急不来。从3月中旬投产以来,该公司的熔喷布日产量为2-3吨。因过硬的质量,成了很多口罩生产企业竞相购买的对象,目前为近20家台州本土口罩厂提供货源。

“很多企业表示愿意多出钱购买更多的熔喷布,但无奈产能有限,我们只能保证各企业生产的最低要求供应,5月份的订单也都已排满,更多的是被我们拒绝的订单。”俞玮说,5月初,他们将投入第二条熔喷布生产线,预计日产量达到五六吨,或许能为口罩生产企业缓解些许压力。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多部门助力企业共渡难关

物资紧张、物价上调、交通受限……响应政府号召跨行生产口罩后,浙江竺梅寝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慧芬遇到了不少头疼事。

“幸好得到了市场监管和医疗器械服务站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一对一定制式服务,在口罩产品初检合格后,帮助我们顺利进入省药监局产品注册应急审批通道,转型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周慧芬说,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目前该公司口罩生产厂房、十万级洁净车间均已开工建设,同时抓紧二类医疗器械审批,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全面竣工并投入生产。

市市场监管局医疗器械处处长吕力告诉记者,疫情发生以来,该部门逐一走访指导市内有转产医用口罩意向的企业,了解企业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基本情况,对医用口罩注册和监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进行解读和指导,帮助包括竺梅在内的51家具备基本条件的口罩企业,向省药监局申报医用口罩应急审批绿色通道。

而不论是应急审批通道的开启,还是帮助企业寻找合适的原材料,我市各相关部门都在为口罩生产企业出谋划策,共渡难关。

“有别于之前政府收储调配,台州目前的口罩行业更趋于市场化,政府不适合太多干预,但我们也尽可能地帮助企业解决一些问题,为企业提供急需的帮助。”戴启舟说。

还有市商务局的相关处室也正在陆续报备一批符合要求的口罩生产企业,以便企业在出口口罩时,获得更多保障与便利。


两个多月时间

日产量从2万只增到1100多万只

从刚开始的日产量2万只到2月底的十几万只,再到3月上旬突破百万只,20天后达500万只,到如今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日产量达到1100多万只。台州口罩生产的日产量可以用“飞”速来形容。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口罩行业基础一向薄弱的台州,在关键时刻展现了台州人特有的硬气和果断,跑出了“台州速度”。

比如,曾于3月初与本报合作捐赠2.6万只口罩免费向大众发放的浙江家萱卫生用品有限公司,重启17年前非典时期用过的口罩机器,又投入400万元购买5条智能化医用口罩生产线,毅然加入到口罩生产大军。目前,该公司每天能生产40万-50万只医用口罩。

再如温岭人江奔在椒江东环大道开办的台州大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记者曾多次实地采访,可以说是见证了这个公司从焦急等待机器就位、排除万难调试机器,再到如今的生产进入正轨。目前,“大卫”每天能生产40多万个口罩,且大多以出口为主。

市经信局企业服务处处长戴启舟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市立即组织鼓励相关企业复工复产,2003年非典时期有过口罩生产经验的企业已全部紧急动员起来,并大规模动员其他企业转产,“国内疫情趋于平稳后,我们将口罩生产的日报改为了周报,最新数据显示,上周,全市共生产了7866万只口罩,口罩企业也从疫情暴发前的五六家,发展到了目前的65家。”

已有21家企业

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疫情暴发前,台州没有一家医用口罩生产企业。而得益于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对医用口罩的产品技术要求、生产应具备的人员和厂房设施的基本要求、原材料采购质量控制、成品出厂质量控制、注册申报检验、注册申报技术资料要求等方面的精准帮扶指导,市药品检验院建立了全省唯一的地市级医用口罩检测实验室,实现了本地检测,这大大地缩短了检测耗时。在此情况推动下,我市已有21家口罩生产企业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3月19日,浙江家萱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获批我市首张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生产许可证,填补了我市医用口罩生产空白。

4月14日,位于玉环市清港镇的浙江京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取得了台州市首张医用外科口罩注册证(无菌型及非无菌型),填补了我市医用外科口罩生产的空白,目前平均每天可生产8万只医用外科口罩,且产能仍在陆续增加中。

刚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十来天的浙江美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目前口罩的日产能为40万只。该公司总经理虞荣江说,国内疫情趋于平稳之后,口罩行业逐渐恢复市场化运作,目前约六七成的口罩通过外贸公司出口,“取得医用口罩生产许可证后,我们将依照市场情况,更规范地生产医用口罩。”

市商务局对外贸易处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台州大部分口罩生产企业的产品以出口为主,但之前大多是生产民用口罩,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接下来预计将有更多高规格的医用口罩,从台州发往世界各地。

台州口罩的日产量逐步提高,国外的需求量也很大,但戴启舟在分析我市口罩生产状况时说,目前台州生产口罩企业的利润挺低,原因有很多方面,原材料的稀缺是主要因素之一。


台州晚报 记者 陈佳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